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区块链到底是不是一道伪命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物联网与区块链深深地扯上了关系,并且在今年有愈演愈烈之势。每逢提及物联网,后头必然跟着区块链;提到区块链,也必须将物联网带入话题。大众不禁疑惑,到底是物联网蹭了区块链的热,还是区块链硬拉着物联网挡“子弹”?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物联网(IoT)”一词是由麻省理工大学的Auto-ID实验室的执行主管Kevin Ashton于1999年在宝洁做演讲时提出,在那之后,物联网的发展和成长“一发不可收”。有数据显示,在2017年大约有84亿台接入了互联网的智能设备,比如说恒温器、照相机、路灯和其他电子产品。另据国外的McKinsey&Company数据表明,这一数字到2025年可能将达到250亿只,整个经济规模高达6万亿美元。
是不是被如此庞大的数字闪了眼?尽管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了,但是它的缺陷也逐渐凸显出来。
按照传统模式,物联网往往是由设备制造商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来收集所有已连接设备的信息,这决定了该服务器需要具有强大的运行和存储能力。而且,随着物联网设备呈几何级数增长,服务器的维护成本也将大大增加,中小型企业难以维系。
同时在通信兼容方面,全球物联网平台均缺少统一的语言,容易造成多个物联网设备彼此之间通信受阻。这是由于物联网行业存在明显的碎片化特征,无论是智能家居、智能家电,还是机器人、智能汽车等,它们所连接的网络都是割裂且封闭的。并且,物联网行业的现状依然是山头林立,各自影响力也都比较有限,短时间内很难达成统一标准。
而最严重的,则是物联网的安全问题。物联网领域的网络攻击频繁已成现实,Reaper就是去年最令人难忘的一个物联网僵尸网络。据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公布的数据,所有IoT终端中,80%的设备存在隐私泄露或滥用的风险,70%的设备的网络通讯没有加密、60%设备的web界面存在漏洞、60%设备的软件更新未做加密。一旦被攻击,用户将毫无隐私可言。
基于以上,物联网的发展显然正面临着瓶颈,而这也是它急需“牵手”区块链的主要原因。区块链如何改造物联网呢,或者说区块链能带给物联网的价值是什么呢?简言之,区块链技术有望带来没有任何第三方“认证”的物联网。
大家都知道,区块链就是一种记录交易数据的计算机数据库,但这种数据库存储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同时,其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设备之间可以达成某种共识,而无需与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验证。如此,即使有一两个节点被攻击,整体网络体系的数据依然是可靠、安全的。
举个例子,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几台设备提供一个基础设施,通过一个安全可靠的智能合约,帮助他们实现货币或数据等财产的相互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智能设备均自主运行无需集中授权。
现阶段,虽然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并没有阻挡大型互联网公司入局的步伐。例如,IBM Blockchain 已经允许将(私有)区块链延伸到认知物联网;联通联合众多公司和研究机构成立了物联网区块链标准项目;SAP为整合物联网发布了Leonardo生态系统。当然,中小企业更不可能缺席这场物联网+区块链的盛宴,并且已经有团队崭露头角了。它就是Ruff Chain。
Ruff Chain是一个结合物联网和区块链的架构,包含了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和一条开放式的主链。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不同体系IoT设备间的可信与有偿互操作问题。
基于Ruff公司两年前开发的、已成熟投入商用的Ruff OS物联网操作系统,Ruff Chain很轻松地就解决了硬件设备的碎片化(封闭)与软硬件不互通的问题,且统一了编程接口。在信任问题上,Ruff Chain则主张由DPoS共识算法、多节点记账来解决。其以RUFF币作为Ruff公有链生态系统内激励、消费和交易的代币。目前,Ruff团队正在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更多可能性。
综上,区块链技术对于物联网而言,可能会是一种可行性很高的解决方案。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两者的结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布道者需要分阶段地持续推进,才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