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的父辈乡亲来说,网络生活就等于微信+全民K歌
我家搬家了,这是我第一次在新家过年。
我家原本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沙沟镇的一个“大”村子里。说它大,是因为我们村子是周围几个村子里最大的一个,户籍人口有 300 多户, 1000 多人。
而 2017 年 6 月,我家从村子里搬到了 30 里外的镇上。在讲我这次返乡过年的见闻前,我想先讲讲家乡的过往。
父亲把手机屏幕换成家里牛的照片
我的家乡有长久的畜牧业传统。
清初的时候,就为官牧地和王公大臣马厂地。 1949 年,成立了察北畜牧试验场, 1952 年和察哈尔省立双爱堂农场合并,组建了国营牧场,隶属于中央农业部,称为察北牧场。 2003 年的时候,察北牧场改制为察北管理区,辖一镇、一乡、 18 个行政村 56 个自然村。
据父亲讲, 50 年代前苏联帮助建设了马厩场,还带来了苏联的马和羊。 1982 年,沙沟公社改为了沙沟乡,村子里的大队也都开始“单干”了,父亲和爷爷奶奶 3 口人分的了 20 亩地,一匹小马驹和 2 头苏联羊。
苏联羊毛长价贵,当时一户人家除了种地,一年就指望着剪羊毛来卖钱,够一年的家用。后来羊毛不值钱了,苏联羊也和前苏联一样,退出了历史舞台,家乡的村子都开始养小尾寒羊,一种绵羊和新疆细毛羊杂交的品种,繁殖力强,主要不靠羊毛,靠卖作肉羊来赚钱。
90 年代,村子里人家陆陆续续有人养牛挤奶,卖到察北牧场上的奶粉厂。 2000 年的时候,家里养着羊,政府推行退耕还林,养羊破坏村子周边草地,不再让放牧。家里便把羊全部卖掉,近 100 头羊,卖了约一万八千块钱,父亲拿着钱去镇子上,花了一万五千块钱,买了两头怀着孕的“荷斯坦”黑白花奶牛,从而奠定了家里供哥哥和我上大学的基础。
两头牛后来变成了六七头牛,去村子里“奶站”挤奶,最后统一卖到镇上蒙牛、伊利等企业。母亲以前时常骄傲地说,全靠这几头牛,才能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
家里人对牛是有感情的,我之前的旧手机不用了,父亲拿上用后,特地让我把手机屏幕换成家里牛的照片。
父亲手机的屏保照片
前年,镇上的乳制品企业都不再收村子里散户的牛奶了,要把村子的奶牛收购后,统一到“养牛小区”里喂养、挤奶,由企业自己控制。
2017 年 6 月,父母在镇上做公务员的哥哥劝说下,搬到了镇上,准备专心从事父亲年轻时的手艺:榨油。用当地产的亚胡麻籽榨的油,是家乡人们最主要的食用油。父母在附近的村子里花 6 万块钱买了三间小房子,在院子里又盖了间房,把榨油机器都搬了过来,就这样,我们家搬到了镇子上。
搬到镇上的新家
院子里最右边的 3 间小房是我们新家,其余的房子房主并未出售
“人们说,网络就是人家马云搞的”
父亲有两个手机,一个是不明牌子的翻盖山寨机,用来打电话;另一个是我不用的旧华为手机,用来上微信。搬到镇子上后,新家通了网络,于是父亲和母亲都可以用智能手机上网了。
旧的手机不好用了,过年回家,我用刚刚实习的工资,从京东上给父亲买了一个新的手机。镇上有一个京东代理点,第二天,手机就送到了。
父亲和母亲讨论起一个什么微信名字好。母亲的微信昵称是“善心”,我看了一下她的手机,发现村子里乡亲的微信名字大多都是这样,及其朴实而直接:“幸福一生”、“知足常乐”、“珍惜人生”……父亲最终敲定了名字:“我相中「诚信」了,咱们现在榨油做生意,需要的就是诚信。”
母亲去年搬家后也开始使用微信,加入了一些老乡群、同学群之类的,因为有了微信群里的联系,还促成了一次初中老同学的聚会。回来后,母亲言语间也流露出,对那些走出村子去打工、没有种地养牛的人的羡慕,“同样的年纪,人家看起来像是比我们年轻十几岁”。
母亲加入的微信群,里边还有一个在公众号里加入的“中医群”
母亲在教父亲如何添加微信好友
对于我的父亲、母亲,和周围的父辈乡亲来说,所谓“网络生活”就等于“微信”+“全民K歌”。
用微信来和朋友亲戚聊天,不论是私聊或在群里聊天,绝大部分人都是发语音或者视频聊天,很少有发文字的,当然过年复制的拜年文字除外。虽然村子里的乡亲们大都上过小学,约一半人上到初中,但当时农村教育水平非常低,加上说方言的影响,几乎所有人都不懂汉语拼音。
几十年的种地劳作,也很少写字,所以现在他们在微信上聊天都很少发文字。但母亲还是对那些常发文字消息的人心存敬意,认为他们更有文化和素质。而“全民K歌”是一款听歌、翻唱歌曲的APP,母亲经常在上边听认识的人翻唱的歌曲,无论是否唱在调上,在方言乡音的影响下,翻唱的普通话歌曲都像是变成了陕北民歌。
至于淘宝网购,虽然父亲在和亲戚吃饭喝酒时会聊到马云,“你说人家马云钱有多少?微信里说就算他给 13 亿中国人每人一个亿,他还是首富(父亲这里肯定是计算错了)!现在微信视频、网上买东西多方便,人家就是行!”
父亲是矛盾的,嘴上这么说,可他又对网购有着自己的怀疑,并不支持我过年从网上买鞋,坚持让我去镇上鞋店里买,他觉得网上看不见摸不着,没法试穿,终究是很难买到合适的。我问父亲是怎么知道马云的,他说在手机里看到过,“人们说,网络就是人家马云搞的”。
对于父亲而言,“微信”、“淘宝”、“京东”和“马云”都是一体的。他从不用淘宝,不会网购,却能把马云挂在嘴边;不知道马化腾,但每天使用微信。从这个角度而言,很难讲,到底是马云赢了,还是马化腾赢了。
在父亲这里,马云和马化腾竟然像是达成了某种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