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 弹性云网络
“互联网+”是要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使互联网下沉为各行各业都能调用的基础设施资源。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65亿互联网用户,使用80亿个智能手机,创建1000亿个连接,产生176ZB的数据流量,全面实现泛在的连接。在未来,网络需要满足海量终端的接入、动态的数据存储与转发请求,实现灵活开放的弹性调度机制,提供以应用为本的业务定制服务。随着SDN/NFV、5G、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正逐步重构着未来网络的架构。未来网络将可以根据丰富的业务和内容进行弹性调度和自适应,网络设备采用通用硬件,软件功能架构在云上,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未来的网络是随服务而定义的弹性云网络,应具备“云网一体、集中计算、弹性调度、内容为轴”等四个显着特征。同时,借助“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服务互联网”,最终通过泛在连接网络、灵活接入技术、智能化服务管理平台等辅助的技术手段迈向万物互联时代(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
图1:弹性云网络特征
一、云网一体
互联网应用前所未有的规模化、丰富化,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产业应用通过互联网开放协作发展,使得传统的应用服务模式无法适应大规模应用的发展。未来,所有应用将架构在云上。整合软硬件资源,通过分布式处理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的云模式,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低成本的优势,已成为可预见的未来商业模式。
电信运营商将整合平台、IDC、网络资源,面向ISP及其用户提供云服务。在提供云服务的过程中,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于其平台、网络与服务的深度整合和统一提供。
作为运营商根基的网络,包括固定宽带IP网络、移动核心网,都将在灵活弹性的网络配置需求和SDN/NFV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向着网络规模云化、设备全面虚拟化的方向演进。运营商网络大致可划分为四朵云:公有云、平台云、IT云、网络云。其中,公有云向ISP及用户提供灵活可定制的云服务;平台云是运营商自身应用和平台云化的载体;IT云是运营商的IT系统云;网络云是承载网络云化,并同时承载连接另外三朵云。网络即云,云网一体化将成为未来运营商网络的最显着特征。
二、集中计算
传统网络以网元节点为中心,每个网元节点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路由,并尽力而为转发。由于无法以整个网络的视角进行选路转发,因此无法实现网络的最优化和灵活调度。
随着SDN技术的发展和规模部署,网络设备未来将会实现松耦合设计,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分离,网元的控制平面集中于 Controller,成为整个网络的控制平面。控制平面的集中,实现了网络的集中控制。Controller和网元之间双向交互,向网元下发策略,同时实时获取网络的状态信息。
Controller作为网络的中心,实时从网元获取整个网络的资源使用率和状态信息,基于网络状态和业务需求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实现了基于网络视角的集中计算。
三、弹性调度
SDN/NFV技术的大规模部署使网络设备从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向基于统一硬件的开放式系统转变。网络设备功能软件化、虚拟化后,网络也开始向云化方向发展。但当前基于SDN/NFV的网络强调的是网络能力的标准化和被业务的单向调度。未来互联网+的业务需求以及业务和网络的云化将加速业务与网络的双向交互和网络的自适应编排、弹性调度能力。
双向交互和网络的自适应编排要求网络能做到业务性能的实时监测,以及基于监测结果的网络能力自动调配。另一方面,业务也需要根据网络能力来进行梯度适配,在网络能力自适应编排也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时,业务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如视频码流自适应。
未来网络在实现自适应编排后,业务将结合用户体验与业务指标的对应关系,向网络提交业务指标的要求,由网络来自动进行弹性调度,以满足业务与网络在实时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业务保障。
四、内容为轴
互联网+时代注定是以应用为王的时代。以内容为核心和依据进行网络构架、布局、调度和管理是未来网络的又一个演进特征。
互联网+时代内容极大丰富,特性不同,对网络要求不同。简单将所有内容作为等同的payload承载将无法满足用户优越体验的要求。网络层面的优化可以减小应用层优化的负担和成本,使网络在应用链条中的权值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