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楼市为啥高烧不退, 这两个故事也许能解答一二
今年以来,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可谓是十分红火。不少地产商靠着三四线城市,业绩大涨。地产龙头碧桂园也因为长期扎根三四线城市,一举拿下今年上半年的销售冠军。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波涨幅的动力源自两点,分别是各城市大力推动棚改和一二线城市的强力调控所导致的资金下沉。而这两大动力都有阶段性和外在性的特征,是无法给楼市注入长久动力的。三四线城市的各项经济指标均不及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产业和人口两大硬伤无法支撑房价继续走高。
这样分析固然没错,但对于一些在三四线城市买房的人来说,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他们买房的原因十分简单粗暴,而甚至可以说,这种买房需求不会因为房价的涨跌而变化。房价跌的时候,他们还会买,房价涨的时候就是硬着头皮买。
我今天为大家带来两个身边的案例。看看他们是为什么在三四线城市买房的。
案例一
唐鸣,笔者的发小,现在上海工作。2014年结婚,目前孩子刚14个月,虽然拥有在上海的购房资格,但由于双方家庭都无力帮助他凑首付,而他自己,收入虽然尚可,但扣除必要的支出,每个月剩下的钱也就能负担上海外环一套小房子的月供。
靠工资攒下首付款在上海买套房,唐鸣从未想过这样的事。前天夜里,我们又聊起了买房的事。他告诉我,他打算在合肥长丰县买套房。
我就问他在长丰买房的原因是什么?而他给我的理由,在我看来几乎是自相矛盾的。
首先,他说买房不为投资,但他并没有打算去合肥发展。如果买了,基本上就是空置或出租,而他自己在上海还跟别人合租。说是买房自住,这个理由根本不成立。
其次,按照他的购房能力,在安庆或者我们县城里(我们老家都是农村的)买房才是最合适的,负担并不大。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他的孩子争取在能力范围内的相对更好的教育环境。
第三,去合肥买房,真的有点像投资,对于打算买首套房的他来说,这可能既解决不利他住的需求,也无助于改善经济状况。
不过唐鸣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上半年,他就可能掏首付买房了。
案例二
孙普,湖北荆州某县的一个普通年轻人,明年打算结婚,女朋友是通过相亲认识。在这里,结婚和买房是紧密相关的。
虽然家里有套复式大房子(5层建筑的顶层),只有父母两个人住,虽然家里的房子足够大,上下两层总面积超过180平米,还带一个20多平米的阳台。但孙普并不打算在这里住。一来是房子在顶层,又没有电梯,二来是不愿意跟父母一块住。
孙普目前在县里一个汽车尾气检测机构工作,月薪2000元,也是父母谋到的。不过他也没打算在县城里买房,而是将目标选在了荆州。他的理由更加简单粗暴,未来打算在荆州发展。至于更具体的理由或更明确的职业规划,则基本没有。
他的父母本来打算让他在县城里买房,毕竟工作生活全在县城里,父母也在县城里,以后有孩子,也方便照顾。但孙普十分坚持,父母最终同意了他的计划。
至于房款基本没孙普什么事,他父母都替他想好了,办一场婚礼,扣除支出,份子钱能收个20万左右,孙普的姐姐再掏一点,剩下的贷款由父母扛。
如果要说三四线楼市为什么爆发,上面两个案例应该能解释一二。
第一个案例告诉我们,那些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在大城市即使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如果没有房子,也不算站稳脚跟,他们仍然会千方百计去买房。
哪里能买得起就买哪里,就这样一级级的筛选下去。至于是不是自己住都不十分重要,房子涨跌在他们来看,也不是很重要,有套房子在手才最重要。但也正是这种看起来有点“盲目”买房观,配合了游资,推高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
至于第二个案例,类似的大家应该都听过。房价与人均收入严重不匹配,但还在蹭蹭网上涨,原因就在于资金仍然跟得上。
在三四线城市买房,动员所有力量凑个首付出来,还不算太难。有些钱你都说不上理由,比如我见过的,某位父母给自己儿子买房,在亲戚中到处“化缘”,这家借一万,那家借两万。说是借,基本都没还。
站在前面的或是只是一对年轻人,后面支持的却是很多人。就是这些“拼凑”出来的购房需求支撑了三四线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