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上亿亩盐碱地, 从培育耐盐水稻开始 | 投融界专访李相澄
投融界讯 放眼全国,盐碱地面积数字大得惊人,盐碱化土地面积约为14.8亿亩,其中现代盐碱土面积为5.5亿亩,残余盐碱土约6.7亿亩,这还没有算上约2.6亿亩的潜在盐碱土。然而,我国盐碱地治理利用潜力巨大,随着近40年的不断治理改造,其呈现出面积总量减少,重度盐碱地面积比例总体降低但局部区域次生盐碱化加重、撂荒地增加、水资源制约愈加显著等特征。
为更好的突破这一难题,李相澄和耐盐水稻专家陈日胜教授一起,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盐碱地改良以及耐盐水稻的试种。近日,投融界就盐碱地改良耐盐水稻培育项目采访了李相澄。
从国际贸易向农业跨界,只为那一方盐碱地
李相澄1993年就开始参加工作了,头20年一直都在做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2013年,李相澄跨界进入农业领域,在内蒙古承包了大片的土地,但由于承包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是盐碱地,需要改造。几经周折,终于与耐盐水稻专家陈日胜教授一拍即合,在内蒙古开始了耐盐水稻的培育和试种。
陈日胜教授
李相澄介绍说,1986年,陈教授就发现了一种可以抵抗海水盐碱性的野生水稻,并开始了长期的培育工作。在2014年11月,收割最近一季稻谷时,陈教授已将海水稻从亩产100斤增至300斤。同时,陈教授因“发现”、培育种植海水稻成名,有媒体称这是“一个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2015年开始,李相澄和她的团队在内蒙古已成功将100多亩盐碱地改造成了肥沃的良田,并培育了8个不同品种的耐盐水稻,前期投入共2000多万元。“目前,我们的土地改良技术已日趋成熟,育种技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李相澄介绍说,现打算在北京租赁260亩的土地,作为育种所用,并成立公司;同时,继续内蒙地区的规模化盐碱地改良和耐盐水稻种植计划 。所以,李相澄希望通过投融界的帮助融资3000万元-5000万元,可出让该公司10%-15%的股份。
研发+种植并行,侧重发展有机农业
根据李相澄的介绍,该公司的主要科研团队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及国际水稻研究所,由陈教授带领,还有国际水稻专家叶先生提供技术支持。并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基因组辅助种质创新”国际合作实验室。
该研究所占地2200亩,其中科研试验用地1260亩,建成水稻育种试验区、温室、网室、冷藏室1万余平米,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该研究所以事业聚才,靠感情留人,组建了12支创新团队,积极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包括国家杰青、973首席、千人计划以及万人计划入选者多人。
李相澄强调,发展耐盐水稻,因其特殊种植水环境具有淋溶压盐降盐和平衡土地肥力等生态效应,有助于盐碱地土壤的持续改良。而且水稻非常适合机械化收种和规模经营,即便内蒙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也不必担心。同时,盐碱地里产出的水稻由于盐碱造成的渗透势影响,其稻米的品质和口感特别好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盐碱地区生产的水稻经常被作为贡米且深受市场欢迎的原因。“我们公司推出的耐盐水稻米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绿色无公害,可以做宇航员食品。”
对于盈利,李相澄认为该项目有4大盈利点,比如,销售耐盐水稻;碱地改造后,或将改种有机食品;改良后的土地可转租给当地的农民;政府将提供大量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