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

核心观点:

技术升级背景下,研发支出是衡量计算机企业创新创造能力的关键指标,也 是我们从供给端判断企业未来增长潜力的重要依据。计算机行业分析框架由 需求端因素和供给端因素决定,过去需求端因素相对主导。计算机行业技术 升级加速,供给因素愈发重要。研发支出塑造软件企业“供给”能力,研发 支出的投入强度和方向,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塑造方式,同时 由于其存在周期性波动,也是我们判断未来基本面变化的重要依据。

过去三年计算机行业研发支出呈现加速趋势,云产品是核心驱动。采用 127 家上市公司作为大样本,在 2008-2018 年 10 年间:1>从整体研发支出上看 剔除新股影响,每年研发支出增速在 20-30%的区间,且 2016-2018 年有加 速趋势,期间计算机行业整体的技术人员由 52%升至 60%;2>从研发支出 强度看,研发/毛利和研发/期间费用逐年平稳上升,2016-2018 年,研发支出 /调整后净利润的比例迅速走高;3>从研发支出结构看,研发资本化率从8% 提升到 17%。我们将上市公司分成 5 个子行业,从 2018 年研发支出的中位 数和平均数看,从大到小排序分别是“基础和套装软件”>“行业解决方案”> “硬件”>“IT 服务”>“系统集成”,2015-2018 年投入增速方面,行业解 决方案和硬件子行业取得较快增长。我们观察到,计算机行业这一轮的研发 高增长,核心驱动在于 IT企业加大研发以推进自身业务的云转型。

细分领域龙头公司的研发与业务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目前正处于云产品 与平台研发的高峰期。通过详细回溯广联达、用友网络、卫宁健康等细分领 域龙头产品型公司的研发与业务周期,我们发现研发对于公司业务周期有显 著的带动作用,为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塑造核心竞争力发挥关键作用。目前 三家公司均处于新一轮研发周期的高峰,全新一代基于云的产品已经或即将 推出,从而为后续的业务转型和商业模式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行业整体产品升级与业务转型曙光已现,支撑行业未来发展向好。我们总结 发现,对于行业解决方案公司而言,过去几年的研发支出支撑其将产品底层 升级为云架构,支撑大数据应用;并通过中台连接前台业务与后台应用,对 下游而言支撑其数字化转型,对自身而言可以实现产品升级与商业模式转型 对于基础软硬件产品型公司而言,如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启明星辰等,投 入研发从而跟上技术发展趋势,增强自身的底层技术能力,实现升级。因此 通过过去几年的研发支出,很多计算机公司提升科技实力,实现产品升级、 加速业务转型,支撑未来发展向好。

报告内容:

一、研发支出成为预测计算机行业未来发展的“水晶球”

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加速发展与渗透的背景下,计算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国内与世界科技企业的差距逐步收窄,加大研发支出正成为计 算机企业“更上一层楼”的普遍选择。我们认为,通过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计算机行业近年来的研 发支出趋势及投入方向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业的逻辑与变化,也是我们判断未来行 业与公司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1、企业的供给能力研究对于计算机投资愈发重要

计算机行业分析框架由需求端因素和供给端因素决定,过去需求端因素相对主导。在过去较长的时 间里,需求端是计算机行业研究和投资的核心关注点:一方面,美国 IT 巨头占据着基础软硬件与 行业生态的核心领域,中国企业则以行业解决方案为主,聚焦于应用层,核心技术创新的成分较少; 另一方面,过去多年以Win-tel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体系相对稳定,供给变化给行业带来的驱动较 少、行业运行更多受需求周期影响。所以,过去我们对于计算机行业公司的分析以需求端为主,对 于行业信息化领域解决方案类公司与产品型公司,重视下游行业的信息化渗透率和宏观周期等需求 驱动因素;对于政务领域解决方案类公司、信息安全公司等,重视政策驱动等因素。

计算机行业技术升级加速,供给因素愈发重要。最近 5 年,传统软硬件解决方案需求增长趋于稳 定、渗透率逐步走向饱和,与此同时,技术升级周期正在到来。对企业级市场而言,传统的以“基 础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为核心的系统架构正在老去,“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未 来趋势,同时,企业端市场与消费者端市场也在加速融合,带来一系列的创新与变革。技术升级加 速带来下游行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步与提升,客户对科技企业的供给能力要求不断提升。因此, 我们认为,在 IT 底层技术与架构出现重大变革的时刻,对于计算机企业供给层面研究的重要性日 益提升。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2、研发支出塑造企业供给能力,是未来基本面变化的重要依据

研发支出塑造计算机企业的“供给能力”。我们认为衡量计算机企业供给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的 研发支出,企业通过前瞻性的研发支出为未来业务创新积攒潜力。在技术变革加速的时代,重视研 发支出的公司将有望率先实现供给端能力的升级,从而在新科技时代取得先机,形成核心竞争力。

研发支出反映公司竞争力的塑造方式,并成为未来基本面变化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计算机企业 的研发支出包括三个方面:1>投入强度:即公司研发支出占收入、毛利、期间费用、净利的比值, 反映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方式,重视研发支出的企业往往更看重长期发展;2> 投入方向:计算机行业投入方向大体分为底层技术类和上层应用类,不同的投入方向反映了不同的 研发成功率和成果兑现周期,也反映了公司的对于未来竞争的价值取向;3>投入周期:研发支出 存在周期性波动,形成产品周期,我们认为研发支出周期是判断未来基本面的重要依据。

我们看到行业当中的优质公司越来越多地进行研发支出,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本报告将重点讨论IT 行业研发支出与未来成长潜力的关系,从而对行业整体发展与投资推荐给予参考。

二、计算机行业研发支出增加明显,产品型公司是中坚力量

1、计算机行业过去三年研发支出大幅增长

一个完整的产品研发阶段分为两个部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 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产生未来收益的确定性低,相关投入费用化;开发阶段产品研 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形成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这个阶段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投入 可以进行资本化,其余的费用化。本篇报告中的研发支出数据,均来自于上市公司年报。上市公司 年报中的研发支出,由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和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两部分组成:研发支出=费用化的研 发支出+资本化的研发支出。

我们首先选择计算机行业 127 家上市公司,作为整体进行分析,通过各类指标得出结论。

1、整体研发支出及增速:受到新上市公司的影响,样本公司整体研发支出逐年上涨,并在2018 年达到 312 亿元。在剔除新上市公司影响以及去掉研发变动过于剧烈的个别数据(研发增速同比增 速超过 200%,或者同比减少超过50%),我们看到研发支出增速整体处于20-35%的区间。受到 基数效应和行业整体追求产品化的影响,2009-2012 年研发支出增速较高,保持在32-35%之间; 2013-2014 年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增速有所下降。2016-2018 年在技术升级的背景下,行业研发 支出进入新的增长期,从 24%增长到 30%。与此同时,研发支出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逐年增加,研 发支出中位数 10 年翻 10 倍,研发支出平均数10 年翻 12 倍以上。

2、个体研发支出分布分部:从行业中企业个体的研发支出看,我们将研发支出分成超过5 亿、2-5 亿、1-2 亿、5000 万-1 亿、5000 万以下五个区间,从2014-2018年,研发支出在 5000 万以下的 公司占比快速减少,研发支出在5000 万-1 亿之间的公司占比缓慢减少,研发支出在1-2 亿之间的 公司占比保持稳定,研发支出在2-5 亿的公司占比逐渐增长,而2018 年研发支出在 5 亿以上的公 司快速增加达到15 家。

个股研发支出的增长与绝对值:我们通过研发支出倍数(2018 年研发支出/2015 年研发支出)比 较不同公司的研发支出增长,增长较快的前十家公司包括高新兴(考虑并购中兴物联)、石基信息、 千方科技(考虑宇视科技收购)、浪潮信息、卫宁健康等公司。从整体行业来看,2015-2018 年 累计研发支出的绝对值在行业前十的公司包括用友网络、恒生电子、浪潮信息、科大讯飞等。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3、技术人员结构变化:计算机行业以招聘人员进行研发为主,人员的工资、奖金等费用占到计算 机行业研发支出的大部分。从人员结构角度看,计算机行业技术人员比重逐年提升,研发人员包括 在技术人员中,也端面行业整体对于研发支出的重视。2008-2018 期间,计算机行业整体的技术 人员由 52%升至 60%。

4、研发支出的相对强度:我们选取了几个指标来反映研发支出的相对强度,具体见下表:

以上几个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各有侧重点,并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研发支出/毛利水平 高,并不一定说明另外两个指标的高低,还取决于期间费用的水平。通过整体法,我们选用上表中 后三个指标衡量行业整体的研发支出强度变化,其中,毛利、调整后的净利润和期间费用的计算中 剔除了当年研发数据未公布的样本。

我们通过整体法对历年计算行业研发支出强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 2010 年开始,在技 术升级的背景下,计算机行业整体研发支出力度不断提高;2>2016-2018 年,研发支出/调整后净 利润的比例迅速走高,到 2018 年达到 120%的程度,反映研发支出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提高。

个股层面较常采用研发支出/营收的指标衡量公司对研发资源的分配,使得该数据与公司的其他费 用指标,如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等数据可比。我们梳理了 2015-2018 研发支出/营收超过 20% 的公司,在行业内共20 家,多以产品型公司为主。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5、研发支出的资本化率:资本化率是研发支出中资本化的部分占总研发支出的比重,属于研发支 出资金的内部结构。资本化的部分不影响当期损益,而是在未来进行逐年摊销,影响未来的成本核 算。研发支出资本化率高既反映未来费用摊销压力大,同时也反映了较高的研发效率,在未来形成 产品进而贡献收入的可能性也较大。

行业整体数据表明:研发支出资本化率在2008-2018期间呈上升趋势,08-09 的资本化率水平为7%至 8%之间。2010-2016 年,研发资本化率逐年增长,提高到17%的水平。2017-2018 年,研 发资本化率稳定在17%左右。

2、解决方案与硬件产品行业研发支出增长最为突出

根据业务模式不同,我们将计算机行业内部划分五个子行业,按照毛利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基础和套装软件、行业解决方案、硬件、IT 服务、系统集成。

我们看到,从 2018 年研发支出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角度看,从大到小排序分别是“基础和套装软 件”>“行业解决方案”>“硬件”>“IT 服务”>“系统集成”,反映产品化程度较高的公司相对 于服务型或项目型的公司有更多的研发支出。

我们比较不同子行业的研发支出倍数(2018 年研发支出/2015 年研发支出),发现硬件和解决方 案类的公司投入倍数最高,处于第一档位,主要原因包括:1>解决方案类公司受到产业互联网转 型的影响在最近几年向平台化和云化迈进,研发支出增长较快;2>硬件类公司面临整体 IT 基础设 施升级与国产化浪潮的影响,也出现了较快的研发支出增长。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我们根据研发倍数区间对公司进行分档:行业解决方案类的公司中,高增长公司的比例最高, 2018/2015 年研发支出倍数超过2 的公司占比为 65%;这是因为在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浪潮下, 行业解决方案公司在垂直领域应用场景丰富,通过研发在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平台化和云化的转型, 从而扩展业务边界、提升竞争力。基础软件和硬件的研发支出倍数中,大于 2 倍的占比达到 40% 以上。相对来说IT 服务和系统集成类,高增长比例最小,均小于40%。

各子行业的公司中均有部分公司通过研发进行积极的业务转型:比如在整体研发支出倍数最小的 IT 服务行业中,汉得信息研发支出倍数为 3.13,公司依靠积极的研发支出抓住云计算的产业趋势 形成自有的 SaaS 产品;中科创达研发支出倍数为 2.42,公司从手机操作系统服务行业逐步向智 能汽车产品与解决方案转型,通过研发扩展业务边界,抓住万物互联产业机遇。

从研发支出相对于营收的强度(研发总和除以营收总和,其中营收总和剔除了当年研发数据未公布 的样本)来看,2008 至 2018 年,各子行业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重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基 础及套装类软件公司的比重最高,行业解决方案次之,而硬件行业、系统集成和 IT 服务由于物料、 人工成本较高,因此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重不高。

另外,人力资源是计算机公司最核心的资源与生产要素,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成本,因此各项人均指 标可以有效衡量不同类型公司的生产效率和投入强度。我们选取 2014-2018 年各子行业人均毛利、 人均研发支出、人均销售费用三项指标进行对比,从图15、16 可以看出,基础及套装软件人均毛 利最高,但同时也需要研发、销售方面的高强度投入作为维持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的代价,行业解 决方案和硬件公司次之,而系统集成与 IT 服务行业,人均毛利较低,与此同时在研发与市场上也 不需要过多的资源投入。

3、产品型公司是计算机行业研发支出的中坚力量

我们选择 35 个产品化程度较高的公司作为重点样本,和全行业组成的大样本进行对比分析。重点 样本的公司数量占大样本公司数量的 28%,而研发支出比重和净利润比重均高于数量比重,说明 重点公司的研发支出和利润水平均高于大样本整体。由于产品化公司的特性,35 个产品化程度高 的样本整体研发支出占比达到大样本的 50%左右。

1、从研发支出的增速角度:2009-2018 年间,重点样本和大样本的趋势基本上保持同步。17-18 年,重点样本的研发支出增速开始高于全行业研发增速。说明产品化的公司虽然已经有较高的研发支出,但在云计算、AI、物联网等整体技术升级的背景下,仍不断巩固产品化的优势,进行产品的 升级与创新,争取在新的技术框架之下获取领跑地位。

2、从研发支出强度看:重点样本的研发支出/毛利指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3%-5%左右;研发支出/ 期间费用的指标,重点样本公司和行业整体水平保持一致;研发支出/利润指标持续高于行业整体 水平 20-70%的水平,重点样本公司在2015-2016年研发支出/利润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该差 距在 2017-2018年收敛,我们判断重点样本公司较其他公司率先进行研发高投入,有一定前瞻性。 在计算三个强度指标时,作为分母项的毛利、期间费用、调整后的净利润的计算,均剔除了当年研 发数据未公布的样本的影响。

3、从研发支出内部结构开看:重点样本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在 2014 年之前低于行业整体水平, 2014 年开始,重点样本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程度和行业整体基本保持一致。重点样本公司的研发资 本化程度提升,反映研发支出产生未来收入的可能性的提升。

4、上市前后时间节点的影响:由于对上市前的利润水平有要求,上市前的研发支出强度普遍较低。 上市之后的两年内,由于融资渠道畅通,为保障后续利润增长,重点样本和大样本公司普遍提高研 发支出强度。

……

三、回溯细分领域龙头公司研发与业务周期

1、广联达:研发支出支撑造价云转型与施工业务发展

广联达是建筑信息化领域典型的产品型公司。公司的软件产品涉及建筑行业的造价和施工领域。公 司发展分成两个阶段:1998 年-2014 年是一次创业阶段,这个阶段公司实现造价领域软件产品全 覆盖,成为工程造价软件领域的龙头企业,且产品形态是标准化的软件,规模化效应强;2015 年 至今是第二次创业阶段,从专业软件应用工具产品提供商向数字建筑平台运营商转型,传统软件进 行云转型;同时进入施工领域重点开拓,新业务新产品打开市场空间。

结合公司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广联达的研发支出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2006-2010 年:公司在上市前对造价软件进行研发支出,主要聚焦计价软件 3.0 版、4.0 版,同 时研发土建算量和钢筋算量等软件。由于公司主要在造价领域进行产品拓展,研发支出/毛利保持 在较低水平10%左右;

2>2010-2014 年:公司在上市募资之后加大了研发支出,不断扩展造价领域的产品线,同时通过 收购和自研扩大施工领域的产品版图(详见表 1),致使研发支出强度处于上升态势;

3>2014 年-2018 年:造价产品线的市场占有率已接近天花板,房地产新开工增速降档,造价业务 需求驱动的情况已经改变,公司主动进行云化平台化转型,从供给端通过云计算技术升级产品,为 客户创造价值;同时随着造价软件步入存量市场时代,而施工信息化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加大了施 工产品的研发,为广联达的“二次创业”打下基础。这段时间,公司研发支出强度处于历史最高水 平,研发支出/毛利=30%左右。

广联达的业绩情况受到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共同作用,研发支出周期决定了公司的产品供给周期。

1>在公司研发支出的第一阶段2006-2011年,公司整体收入增速中枢和净利润率维持较高水平, 同时研发支出强度维持较低水平,我们认为此阶段需求端占据公司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6-2010 年造价软件处于快速渗透的阶段,公司重视直销渠道的建立,全国性布局见成效,实 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与净利润率的提升,在此阶段,研发支出/期间费用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公 司在研发与销售之间,对于销售力量投入占比较多,以应对需求的快速增长。

2>在研发支出第二阶段2010-2014年,公司收入增速下滑,净利润率维持较高水平,研发支出强 度不断攀升。在此阶段,一方面公司上市是影响研发支出水平的重大因素,可以看到研发支出的绝 对值快速增长,同时研发支出的强度持续走高。在此阶段,随着行业软件渗透率逐步提升,需求端 对于业绩的驱动力减弱。公司主动从供给端提升研发支出,推出细分领域造价产品、在互联网领域 进行尝试、并在施工领域进行探索。

对于细分领域的造价产品,由于具备成熟的基础产品平台和客户基础,公司从研发、推出、到市场 推广,周期大约在 3 年左右,研发成功率高,可以较快得进行业绩兑现;对于互联网领域的尝试, 研发后有较长的商业模式论证周期,研发成功率相对低;对于施工领域产品,公司一方面需要投入 大量的研发力量进行全面的产品研发,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正处于培育阶段,需要好的产品供给进 行相互作用才能提升信息化渗透率,所以相对于成熟的造价领域,施工业务从研发到产品大幅渗透 的兑现大周期在 5-10 年左右,而对于施工领域的工具类产品或者细分领域的应用类产品,我们认 为其研发到业绩兑现周期在 3-5 年左右。

3>在研发支出第三阶段2014 至今,公司收入增速降档,研发支出的强度维持较高水平,费用压力 下,净利润率维持较低水平。在此阶段,造价业务主要由供给因素主导。从下图广联达研发和销售 费用强度的年度变化中可以看到,2015-2018 年,研发支出强度居于历史最高水平,而销售投入 强度逐年减弱。公司在 2015 年和 2017 年主动发布云计价和云算量产品,推动产品变革,对于存 量客户进行云转型,创新模式将为公司造价收入带来至少 50%的收入增长空间。在施工领域,公 司保持高研发支出,随着产品的成熟和市场接受度的提升,有望在未来2-3 年迎来大的渗透周期。

高研发支出下,广联达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我们判断,在公司的高研发支出下,一方面造价业务 云转型进入深化期,有望在未来两年兑现收入增长;另一方面,施工业务在 2019 年推出“平台化+模块化”产品,这个结合市场需求与多年研发的产品将有望实现项目级的快速复制,从而助力公 司迎来老产品升级与新产品加速渗透的爆发期。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从研发支出看行业发展

2、用友网络:老牌 ERP 公司的全面创新

用友网络是 30 年的老牌 ERP 产品型公司,其ERP 系列产品在国内保持多年的份额第一。公司的 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1988-2000 年,聚焦财务及部门级服务:会计电算化、产品的快 速更新、区域分公司战略促进公司国内财务软件龙头;2>2000-2013 年,向企业级管理迈进:把 握企业信息化从部门级迈向企业级的机会,重视中大型企业市场,软件渗透率和客单价均不断提升, 并继续培养实施和渠道合作伙伴,并购20 多家公司,对抗海外竞争,成为国内ERP 龙头企业; 3>2013-2018 年,转型走向云服务:ERP 渗透率饱和等因素导致收入增速下滑,公司抓研发走向 云化和互联网化,抓住云计算技术升级浪潮,并实现了收入增速的恢复。

从研发支出的角度看:

1>在向企业级管理迈进的阶段2000-2013年:公司重点研发针对大型企业的 NC 系列产品及行业 解决方案,并在中端客户中推出基于 SOA 架构的 U9 系列产品,抢占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市场。 公司的大型企业客户战略取得成效,大型企业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由于大型企业对于实施和服务要 求较高,公司在此阶段实施和服务的收入占比亦有提升。

2>在转型走向云服务阶段2013-2018年:公司在经历了互联网业务尝试期后,在 2016 年正式确 立“以用友云为核心,重点塑造软件、云服务、金融服务三大板块”的战略布局。公司研发支出在2016 年-2018 年创新高,分别达到了11 亿、13 亿和 15 亿左右。公司的研发聚焦应用层和平台层 两个方面,在平台层,公司从 2015 年研发 IUAP 平台,逐步聚焦PaaS 研发,并在 2018-2019 年 以中台为核心打通不同的SaaS 应用,平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技术输出,应用的底层统一将增加产 品的协同效应和交叉销售的可能性。在应用层,公司产品众多,包括领域云、行业云、U8Cloud 和 NC Cloud 等,我们认为中台能力的培养将促进SaaS 应用在客户端的落地。

可以看到,公司从 2015 年开始,研发支出/期间费用占比稳定在60%左右;研发支出/毛利在 30% 左右的水平,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且从 2015 年开始,研发支出的绝对额维持约20%左右的增 长。我们判断随着公司中台战略的研发支出与进展,用友网络的研发效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实际 研发支出的强度也在不断增强。

我们通过研发支出强度和销售投入强度象限可以看出,在 2013 年之前,公司处于较强的销售投入 期,业绩依靠市场推广驱动。而在 2013 年之后,研发支出强度大幅上升,公司通过研发驱动长期 业绩成为公司的主要战略。

公司取得了云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整体收入的快速增长。在云战略和研发支出的支持下,公司在2016-2018实现了收入增速的恢复。同时云服务收入在近两年维持 100%左右的增长。这一方面是 顺应了软件企业平台化云化的整体技术升级趋势,另一方面源于公司强有力的研发支出。我们认为, 公司目前云化研发平台层和应用层并重,同时中台战略支撑灵活多变的应用体系,有望实现研发效 率的不断提升,供给端能力的不断输出将推动公司迎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

……

更多内容参见原报告。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

(报告来源:东方证券;分析师:浦俊懿、游涓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