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爸爸达摩院招揽AI人才大手笔 东哥揽贤入怀也没见手软!
打开某知名招聘网站,搜索“人工智能”后会出现很多招聘岗位,具有诱惑力的薪酬会让人眼前一亮。以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为例,该职位少则月薪1万、2万,多则年薪百万。然而,正是由于人工智能人才的极度匮乏,所以高薪成为各大巨头挖掘人工智能人才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之一。
京东赶上了这场AI“挖人战”
人才是人工智能行业早期竞争的关键,而人工智能也需要多样化的场景演练,不断优化算法,从实验室中真正走出来。近期京东在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引入和对外合作方面动作频频。
虽然略迟,但在人工智能这场“挖人战”中,京东陆续将5位AI大咖揽入麾下。
这次到岗的是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计算科学学院教授、前华为首席AI科学家及技术副总裁裴健。他将负责大数据平台与产品研发部,整合集团整体的数据采集、处理和相关数据产品研发的工作,持续探索大数据领域的先进技术理念和生态实践;同时,裴健教授还将充分发挥其在数据科学及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能力和行业应用经验,监管京东在智慧供应链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咖。
他的加入,是京东2018年第一次对外公布高端AI人才的加盟信息,在过去4个月中,还有四位顶级学者和高管加入:
11月30日,京东金融AI实验室在美国硅谷正式投入运营,京东金融同时宣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 计算机科学学院彭健博士正式加入京东金融,担任京东金融AI实验室首席顾问。
彭健博士现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 计算机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领域和生物医学的应用。彭健入职之后,京东金融AI实验室将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领域展开项目合作。
彭健
此前,2017年10月,京东金融宣布,前亚马逊首席科学家薄列峰博士正式加盟京东金融,出任京东金融 AI 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在加入京东金融之前,薄列峰博士就职于亚马逊西雅图总部,领导研究团队,从事Amazon Go无人零售店的基础算法研究和工程落地,Amazon Go正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和传感器融合技术打造即拿即走的新型购物体验,是零售业颇受关注的革命性创新项目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薄列峰于2007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丰田研究院和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领域。
2017年9月,前 IBM Watson首席科学家周伯文加盟京东,出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他负责京东AI平台与研究部相关业务,直接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汇报。在加入京东之前,周伯文就职于IBM纽约总部,曾担任IBM Research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院(AI Foundations)院长,IBM Watson集团首席科学家,IBM杰出工程师,负责IBM全球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基础研究的战略和执行。
更早的9月12日,京东宣布原微软亚太科技董事长申元庆加盟京东,出任京东云事业部总裁。申元庆(Samuel Shen)于1993年加入微软,服务24年,曾先后领导过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全球产品开发、中国Windows产品市场等核心业务。2012年,申元庆被任命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及大中华区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负责人。2015年申元庆接任微软亚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并被晋升为Azure云中国区总经理,负责微软Azure云在中国区从战略、工程、运营、运维与客户服务的端到端全链条管理。
在互联网圈子里,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似乎还应加上一句:得人才者得人工智能。从最近京东的动作来看,京东从战略到平台再到算法、数据,以及高校合作都下注,虽然比起其他巨头来说,好像起步是晚了些,但是,4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拥贤入怀,必定是下了狠功夫。
就拿此次的技术副总裁裴健来说,京东积累了丰富精准的大数据,很早就开始布局大数据挖掘和应用,建立了从大数据基础平台、挖掘工具、知识画像体系到智能商业应用的完整体系。京东拥有人工智能领域的丰富数据基础和应用场景,裴健教授的加盟对京东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供应链等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薪资最高 阿里AI人才库有多少储备?
阿里巴巴在薪资水平和涨幅方面都具备巨大的优势,不久前,阿里云刚刚任命了前微软合伙人周靖人担任首席科学家,负责领导人工智能研究机构iDST。在微软期间,周靖人研发了支撑着微软必应搜索,Office和Windows等公司产品的高能性大数据计算平台,在云计算大数据、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数据库等领域是知名国际级权威学者。
除此之外,更为重磅的是于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成立的实体组织“达摩院”,为了给它注入强大的动力,阿里巴巴将在未来3年投资1000亿元,从全球各地招揽顶级人才。而在已经公布的首批达摩院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其中就有世界人工智能泰斗迈克尔·欧文·乔丹、分布式计算大家李凯。
Michael I. Jordan是人工智能领域全球两位根目录人物之一,门下英雄辈出,如深度学习领域的领军人物蒙特利尔大学教授Yoshua Bengio、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斯坦福大学教授Percy Liang等都是其弟子。George M. Church则是 “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军人物,用新方法开创了“个人基因组”研究的时代。
而达摩院成立之后的第一枪是在2017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聂再清博士、谷歌Tango和DayDream项目技术主管李名杨博士入职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以下简称AI Labs)。其中聂再清将担任AI Labs北京研发中心总负责人,李名杨任AI Labs机器视觉杰出科学家。
据介绍,聂再清博士加入AI Labs前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任首席研究员,主要负责微软自然语言理解、实体挖掘的研发工作。在对象级别搜索与大数据挖掘方面申请国际专利十余项。他带领团队旨在通过大数据挖掘和众包,建立Web-scale知识图谱,是微软学术搜索、人立方,以及企业智能助理EDI的发起人和负责人,也是微软自然语言理解平台LUIS的技术负责人。相关技术已经应用在Bing、Office、Cortana等产品上。加入AI Labs之后,除负责北京研发中心的各项研发工作外,还将重点突破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理解这两个研究方向。
李名杨博士此前就职于谷歌,担任Daydream/Tango项目技术主管。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视觉-惯导里程计(VIO)和即时定位与地图重建(SLAM),并在该领域拥有20多篇顶级论文及相关专利。在谷歌期间,他的研究重心为多传感器融合和SLAM领域,包括技术的理论创新和商业化。他推进了tango项目与全世界多个高校之间的合作研发计划,也将SLAM技术融合进了多个终端产品中,包括tango手机和ARcore。
阿里的人工智则附属在阿里 DT 体系,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模块下的电商网络之中,同时在金融应用领域,服务蚂蚁金服。代表产品有可视化人工智能平台 DT PAI、ET 机器人。
相比之下,京东人工智能与阿里人工智能的业务路径最为相似,都是以电商为主体,交易数据、云计算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库的基础架构。在职能方面,二者都不是 " 实验室 " 学术派,而是业务部门项目制,投入产出更直接。
二者不一样的是,京东有自营业务,阿里是开放平台业务,所以对供应链、仓储管控的要求不一样导致人工智能的产品逻辑不一样。而人才方面,京东正向 BAT 学习,在国外名校招募人工智能 PHD,力求在学术圈扩大影响力,吸引培养更多人工智能专家,京东的人才挖掘战,细细铺开,分在各个领域,而阿里的人才部署更像是广撒网,当然,鼎鼎的盛名之下,人才自是寻香而来。
无论是在布局产业、还是人才争夺方面两家都不可避免的会被拿来比较,在人工智能这条道儿上,谁前谁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站住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