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 css(div层z-index)

<paramname=”WMODE”value=”transparent”>

<paramname=”wmode”value=”Opaque”>

<paramname=”wmode”value=”Window”>

NOTE:支持其它浏览器(firefoxoperaetc.)则使用<embedwmode=”transparent”/>在embed节点中加入wmode值.

window模式

默认情况下的显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flashplayer有自己的窗口句柄,这就意味着flash影片是存在于Windows中的一个显示实例,并且是在浏览器核心显示窗口之上的,所以flash只是貌似显示在浏览器中,但这也是flash最快最有效率的渲染模式。由于他是独立于浏览器的HTML渲染表面,这就导致默认显示方式下flash总是会遮住位置与他重合的所有DHTML层。

但是大多数苹果电脑浏览器会允许DHTML层显示在flash之上,但当flash影片播放时会出现比较诡异的现象,比如DHTML层像被flash刮掉一块一样显示异常。

Opaque模式

这是一种无窗口模式,在这种情况下flashplayer没有自己的窗口句柄,这就需要浏览器需要告诉flashplayer在浏览器的渲染表面绘制的时间和位置。这时flash影片就不会在高于浏览器HTML渲染表面而是与其他元素一样在同一个页面上,因此你就可以使用z-index值来控制DHTML元素是遮盖flash或者被遮盖。

Transparent模式

透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flashplayer会将stage的背景色alpha值将为0并且只会绘制stage上真实可见的对象,同样你也可以使用z-index来控制flash影片的深度值,但是与Opaque模式不同的是这样做会降低flash影片的回放效果,而且在9.0.115之前的flashplayer版本设置wmode=”opaque”或”transparent”会导致全屏模式失效。

了解了各种模式的实现方式和意义在以后的开发中就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选择设置wmode属性的值了。

转:http://blog.csdn.net/donny001/archive/2008/07/08/2626116.asp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