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移动Web手册(双色)》

      知道移动开发很多年了,但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虽然我是前端工程师,但主要还是pc为主,移动开发基本使用框架,不会去考虑太多东西,今天看了《移动Web手册(双色)》才知道,移动前端开发面对的各种浏览器30多种,这数字还真把我吓坏了。

      开发pc端的html时,感觉头痛也许是ie各种坑,没想到移动web中的坑也不少,手机上有4种浏览器:内置浏览器、可下载浏览器、代理浏览器、webview。平时我自己不喜欢下载别的浏览器,用的基本是内置浏览器(主要我的手机太差了T_T,app安装多就慢)。想到开发一个app项目要对应这么多的浏览器就头痛了。

      不同手机品牌有着自己的内置浏览器,浏览器内核也不一样,相应的差异就来了,真是加大了前端开发难度,内置浏览器都有不同的内核比如:安卓是webkit、winphone是ie、ios是safari不管这些内核是什么我是希望和pc浏览器一样能遵循w3c人标准来实现问题会不会减少很多呢?

     可下载浏览器,顾名思义用户可下载安装的浏览器,见的多的就是firefox、chrome了、360等,就我个人而言,基本不会在手机上下载别的浏览器,内置浏览器已经够用了。

     webview这对我还是比较陌生的,个人没有开发个原生app或者ipad的东西,对于这东西了解甚少,作用浏览器的一种还是应该去看看。

       代理浏览器我也是很陌生的,在这之前还没有听说过“代理浏览器”这个词,看了本书大概了解它的优缺点,越来越觉得应该好好学学基于opera Mini 、UC Mini的开发去了解它们的不同。

      混合浏览器,既能够作为完备浏览器也可以作为代理浏览器。这个功能手机浏览器的时候也会用过,浏览器有一个选项,“打开,关闭流量模式”,不过也没有去了解具体细节。

      渲染引擎:Gecko、Trident、webKit还有Blink看到这几个关键词,想起pc浏览器渲染引擎也是这些。不过移动端使用webkit更多,对html5、css3支持更好。这是移动端开发比较顺手的地方,我自己没有做过原生开发还真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直使用浏览器的时候在想浏览器靠什么挣钱呢?之前pc端的浏览器大战弄得“你死我活”的,最后ie取胜,现在有点明白浏览器可以这样:

      1.出售你的公司(还有浏览器)。

      2.出售你的浏览器使用许可。

      3.跟搜索引擎合作。

看到浏览器的使用数据,一个产品用户量才是王者呀,没有最好产品只有更优秀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