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惯用法总结概览
Ruby最近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词汇,许多程序员都开始将目光转向这项语言。它存在着许多惯用法,下面就向大家总结了一些Ruby惯用法,作为参考对象。
迭代
一般写法:
for i in (1..10) puts i end
习惯写法:
(1..10).each{|i| puts i}
或
1.upto(10){|i| puts i} # from njmzhang
||=赋值
一般写法:
number = 1 if number.nil? number = 1 unless number
习惯写法:
number ||= 1
程序入口
if __FILE__ == $0
或
if $PROGRAM_NAME == __FILE__
这个相当于main(), 逻辑判断的意思当程序名($0或另一个)和当前文件名(__FILE__)一致时,也就是当前文件是被单独执行的而不是被别的文件调用。这个方法还有个用法是作为unit test使用。
预设变量和特殊记号
类似$0的Perl风格预设常量还有很多,参见Programming Ruby p319
其中比较常用的如$:代表库搜索路径,修改方法常见有: 代码$:.unshift('buildscript') # from gigix 或 $: << File.join(File.dirname(__FILE__), 'CurrentClass')
后一种方法使用了相对路径,因为Ruby的module不要求namespace和文件目录结构要对应一致,很多时候统统放一个目录里
%w格式化命令(from qiezi) 可以少打几个引号
%w{a b c d} #
等价
['a', 'b', 'c', 'd']
``(~键下的撇号)用来执行shell外部命令,如:
`help`
inject
一般写法:
result = [] (1..10).each{|item| result << item}
习惯写法:
(1..10).inject([]){|array, item| array << item}
inject有点难理解,相当于python的reduce和一些FP里的fold。inject的块变量有两个(这里是array和 item),第二个变量(item)用来枚举被inject的集合(这里是(1..10)这个range), 而第一个变量(array)由inject的参数初始化(这里是[],可选),并在block被反复执行时保持持久(相当于静态变量),而item则在每 次枚举时被更新为下一个值。
我们再看一下inject的另一种通常用法就会更明白了:
求和
(1..10).inject{|sum, item| sum += item}
这个等于
(1..10).inject(0){|sum, item| sum += item}
也就是块变量sum被初始化成0然后反复迭代执行块的内容,最后返回sum,并行赋值 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了,比如:
a,b = 0, 1 a,b = b, a #
交换
a,b
当然可以延伸出一些很诡异的变化,不提倡使用阿。
还有一个用法是让函数返回“多个结果”(不是多个对象),如:
def test 1,2 end x, y = test #x = 1, y = 2
这个njmzhang说的很对,其实函数返回的是一个array,然后再并行匹配到变量上去。(所以我对多个结果特别加了引号) 这显然是个syntax sugar,你随便用逗号分割几个变量是不会自动组成array的。
注意这种并行匹配当两遍不平衡时会造成的问题:
a,b = [1,2,3] # a = 1, b = 2, 3
被丢弃
a,b,c = [1,2] # a = 1, b = 2, c = nil
被初始化成nil
*的匹配 一般来说*用于把一个array展开:
a, *b = [1,2,3] #a = 1, b = [2,3]
类似FP里的x:xs(haskell), x::xs(ocaml), [a | b] (erlang from 布娃娃)
rescue简单用法
begin 1/0 rescue puts 'wro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