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快速考察Python基础的面试题
这是前一阵子群友发在群里的一道面试题,利用 Python 字典的特性,可以巧妙地使用精简代码达成完美解。
题目
将 data 转换成 new_data 这种形式,写出转换过程。
data = { 'a_b_h':1, 'a_b_i':2, 'a_c_j':3, 'a_d':4, 'a_c_k':5, 'a_e':6 } new_data = { 'a':{ 'b':{ 'h':1, 'i':2 }, 'c':{ 'j':3, 'k':5 }, 'd':4, 'e':6 } }
可以看出,转换的过程是将 key 的下划线进行拆分,然后下划线后边的字符嵌套在前面字符的值中。
感兴趣就打开 IDE,自己先试着解一下。
解题思路
你应该很快想到,主要思路是将下划线 split 后,然后依次使用字符生成内层字典,当达到最后一个字符时将数字作为值。
那么关键点在于,如何不断地获得内层字典去修改呢?实际本题就是考察你是否理解 Python 字典是引用传递这个特性。
什么是引用传递?我们知道 Python 中字典和列表对象都是可变对象,它们的变量传递给另一个变量后,改变对象元素会使得两个变量都会同时改变,比如:
new_data = {} tmp = {} new_data['a'] = tmp print(new_data) # {'a': {}} tmp['b'] = 1 print(new_data) # {'a': {'b': 1}}
如上,利用这个特性,将内层字典赋值给一个中间变量,然后改变这个中间变量,即可同步修改最终的 new_data 变量。
根据这个思路,初步代码如下:
data = { 'a_b_h':1, 'a_b_i':2, 'a_c_j':3, 'a_d':4, 'a_c_k':5, 'a_e':6 } new_data = {} for key, value in data.items(): keykeys = key.split('_') tmp = new_data last = len(keys) - 1 # 最后一个 key 的索引值 for i, k in enumerate(keys): if i == last: tmp[k] = value continue if k not in tmp: sub_tmp = {} tmp[k] = sub_tmp tmp = sub_tmp else: tmptmp = tmp[k]
这也是群友给出的第一版答案,这样写并没有多大问题,但是代码比较繁琐,肯定还有优化空间。
我们可以只使用一个中间变量即可,进一步优化:
for field, value in data.items(): keys = field.split('_') tmp = new_data last = len(keys) - 1 for i, k in enumerate(keys): if k not in tmp: tmp[k] = {} if i < last else value tmptmp = tmp[k] # 将内层 dict 传给 tmp
上面这个代码看似很简洁了,但是仍然还有两个 if 判断,如果不是使用了三元表达式的话,还会更多行。
所以可以进一步优化:
for field, value in data.items(): keys = field.split('_') tmp = new_data for k in keys[:-1]: tmptmp = tmp.setdefault(k, {}) tmp[keys[-1]] = value
我们省略掉了 last 来判断最后一个字符的索引,直接通过 keys[:-1] 避开最后一个字符,末尾再单独生成数字键值对。
这里还使用字典的一个内置方法 —— setdefault。
dict.setdefault(key, default=None) 方法和 get 方法类似,只是如果键不存在于字典中,不仅会返回 default 参数的值,还同时会用该值自动生成一个键值对。
if k not in tmp: tmp[k] = {} v = tmp[k] # 等价于 v = tmp.setdefault(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