Linux iostat命令输出简要说明

iostat是Linux系统内置工具,用于查看机器的CPU时间片分配情况统计或硬盘IO统计。由于强大的top命令的存在(输出更详细的CPU/Memory统计数据),因此,在绝大多数场合下,iostat用来查看硬盘设备的IO状态,在分析机器IO压力或瓶颈时尤其有用。

本笔记主要参考了man iostat英文解释,旨在说明iostat的典型用法及其输出数据的含义。

1. iostat的默认输出

在shell终端输入iostat命令后,其默认输出如下:

Linux 2.6.9xenu_7-0-0-0 (demo-hostname)  06/21/2013

avg-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dle
          1.65    0.00    0.62    0.60  97.12

Device:            tps  Blk_read/s  Blk_wrtn/s  Blk_read  Blk_wrtn
sda1              1.29        1.09        12.38  11546642  130611280
sda2              0.00        0.00        0.00        296          0
sda3            11.79      142.71      395.95 1505879770 4178084600

由man可知,若iostat在该机器上是首次执行,则输出统计的采集时间范围为机器启动时刻到本次iostat命令执行时刻的时间段。否则,采集时间范围为上次iostat执行时刻到本次执行时刻的时间段。

从输出内容可知,iostat先输出的第1行为linux kernel version及hostname及命令运行时刻,后面几行的内容则分为2部分:cpu统计;Device统计,下面分别说明。

1)cpu统计输出

在kernel 2.6.9的机器上,avg-cpu输出内容由5个字段构成,其中%user/%nice/%sys/%idle比较容易理解,此处不再赘述。%iowait表示由于机器响应磁盘IO请求导致的CPU空闲时间,对于部署有IO密集型应用的机器,该字段的值通常比CPU密集型的机器对该字段的统计值要大。

在kernel版本为2.6.32的机器中,可能还会有%steal字段,其含义为:

Show the percentage of time spent in involuntary wait by the virtual CPU or CPUs while the hypervisor was servicing another virtual processor.

2)Device统计输出

这里的Device通常就是hard disk,即硬盘。输出包括6个字段,下面分别说明。

Device: 机器上的设备列表,通常是块设备名(在linux中,与块设备相对应的是字符设备,两者的区别可以参考这里来了解)或分区名,如上面示例中的sda1/sda2/sda3;

tps: 每秒针对设备的传输次数(transfers),这里的"传输"是指I/O请求。需要注意的是,逻辑上的多次请求可能会被操作系统优化合并为一次I/O请求,linux系统对磁盘访问的调度算法就采用了这个策略(若感兴趣,可在这篇文章中搜索关键词"merging"来了解linux的io scheduler对requests merging的优化);

Blk_read/s: 每秒从设备读取的数据大小,在这里,数据量以block为单位来描述。在kernel 2.4及之后版本中,block即指扇区(sector),因此,1 block = 512 bytes;在kernel 2.4之前的版本中,block的大小不确定;

Blk_wrtn/s: 每秒向设备写入的数据大小,数据大小同样用block来描述;

Blk_read: 系统上电以来,从设备读取的数据总数(单位:block);

Blk_wrtn: 系统上电以来,向设备写入的数据总数(单位:bloc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