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后O2O上门服务路在何方?
成立已一年半的京东到家于2月10日关闭了家政、货运、按摩等多项O2O上门服务,转而将精力专注在帮助用户实现生鲜直达的使命上。而在不久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2017中国O2O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中一份长长的“2016中国新增O2O创业公司倒闭名单”,也继续诉说着O2O神话破灭后行业发展的悲凉气氛。
两年前经历了过山车式爆发的O2O上门服务,如今大浪淘沙后,未来路在何方?
资本“拔苗助长”背后的误判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企业亏损巨大、融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等噩梦便不断摧毁着一众O2O从业者,不理智的高额补贴则被普遍认为是噩梦之源。
“补贴是一个培养用户习惯的切入方式,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创业者,使用户看不清这是用户的真实需求还是伪需求,不清楚用户到底是冲着你的补贴来的还是真正冲着产品需求来的。因此我们一直在建议大家在从0到1的阶段尽可能不要使用特别的营销手段,最重要的是去验证你的产品到底有没有市场与用户需求。”黑马基金管理合伙人胡翔向北京晨报记者表示。
但市场现实却是,在商业变现模式并未成功建立之前,一味凭借烧钱补贴迅速增加用户的方式,从而不断推高估值,一度成为创业圈的一种“潮流”。腾股创投创始合伙人孙建恒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背后很大部分原因是创业者与资本的浮躁。
“我们认为前两年的创投领域是不正常的,估值的原则是有多少用户,用户多了估值就高了,而不是根据实际有效用户、创造的价值多少来定,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错误。估值规模越来越大、用户越来越多但是一直在烧钱,无法产生正向现金流,这个逻辑也是不对的。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要遵循核心的行业发展规律的,有些东西资本过于助力,就是拔苗助长。”孙建恒表示。
胜出者的闭环式盈利战略
随着“伪需求”的泡沫不断被戳破,“去除补贴后用户是否还愿意付费”几乎成为业内对刚需与伪需求判断的唯一标准。
曾风光无限的上门洗车业务,随着e洗车、我爱洗车、功夫洗车等企业的倒闭,也一度被认为是伪需求。经过一番残酷的市场洗礼后,呱呱洗车几乎成为了唯一的胜出者。
“尽管目前业内对上门洗车仍有许多质疑,但是我们认为它有着非常刚性的需求,省油省钱省时间,会让用户感觉到省的价值非常高。现在在正常的价格下全国每天下单量在1万单左右,这就是很好的验证。” 呱呱洗车兼董事长郄建军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以及资本寒冬中成功突围,郄建军认为团队的竞争策略以及执行力非常重要。“在服务方面,整个洗车流程进行了非常科学、精细的设计,在洗车质量、服务态度、上门速度各方面建立良好的用户口碑。此外核心团队基本上都来自高德,在‘打仗’的经验与策略上均比较擅长,在落地执行中,我们提出了‘一十百千’的口号,即一个月,单个城市开十个站点,一百个技师,日单一千,从而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扩大用户的规模。每个细分行业的竞争都会自然的产生一个胜出者,资源也会不断向强者集中,其他从业者就会变得比较艰难。”郄建军如是说。
“今年下半年公司可以实现整体的盈利,但光有盈利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扩大规模,同时推出更多增值服务。”以洗车服务为入口,第一步通过汽车美容、保险这些关联性很强的增值业务实现盈利,之后将门槛更高的汽车保养通过接入合作伙伴的形式实现出来,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闭环服务是呱呱洗车接下来发展的主要盈利策略。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条闭环之路的达成,仍需要很多时间。
上门服务的未来究竟在哪儿?
2014年,黑马基金管理合伙人胡翔曾与58同城CEO姚劲波一起看过上门美甲、家政、美发等许多O2O项目,但最后他均没有投资,他认为平台型的企业更有机会。“58有个到家平台所以他们投资是有道理的,可以拓展他们的品类。而单个项目创业是很艰难的,获取一个用户是需要很高成本的,如果不是特别刚需,单个项目的使用频次、客单价、生命周期等都是存在问题的。”
“到底哪些业务适合上门服务,现在已经看得很明显了。一个是必须到家做的那一类服务。另一个是有非常刚性高频的需求。对于可到家可到店的项目,我比较认同刘强东曾提到过的用户体验、成本、效率的三角关系。首先要看用户口碑,到底是到店好还是到家好,还要看成本能不能被覆盖,效率能不能提高,把这三角搭起来才能把上门做好。”郄建军表示。
“移动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创业门槛被降低了,许多非专业的创业者遇到了非专业的投资机构,形成了一波非理性的繁荣。回归到行业正常的发展问题,创业并不适合大众创业,绝大部分人会以失败告终。”腾股创投创始合伙人孙建恒与倪志刚更认同精英创业的理念,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CEO。因此他们所投资的项目对创始人的履历要求、创业格局、梦想驱动更为看重。
也许现在我们还不能对O2O上门服务的未来做出明确的判断, 但O2O上门创业的这些过山车式的江湖故事,却可以无时不在地提醒着从业者们,要回归创业的本质、初心,只有坚守初心、匠心,才能探寻到未来路在何方。北京晨报记者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