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象级文化产品涌现背后: 文化消费爆发与精品匮乏
寒冬挡不住人们文化消费的热情。近期从故宫《千里江山图》特展,到人艺《窝头会馆》,再到近日的中国美术馆的展览,都成为现象级爆款文化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多层次文化消费市场正在爆发。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高人气爆款文化产品频出,排长队成为常态,一方面说明多层次文化消费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文化产品特别是精品的市场潜力。
彻夜排队的人们
11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中国美术馆排队两小时,为了看其涵盖齐白石、傅抱石、吴冠中等名家的典藏特展。当天的长队蜿蜒三条街道,总长近一公里。由于美术馆周围路段施工,参观者排到了机动车道上,施工队不得不增派人手维持排队秩序。
相对“故宫跑”来说,两小时已经不算什么。而“故宫跑”这一名词,来源于故宫特展。从2015年的《清明上河图》展出到2017年10月的《千里江山图》展出,游客多是起大早,排长队,大门一开,就“冲刺”到故宫内再重新排队。
北京音乐行业的白领张小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早上7点前到故宫门口排队,开门后再冲刺到展厅附近排队,最后在寒风中排到下午三点才看到展。她调侃,跑过三四年马拉松的她,也跑不过为看展狂奔的观众。
张小君表示,观众整体的欣赏水平和素养比她想象的好。“很多人都挺懂画和懂历史的,还有一些爱好者、研究者从外地飞过来排队。”
北京人艺的《窝头会馆》则出现了彻夜排队的现像。《窝头会馆》是刘恒编剧、林兆华导演的一部话剧。讲叙北平解放前一年,一个叫窝头会馆的平民小院里几户老百姓的悲欢,主演包括何冰、宋丹丹、濮存昕等。
11月1日上午8点半,《窝头会馆》线下开票。而在头一天晚上22点半,已有人开始排队购票,至1日早上5点半,人艺门口已排起长队。北京人艺为了照顾排队买票的观众,取消了原定于当天中午开启的网络和电话售票。当天13点55分,人艺官方微博发布通知,此次《窝头会馆》所有演出场次票售罄。
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一些票务平台上看到,有一些原价280元一张的票,在某票务平台上标价超过1100元,几天后原价280元的票要价已超过1300元。
“故宫跑”、彻夜排队,是爆款产品的明星效应,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这些场所日常也是人气极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11月28日表示,虽然实行了每天8万人次的限流,2016年还是有1600万人次走进故宫,创了历史新高。单霁翔对观众的热爱和“故宫出品,必属精品”评价表示感谢。
而在演出界,还有“人艺出品,必属精品”的说法。对于人艺来说,不仅仅是《窝头会馆》,其他演出票一般也较快售罄。此前人艺的《茶馆》和《喜剧的忧伤》,售票时也出现过彻夜排队的火爆情况。
精品供给不足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消费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11月份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发布数据显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671.4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3581.1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0%,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20.3%,成为北京市重要支柱产业。据统计,北京市文化消费规模总量已接近900亿元,居全市服务型消费前三名。
这些数字,无一不显示北京文化消费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发上述观赏热潮的现象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线城市,集中在“精品博物馆”和“精品剧院”。单霁翔在一篇文章里提到,2016年度全国注册登记博物馆总数达到4873座,比2015年增加了181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6年全国举办展览3.08万次,但是能引发如上述观展热潮的还是少数,一些博物馆门庭冷落。优质博物馆和高质量展览集中于某些城市,文化供给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极大不平衡。而集中于个别展览的“排长队”现象也说明精品供给不足,以及服务意识不足,跟正在释放的消费潜力相矛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陆续采访在中国美术馆和故宫特展排队的观众,对于“为什么知道要排长队还是坚持要来”的问题,一致反馈是“这次不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看到”。
2017年7月,《北京市关于培育扩大服务消费优化升级商品消费的实施意见》就此提出了几点要求:扩大文化新消费、拓展文化消费空间与强化文化惠民消费。
以故宫为代表的单位,正在不断努力。单霁翔在11月28日提到,故宫的开放率从2012年的48%开放到目前的76%,2018年有望达到80%,未来将进一步开放到85%。与此同时,增加了在馆文物的展出机会,增加了不同主题的展览数量,更通过科技开展数字博物馆、网络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