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时期苏军有多强? 一周推过莱茵河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
欢迎来到我的大鱼号~我会每天给大家推送各种优秀的文章。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可以在文章的下面任意评论和吐槽!
自从冷战开始,东西两大阵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角逐和对抗,但对抗形势最严峻的始终都在欧洲大陆。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了欧洲地区,多次恐怖的“军事摩擦”也出现在欧洲地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那么发生在欧洲的可能性最大。那么苏东集群能有多强呢?我们从北约方面的推测和华约公布的资料来管中窥豹。
苏东集团的装甲集群是核心突击手段,也是北约最大的威胁。
冷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50-60年代的相持阶段,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苏联战略收缩。虽然美苏两国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这十年中频繁试图缓和对抗形势,但这其实是苏联占据战略优势情况下美方的韬光养晦策略,而北约方面的“软化”和华约势力的增强,让苏联在整个70年代都显得咄咄逼人。可以说70年代末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最容易爆发的时间点,不过幸好国际局势发生了扭转,避免了这场人类的浩劫。
勃列日涅夫任期内的苏联是攻击性最强的阶段。
苏联的强势是两方面的,首先是北约集团在经济、军事、政治三方面的集体削弱。经济方面, 1973至1975年由“石油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北约诸国的经济实力都造成了重创;军事方面,尼克松、福特和卡特三任总统都奉行对苏缓和战略,所以在军备发展上放缓了脚步,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军也疲惫不堪。
70年代典型的德军坦克连,主力装备是豹1主战坦克。
北约各国的军事装备也到了转型期,大批旧式武器临近淘汰,而新兴装备还需要时间换装;英国及西欧左翼政党的上台也大幅度削减了相关国家的军事力量,特别是英国海陆空三军建设严重受阻,加上欧洲各国对于核武器的看法发生改变,使得北约各国在核武器的使用上大受限制。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与福特
勃列日涅夫与卡特
同期的苏联却从二战中彻底恢复元气,而“石油危机”又让其获得了巨额收入,口袋饱满的苏联四处出击,先后在中南半岛、葡属非洲、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刚果、贝宁等地获得了意识形态输出的胜利。全球布局的苏联在70年代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加上一个被称作“勋章沙皇”的勃列日涅夫作为领导人,苏联的攻击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强悍。而就在这个时期,苏联和华约组织才有底气制订进攻西欧的作战方案,在这个作战方案中,苏东集团将在七天内打到北约的莱茵河防线,半个月后占领比利时战略港口安特卫普。
最先发起攻击的就是苏联各型中程弹道导弹,此时美苏之间还未签订《中导条约》,中程弹道导弹仍是苏联最具威慑力的武器,各型射程可以覆盖整个欧洲地区。这些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首先打击的就是西德、荷兰、比利时、丹麦、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境内的战略目标, 如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战略港口、军队驻地和物资仓库。在苏联的第一波核打击中并不包括欧洲当时唯二的核大国英国和法国。
R-14“丘索瓦亚”中程弹道导弹,射程3200-3700公里,北约代号SS-5“短剑”。
在当时的欧洲舆论环境中,核武器是作为战略报复的手段,在苏联看来只要不对英法进行核打击,两国主动使用核武器的概率很低。为了避免卷入核武器互射的糟糕局面,苏联进攻欧洲的过程中会尽量避免对英法两国本土进行核攻击,但部署在西德、荷兰、比利时以及意大利境内的英法军队就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了。
80年代初部署在西德境内的法军第三装甲团,主力装备仍是性能平平的AMX-30B主战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在戴高乐主义的影响下在60年代退出了北约,但仍在法德边境的斯特拉斯堡部署了部分法军部队。理论上法国会参加西欧保卫战,但法国人在战时会不会托词“贝当诺言”禁止部队出国参战?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苏联认为法军更大概率会在北约部队初期的失败后作壁上观。
左下角法德边境地区就是法军的前沿防区,和美英两国不同,法军的防御更像给自己看门。
除此之外最可怜的就是“永久中立国”奥地利了,虽然奥地利不是北约国家,和苏东集团也没有利益冲突,但它偏偏挡在了苏联南部集群以及匈牙利人民军的进攻路线上,所以控制奥地利是势在必行的。在控制奥地利后,匈牙利人民军和南部集群将迅速进攻意大利本土,意大利北部的维琴察、维罗纳、帕多瓦等重要目标在此之前会经受核弹的洗礼。北欧地区虽然不会遭受苏军的直接攻击,但部分重要港口还是会被核平。
开战后美英援军会通过比利时、荷兰以及德国北部的港口登陆,苏军必须保证这些港口在预定时间内无法正常运转
第一轮核打击过后,最先遭到攻击的就是西德,华约地面部队将快速突破北约在两德边境的防线。两德边境地区也是北约重兵集结的钢铁防线,除了联邦德国国防军外,还有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甚至是加拿大的远征军。一旦西德边境防线失守,那么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沦陷仅仅是时间问题,这些国家的本土防御实力远远弱于西德。
北约防御思想变化:主动后撤绊线防御主动防御后续部队打击
70年代末正值主动防御(Active Defense)战略执行期,这个时期的北约部队强调开战后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前沿地区的总体防御计划(GDP)位置并死守一线阵地,从而将苏东集团钉死在边境线以西60千米以内,耗尽其纵深突击力量。北约估计苏联及东欧集团的资源无法支撑一次长时间的全面入侵行动,苏东集群必然会尽全力速战速决,而北约部队的使命就是死死拖住华约部队,只要守住了防线,欧洲战场就算打赢了。换句话说,只要守住了西德就守住了西欧。
70年代北约防御图,可以看出基本都部署在两德边境地区
从上图看出,法国的撤离使得德奥边境地区的防区扩大,负责该片区的西德第2军需要面临苏军驻德集群、中央集群、横穿奥地利的南方集群以及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甚至是保加利亚部队的夹击。能否顶住苏东集团的三板斧,当时北约上下心里都是没底的。
苏东集团三板斧:远程打击、战役机动集群和空降兵渗透
北约部队的优势在于海军和空军实力强悍,地面部队实力全面逊于华约,不过在西欧主战场只有航空兵能指望得上,航空兵的持续打击也是北约部队当时最依仗的手段。华约部队有远程打击、战役机动集群和空降兵渗透这“三板斧”,北约空军也有“素质四连”的四段打击。
打击苏东集群主力部队
打击东欧境内主要军事目标
打击德波边境支援部队
推进至波兰境内纵深目标
北约对于自己能在西德一线撑多久并没有数,但苏军确认为只需要7天就可打到莱茵河地区,也就是突破西德边境防线。其中主攻方向是东德图林根地区与西德黑森地区之间的富尔达谷地(Fulda Gap),这是华约部队通往莱茵河的最近通道,但由于该地区山地密布仅有一条山谷可容大军通过,所以也是北约部队的重点防区。一旦打过莱茵河,比利时、荷兰边境将无力阻止更强的防线,苏军将在半个月内包围法国并抵达英吉利海峡东岸。
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70年代末是十分有可能被执行的,其中概率最高的就是79年和80年,乐观的东德政府连在西德占领区使用的军票都准备好了,用的是1955版东德马克的印版。
1955年版东德马克
但1979年国际地缘局势发生了两次变化,使得苏联注意力被分散,最终无力在欧洲发动全面战争。第一次变化是1979年2月爆发了中越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苏联在东南亚的重要盟友-越南遭受重创,这使得苏联注意力东移。第二次是阿富汗国内局势发生变化迫使苏联介入,并最终导致苏联全面入侵阿富汗,在这个“帝国坟墓”里扑腾了10年········
在巴米扬大佛前合影的苏军士兵
1979年的两次地缘政治格局巨变,使得苏联短时间无力在欧洲发动进攻,而此时北约内部也在发生变化。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使得西方世界上台了一批强硬派领导人,包括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年5月)、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1980年11月)、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1982年10月)。这些强硬派领导人在80年代彻底扭转了北约内部的颓势,而同时苏联却在阿富汗战争和国内改革中变得越来越虚弱,并最终导致解体。
驻德苏军撤离前的告别仪式
告别仪式上的T-80BV主战坦克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让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远去了,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国际合作成为大国之间的主流互动模式,这种级别的大规模战争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会发生了,至少欧洲人可以松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