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北上深杭四地人工智能政策及进展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世界智能大会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19)》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19)》两份报告发布。截至2019年2月28日,中国有745家人工智能企业,约占全球总数21.67%,排名第二。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是人工智能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而根据近来各地出台的政策或相关计划及进展显示,各地今年都更为重视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和产业落地,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深入解读北上深杭四地人工智能政策及进展

北京出台人工智能攻关奖励政策,最高补助2亿元

为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北京市海淀区5月19日出台《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的十五条措施》,内容包括支持企业围绕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对取得颠覆性创新成果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最多连续三年的资金支持

在人工智能产业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支持高校院所、新型研发平台和顶尖科学家团队等创新主体,面向未来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大协同的超前研究和创新攻关,对实现重大突破的项目最高给予2亿元资金支持

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和产业发展方面,推进“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重点围绕交通、医疗、金融、制造、教育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对示范带动效果好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北京市海淀区将联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起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创业基金,并设立1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早期投资、长期投资、分阶段连续投资和产业链组合投资。

深入解读北上深杭四地人工智能政策及进展

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上海启动

5月22日,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启动建设。

该先导区的建设主要围绕三大任务展开。一是打造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群,培育以智能芯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为重点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着力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在上海打造张江、金桥、临港等特色产业集聚区。

二是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开展AI+医疗、AI+制造、AI+无人驾驶、AI+金融四大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与标杆项目建设,将中国工信部揭榜挂帅产生的创新产品、平台和服务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打造世博、陆家嘴、张江、金桥、临港等特色应用示范区。

三是建设人工智能创新支撑体系,围绕“算法、算力、数据”等要素,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评估、技术测评、行业数据应用等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人工智能创新的周期与成本。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加大创新投入。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实现人工智能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同时加大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打造人才高地。

浙江重大项目拟形成千亿级投资规模

今年2月,浙江印发《浙江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该计划提出了突破关键核心基础理论和技术、攻克基础软硬件、加快发展智能产品、推动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深化人工智能军民融合等五大重点任务。

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包括培育10家以上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100家以上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标杆企业,500家以上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专精特中小企业。此外,要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打造“核心技术—智能软硬件及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产业体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核心企业战略合作,加快军民融合领域技术转化,布局一批战略性、全局性的智能软硬件、终端和产业化重大项目,谋划和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千亿级的投资规模。

加快关键智能芯片、智能操作系统、智能制造软件等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智能化集成设备、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制造项目的实施推进。谋划引进一批重大项目。面向全球开展人工智能“招商引智”活动,重点招引高端AI-PU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高端服务器、存储器、网络设备生产领域智能软件系统开发和系统集成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浙江落地,以及新一代智能芯片、传感器、GPU、半导体新材料、无人驾驶汽车等项目。

加快人工智能专业园区的战略性、全局性布局,形成以杭州、宁波为核心,嘉兴、绍兴、湖州等其他地区特色化发展的“2+X”产业格局,构筑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示范区。

深入解读北上深杭四地人工智能政策及进展

深圳5年内带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下称“计划”)日前出台,目标在5年内打造10个重点产业集群,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将深圳发展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根据计划,深圳分两个阶段制定未来5年发展的路线图从现在到2020年,深圳目标新建10家以上创新载体,组织20个以上重大科技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培育3至5个国际顶级人工智能团队,5到10家技术引领型研究机构,培育1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目标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从现在至2023年,深圳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创新体系的构建,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取得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放创新平台成为引领AI发展的标杆,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国际一流人工智能应用先导区。根据计划,5年内深圳目标建成20家以上创新载体,培育20家以上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打造10个重点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核心关键零部件是AI产业发展的关键,深圳将重点发展面向多种垂直应用场景的智能芯片,例如研发神经网络处理器及高能效、可重构类脑计算芯片等新型感知芯片与系统等,突破核心计算架构、集成神经网络单元协同处理性能等关键技术。在智能传感器领域,支持新型生物、视觉、力觉、射频识别等智能工业级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为AI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未来深圳将重点布局四大设施,包括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物联网基础设施、高效能计算基础设施和城市大数据中心,构建全覆盖、高效能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设施体系。同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其中建设数据归集、算法汇聚和算例开放三大核心平台,搭建国家公共数据开放网站粤港澳大湾区子站,探索央地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