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改变了美国人的阅读口味
《纽约时报》11月10日刊出有关刘慈欣及《三体》的报道。
报道中简述了刘慈欣作为“中国科幻第一人”的成就,以及中国科幻迷对《三体》的追捧。
在谈到《三体》故事中的时代背景时,《纽约时报》提到这是“wg”时的动荡岁月。
但刘慈欣在此前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明确否认了他影射时代的想法,他说,把时间设置在60年代只是故事需要,“中国的现代史或者当代史,哪那么容易写啊”。
《纽约时报》认为,《三体》系列有可能改变美国科幻小说迷的口味。
出版社的编辑莉兹·格林斯基(Liz Gorinsky)说,“《三体》系列正是人们小时候读过的那种书。”
以下为《纽约时报》报道全文,
原标题《In a Topsy-Turvy World, China Warms to Sci-Fi》
翻译为纽约时报中文网。
很多人把书中战争解析为中国互联网业内的无情竞争
工程师刘慈欣在山西附近的一座发电站工作,他用业余时间经营自己的爱好,当上了中国最畅销的科幻小说作家。
51岁的刘慈欣目前在创作一部新小说,也在给自己之前小说的电影改编剧本提建议。此外他还在宣传自己的小说《三体》的英译本,这是他的畅销天启太空歌剧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书由刘宇昆翻译,他同样是一位获奖科幻小说作家,现居美国(两人没有亲属关系)。
目前被译为英文的中文科幻小说非常少见,本书将于周二由托尔图书出版社(Tor Books)在美国发行。
《三体》系列的成功令它的影响力超越了小而繁荣的科幻界。自第三部于2010年出版后,该系列每一部的中文版都卖出了约50万册,令刘慈欣成为几十年来最畅销的中国科幻小说作家。
除了科幻小说界常见的中学生与大学生拥趸,中国的航空航天和互联网业界人士也热爱这套书。很多人把书中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解析为中国互联网业内的无情竞争。
在快速变革的时代,科幻小说更易获得读者共鸣
这部系列也为科幻小说这一类型赋予了新活力,和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在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经常被边缘化。
在中国,几十年来,科幻小说曾经被当做社会主义科普的工具,也在1983年遭到党报批评,称其为“传播伪科学,宣扬腐朽的资本主义”。2012年,声望很高的文学杂志《人民文学》刊登了四篇刘慈欣的小说,这标志着这一类型重新获得垂青。
本质上,科幻小说利用未来的不确定性,推动读者想象的边界。因此,在快速变革的中国,关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便能在读者当中找到更深的共鸣。
“中国正处在高速现代化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点像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那也是科幻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刘慈欣说。“人们眼中的未来充满魅力、诱惑与希望。同时也充满威胁和挑战。这为科幻小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科幻小说作家与西安交通大学讲师夏笳看来,中国科幻小说还有另一个目的。“科幻小说是从晚清开始在中国出现,自那以后,中国科幻小说便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中国梦’,”她指的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那段时期。
“这个梦是关于追上西方国家,成为强大的现代中国,同时又保存古老的元素,”她补充,“这是我们中国的科幻小说作者必须应对的问题。”
读者:中国真有可能在关于人类命运的问题上发言了
该系列的第一本探索了三体人的世界,这个外星文明正处于崩溃边缘。中国的一个秘密军事行动试图和外星人取得联系,三体人收到信号,决定入侵地球。在中国,人们分裂成两大阵营,一派欢迎外星人,另一派希望同他们开战。
这个系列有可能改变美国科幻小说迷的口味,目前美国的很多顶尖科幻小说作家摒弃传统的外星人入侵情节,更青睐反映现实世界的题材,诸如气候变化和性别转变之类。
“我不认为对这类黄金时代经典科幻小说的需求已经消失,”托尔出版社的编辑莉兹·格林斯基(Liz Gorinsky)在谈起为何将该系列引入美国时说。“《三体》系列正是人们小时候读过的那种书。”
有些专家把《三体》系列的流行同中国人对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感到日益自信联系起来。
“总有一些科幻小说把中国描绘为世界的领袖,”科幻小说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说。“人们或许喜欢它们,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并不相信,或者觉得这是遥远未来的事。现在,看了《三体》,人们觉得,‘啊,中国真有可能在关于人类命运的问题上发言了。’”
在这本书里,科学家试图揭开物理学中传统的三体问题:在宇宙空间中,如果引入第三个物体,两个物体之间稳定的引力作用会变为随机而不可预测。
一年一度的华语星云奖是中国科幻作家和读者最大的盛会之一,2014年11月的第五届星云奖充分显示了刘慈欣在科幻界的崇高地位。2000多人出席了活动,北京西郊一家空荡荡的博物馆顿时水泄不通。
刘慈欣走出电梯,穿过人流,来到桌前。室内有几百个粉丝,兴奋的吸气声和耳语清晰可闻。两小时后,一百多个粉丝(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的年纪),仍在等着与他见面的机会。27岁的吴莲(音译)见到刘慈欣后,不禁激动得发抖。
“你埋头读着《三体》,突然就觉得那么兴奋,”吴说,她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穿着绝地武士服装来参加这次活动。“它的确是中国科幻小说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