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黑客入侵攻击的主要方法分析小结
网络管理人员应认真分析各种可能的入侵和攻击形式,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网络安全策略,防止可能从网络和系统内部或外部发起的攻击行为,重点防止那些来自具有敌意的国家、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内部恶意人员的攻击。
防止入侵和攻击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安全审计和安全管理。
一、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保护和防范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非法利用。访问控制技术所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网络登录控制、网络使用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以及属性安全控制等多种手段。
1.网络登录控制
网络登录控制是网络访问控制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网络登录控制可以限制用户对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或禁止用户登录,或限制用户只能在指定的工作站上进行登录,或限制用户登录到指定的服务器上,或限制用户只能在指定的时间登录网络等。
网络登录控制一般需要经过三个环节,一是验证用户身份,识别用户名;二是验证用户口令,确认用户身份;三是核查该用户账号的默认权限。在这三个环节中,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异常,该用户就不能登录网络。其中,前两个环节是用户的身份认证过程,是较为重要的环节,用户应加强这个过程的安全保密性,特别是增强用户口令的保密性。用户可以使用一次性口令,或使用IC卡等安全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网络登录控制是由网络管理员依据网络安全策略实施的。网络管理员可以随时建立或删除普通用户账号,可以控制和限制普通用户账号的活动范围、访问网络的时间和访问方式,并对登录过程进行必要的审计。对于试图非法登录网络的用户,一经发现立即报警。
2.网络使用权限控制
当用户成功登录网络后,就可以使用其所拥有的权限对网络资源(如目录、文件和相应设备等)进行访问。如果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权限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则可能导致用户的非法操作或误操作。网络使用权限控制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非法操作或误操作提出来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通过网络使用权限控制可以规范和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允许用户访问的资源就开放给用户,不允许用户访问的资源一律加以控制和保护。
网络使用权限控制是通过访问控制表来实现的。在这个访问控制表中,规定了用户可以访问的网络资源,以及能够对这些资源进行的操作。根据网络使用权限,可以将网络用户分为三大类:一是系统管理员用户,负责网络系统的配置和管理;二是审计用户,负责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和资源使用情况的审计;三是普通用户,这是由系统管理员创建的用户,其网络使用权限是由系统管理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授予的。系统管理员可随时更改普通用户的权限,或将其删除。
3.目录级安全控制
用户获得网络使用权限后,即可对相应的目录、文件或设备进行规定的访问。系统管理员为用户在目录级指定的权限对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所有子目录及其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均有效。如果用户滥用权限,则会对这些目录、文件或设备等网络资源构成严重威胁。这时目录级安全控制和属性安全控制就可以防止用户滥用权限。
一般情况下,对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权限包括系统管理员权限、读权限、写权限、创建权限、删除权限、修改权限、文件查找权限和访问控制权限。目录级安全控制可以限制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权限,进而保护目录和文件的安全,防止权限滥用。
4.属性安全控制
属性安全控制是通过给网络资源设置安全属性标记来实现的。当系统管理员给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等资源设置访问属性后,用户对这些资源的访问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通常,属性安全控制可以限制用户对指定文件进行读、写、删除和执行等操作,可以限制用户查看目录或文件,可以将目录或文件隐藏、共享和设置成系统特性等。
5.服务器安全控制
网络允许在服务器控制台上执行一系列操作。用户使用控制台可以装载和卸载模块,可以安装和删除软件等。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包括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以防止非法用户修改、删除重要信息或破坏数据;设定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非法访问者检测和关闭的时间间隔。
二、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用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和入侵,为防止计算机犯罪,将入侵者拒之门外的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是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边界,它能够严密监视进出边界的数据包信息,能够阻挡入侵者,严格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也可有效地监视内部网络对外部网络的访问。
三、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使用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视网络系统的某些区域,当这些区域受到攻击时,能够及时检测和立即响应。
入侵检测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检测用于预防和审计,静态检测用于恢复和评估。
四、安全扫描
安全扫描是对计算机系统或其他网络设备进行相关安全检测,以查找安全隐患和可能被攻击者利用的漏洞。从安全扫描的作用来看,它既是保证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必不可少的技术方法,也是攻击者攻击系统的技术手段之一,系统管理员运用安全扫描技术可以排除隐患,防止攻击者入侵,而攻击者则利用安全扫描来寻找入侵系统和网络的机会。
安全扫描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安全扫描是基于网络的,主要通过模拟攻击行为记录系统反应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漏洞,这种扫描称为网络安全扫描;而被动式安全扫描是基于主机的,主要通过检查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性口令,以及其他同安全规则相抵触的对象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这种扫描称为系统安全扫描。
安全扫描所涉及的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1)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应用软件包的设置,发现安全漏洞。
(2)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检测。通常,它涉及系统的内核,文件的属性,操作系统的补丁等问题。
这种技术还包括口令解密,把一些简单的口令剔除。因此,这种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定位系统的问题,发现系统的漏洞。它的缺点是与平台相关,升级复杂。
(3)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系统属性和文件属性,如数据库、注册号等。通过消息摘要算法,对文件的加密数进行检验。这种技术的实现是运行在一个闭环上,不断地处理文件、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属性,然后产生检验数,把这些检验数同原来的检验数相比较。一旦发现改变就通知管理员。
(4)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它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而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它还针对已知的网络漏洞进行检验。网络检测技术常被用来进行穿透实验和安全审计。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一系列平台的漏洞,也容易安装。但是,它可能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安全扫描技术正逐渐向模块化和专家系统两个方向发展。
在模块化方面,整个安全扫描系统由若干个插件组成,每个插件封装一个或多个漏洞扫描方法,主扫描过程通过调用插件的方法来执行扫描任务。系统更新时,只需添加新的插件就可增加新的扫描功能。另外,由于插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安全扫描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在专家系统方面,安全扫描能够对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形成报表,同时可针对具体漏洞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随着安全扫描技术的发展,希望安全扫描系统能够对网络状况进行整体评估,并提出针对整个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未来的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漏洞扫描工具,还应该是一个安全评估专家。
防止入侵和攻击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安全审计和安全管理。
一、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保护和防范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非法利用。访问控制技术所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包括网络登录控制、网络使用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以及属性安全控制等多种手段。
1.网络登录控制
网络登录控制是网络访问控制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网络登录控制可以限制用户对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或禁止用户登录,或限制用户只能在指定的工作站上进行登录,或限制用户登录到指定的服务器上,或限制用户只能在指定的时间登录网络等。
网络登录控制一般需要经过三个环节,一是验证用户身份,识别用户名;二是验证用户口令,确认用户身份;三是核查该用户账号的默认权限。在这三个环节中,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异常,该用户就不能登录网络。其中,前两个环节是用户的身份认证过程,是较为重要的环节,用户应加强这个过程的安全保密性,特别是增强用户口令的保密性。用户可以使用一次性口令,或使用IC卡等安全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网络登录控制是由网络管理员依据网络安全策略实施的。网络管理员可以随时建立或删除普通用户账号,可以控制和限制普通用户账号的活动范围、访问网络的时间和访问方式,并对登录过程进行必要的审计。对于试图非法登录网络的用户,一经发现立即报警。
2.网络使用权限控制
当用户成功登录网络后,就可以使用其所拥有的权限对网络资源(如目录、文件和相应设备等)进行访问。如果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权限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则可能导致用户的非法操作或误操作。网络使用权限控制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非法操作或误操作提出来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通过网络使用权限控制可以规范和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允许用户访问的资源就开放给用户,不允许用户访问的资源一律加以控制和保护。
网络使用权限控制是通过访问控制表来实现的。在这个访问控制表中,规定了用户可以访问的网络资源,以及能够对这些资源进行的操作。根据网络使用权限,可以将网络用户分为三大类:一是系统管理员用户,负责网络系统的配置和管理;二是审计用户,负责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和资源使用情况的审计;三是普通用户,这是由系统管理员创建的用户,其网络使用权限是由系统管理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授予的。系统管理员可随时更改普通用户的权限,或将其删除。
3.目录级安全控制
用户获得网络使用权限后,即可对相应的目录、文件或设备进行规定的访问。系统管理员为用户在目录级指定的权限对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所有子目录及其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均有效。如果用户滥用权限,则会对这些目录、文件或设备等网络资源构成严重威胁。这时目录级安全控制和属性安全控制就可以防止用户滥用权限。
一般情况下,对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权限包括系统管理员权限、读权限、写权限、创建权限、删除权限、修改权限、文件查找权限和访问控制权限。目录级安全控制可以限制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权限,进而保护目录和文件的安全,防止权限滥用。
4.属性安全控制
属性安全控制是通过给网络资源设置安全属性标记来实现的。当系统管理员给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等资源设置访问属性后,用户对这些资源的访问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通常,属性安全控制可以限制用户对指定文件进行读、写、删除和执行等操作,可以限制用户查看目录或文件,可以将目录或文件隐藏、共享和设置成系统特性等。
5.服务器安全控制
网络允许在服务器控制台上执行一系列操作。用户使用控制台可以装载和卸载模块,可以安装和删除软件等。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包括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以防止非法用户修改、删除重要信息或破坏数据;设定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非法访问者检测和关闭的时间间隔。
二、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用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和入侵,为防止计算机犯罪,将入侵者拒之门外的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是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边界,它能够严密监视进出边界的数据包信息,能够阻挡入侵者,严格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也可有效地监视内部网络对外部网络的访问。
三、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使用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视网络系统的某些区域,当这些区域受到攻击时,能够及时检测和立即响应。
入侵检测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检测用于预防和审计,静态检测用于恢复和评估。
四、安全扫描
安全扫描是对计算机系统或其他网络设备进行相关安全检测,以查找安全隐患和可能被攻击者利用的漏洞。从安全扫描的作用来看,它既是保证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必不可少的技术方法,也是攻击者攻击系统的技术手段之一,系统管理员运用安全扫描技术可以排除隐患,防止攻击者入侵,而攻击者则利用安全扫描来寻找入侵系统和网络的机会。
安全扫描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安全扫描是基于网络的,主要通过模拟攻击行为记录系统反应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漏洞,这种扫描称为网络安全扫描;而被动式安全扫描是基于主机的,主要通过检查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性口令,以及其他同安全规则相抵触的对象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这种扫描称为系统安全扫描。
安全扫描所涉及的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1)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应用软件包的设置,发现安全漏洞。
(2)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检测。通常,它涉及系统的内核,文件的属性,操作系统的补丁等问题。
这种技术还包括口令解密,把一些简单的口令剔除。因此,这种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定位系统的问题,发现系统的漏洞。它的缺点是与平台相关,升级复杂。
(3)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系统属性和文件属性,如数据库、注册号等。通过消息摘要算法,对文件的加密数进行检验。这种技术的实现是运行在一个闭环上,不断地处理文件、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属性,然后产生检验数,把这些检验数同原来的检验数相比较。一旦发现改变就通知管理员。
(4)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它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而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它还针对已知的网络漏洞进行检验。网络检测技术常被用来进行穿透实验和安全审计。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一系列平台的漏洞,也容易安装。但是,它可能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安全扫描技术正逐渐向模块化和专家系统两个方向发展。
在模块化方面,整个安全扫描系统由若干个插件组成,每个插件封装一个或多个漏洞扫描方法,主扫描过程通过调用插件的方法来执行扫描任务。系统更新时,只需添加新的插件就可增加新的扫描功能。另外,由于插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安全扫描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在专家系统方面,安全扫描能够对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形成报表,同时可针对具体漏洞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随着安全扫描技术的发展,希望安全扫描系统能够对网络状况进行整体评估,并提出针对整个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未来的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漏洞扫描工具,还应该是一个安全评估专家。
上一页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Wydelite 2012-06-25
Veechange 2020-09-01
三动 2020-05-29
Echodat 2020-08-05
付春杰Blog 2020-04-30
Ubuntu黑客 2020-01-03
stshow 2019-12-19
cohciz 2019-11-04
AquariusYuxin 2019-09-07
OakHJH 2019-08-01
大智若鲁在csdn 2019-07-23
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2018-04-12
zhuyonge 2015-10-04
yanghan 2013-10-12
sherpahu 2017-07-25
gcttong00 2016-11-16
qinbiao00 2016-11-14
vitavae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