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探究竟》之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 实用主义至上

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已经上市有一段时间了,相信对于很多用户来说,算是一款比较熟悉的车型。但即便如此,如果让行业内的资深工程师们来体验评价这款车型,他们的观点依然会与普通用户或汽车编辑的角度有很大不同。

《易探究竟》栏目此次特意邀请来5名来自行业内的资深工程师,他们的领域涉及但不限于造型设计、内饰总布置、动力总成、人机交互、智能驾驶等等。他们将主要针对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这款车进行全方位细致入微的体验并深度解读。相信这次不同于以往的、专业而深度的工程师体验报告,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这款车。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正题,看看工程师们是如何评价这台全新RAV4荣放的吧。

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外观造型设计:

一汽丰田是一个比较讲求实用性的品牌,所以造型上的时尚感并不是它所追求的第一要素。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如此,他们看重的更多是一汽丰田自身的品牌、研发实力、可靠性以及是否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

但即便如此,近年来一汽丰田的全新家族化设计——Keen Look语言的出现,还是让这个品牌向趋于年轻化的方向去发展。同时,一汽丰田品牌旗下的车型也力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一点在与其有着强烈血脉关系的雷克萨斯品牌中也可以看到。

虽然品牌理念、产品定位都有所不同,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一些造型语言上,发现丰田与雷克萨斯的一些共通点。包括线条的走势、进气格栅所展现出的前脸造型等等。只不过雷克萨斯会更张扬、更夸张一些,偏向更年轻的用户群体,而丰田则走了更实用的路线,兼顾更多人群的需要。

用这款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来举例,前脸“大嘴”的设计上部线条往里收缩,而下部线条往外扩张。以及全新家族语言下具有锐利棱角风格的大灯设计,都可以隐约看到一些与雷克萨斯异曲同工的处理方式。

侧面则运用了在SUV车型上常见的处理手法:由黑色塑料件包裹住车身底边,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车漆,不至于在一些非铺装路面上被砂石划伤;另一方面,这种设计也会让整车看上去不那么厚重,展示出比较完美的比例和姿态。而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这款车利用门板下沿将驾驶舱的下部框架也包裹起来,这样在上下车时就不会因为泥泞而蹭脏裤腿。

另外,一汽丰田的工程师们有意识地增大了窗户的面积,从而营造出车内的通透感。特别是位于C柱和D柱之间的三角窗,一般来说这个三角窗不会开的特别大,因为它在造型上的重要性要高于实际功能。而全新RAV4荣放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考虑到后排座椅的靠背可以向后调节比较大的俯仰角度,这个我们一会儿在车内会进行解读。

而车尾的造型就比较方正了,这也明显是一个偏实用性的考虑,目的是为了在固定尺寸下,让后备厢的空间更大,从而拥有更优秀的载物空间。另外从外面看,全新RAV4荣放的尾门开得比较低,所以用户在装卸比较重的行李时会方便许多。

而在一些外饰细节的设计上,例如侧面靠近车尾处转折的曲线,与内饰仪表台和门板上的设计也会有些呼应的关系。这些从造型上讲是具有一致性的,所以我们接下来进到车内体验。

2内饰总布置

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内饰总布置:

进到车内,用户能感受到的第一印象是:这款全新RAV4荣放将主要成本用在离用户比较近的、常触碰到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仪表台突出的部分采用了软质加包覆处理。这种突出的仪表台一方面是为了强调悬浮感,同时尽可能靠近驾驶员,操作起来更方便。另一方面,它对于腿部空间的避让做得挺好的,正常坐姿状态下,副驾驶的腿部能有不错的舒适感。

而在仪表台靠下方的位置,工程师把一些不常用的功能按键布置在这里,例如:驾驶模式、四驱、座椅加热、启停系统等等。这样相对隐蔽的设计,对常用区域的划分非常明显,并且可以让驾驶舱在视觉上看起来更整洁。

我们注意到这款车两侧的出风口采用了圆形的设计,其实在前几年,除了日系品牌外,其他主机厂很少采用这种圆形出风口,因为会显得比较廉价。但是丰田的工程师们把叶片剩下来的成本用在了出风口外圈的装饰件上,从而提升品质感,这种处理方式还是蛮新颖的,那个时候这么做的车很少。

另外仪表台上表面还有一个出风口,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因为很多消费者反映,传统出风口会直吹面部,带来不舒适的感受。所以这个增加的出风口是个很好的补充,而且可以调节风量大小以及开闭。在那个年代就能有这种设计想法,可以看出丰田当时的用户体验做的确实比较到位。

与德系品牌不同,日系车型的空调一般可以通过单独的按键来一键关闭,这样操作起来就会很方便。只不过如果关闭按键能和风量控制靠得再近一些就更好了,这样逻辑上会更清晰。从内饰精致工艺的角度去看,我们会要求空调的按键在操作时,只存在上下方向的自由度,而不会乱晃,这一点全新RAV4荣放做得还不错,说明在缝隙控制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而这款车在内饰方面最值得一提的,应该就是无处不在的储物空间,哪怕是三角形的区域,设计师们都没有放过。开放式的储物空间在使用时很方便,而且像副驾前方的储物空间,放下iPhone 8 Plus这种大小的手机也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一点有意思的设计是杯架,它的外框是方的,而内框是圆的,这是为了增加通用性和兼容性。比如说圆形空间可以用来放杯子,而方形空间用来放其他物品,灵活性很强。并且在手能触摸到的区域,倒角处理得很圆滑。

而在门板的设计上,这款全新RAV4荣放采用了比较粗壮的把手,通过造型和装饰件强调越野硬派的感觉,同时也和仪表台的造型元素进行呼应。当然工程师们也对把手的握感进行充分考虑,而不仅仅考虑造型。

而因为采用了这种360°的把手,所以门板上的车窗操作面板带一定的斜度,为了人机操作更方便。不得不说,在这些方面日本车确实会考虑得比较细。

门框处还有一个小细节,门板的包覆在角落处也很完整,这样在关着门的时候,就看不到车门的金属边框。很多车在这个地方不是很考究,虽然日常不会注意到,但是我们也要从精益求精的角度去评价。

前排座椅的舒适度不错,特别是两个侧翼比较高,肩部比较宽大,坐在里面感觉既不是像运动车把你夹得很紧动不了,又有足够的支撑。其实侧向的支撑还是蛮重要的,特别是长途的时候。主驾侧的腰托应该是气垫式的,这样整个座椅可以做得比较轻薄,带来更大的后排乘坐空间。而且座椅的做工比较细致,包括裁片、拼缝的均匀程度、缝线的顺畅程度等等。

另外头枕上还加了一点点反凹处理,目的就是让头部更舒适一些。这种处理方法成本相对来说还是挺高的,因为需要先将头枕缝好,再放到模具中发泡。这样废品率就会稍微高一些,但是在造型和舒适度上就好一些。

在调节座椅的时候,我们发现其按键的上表面是一个凹槽,而下表面做了一点曲面设计,这样在上下拨的时候,手感很好,而很多车根本不会考虑到这样的细节。

因为前排座椅设计得比较轻薄,所以后排的腿部空间还不错。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角度比较大,并且是多级调节。在最靠后的位置,类似于半躺的坐姿,因为三角窗和天窗的面积都很大,所以并不像其他车一样封闭,不会有压抑的感觉。另外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箱空间比较平整,这是日系车的特点。而且全新RAV4荣放对空间的考虑比较细致,即便头枕在最高的位置,放倒后排座椅时也不会跟前排座椅发生干涉,带来操作的不便。

整个地板处理得也很平整还不错,所以脚部的舒适性很好。特别是座椅下面的轨道都用塑料件给包起来,一方面是防刮擦,防止鞋被金属轨道划坏。另一方面就是美观效果的考虑,因为像轨道这种金属件暴露在外面,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很多车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到位。

最后是后备厢的设计,空间很规整,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后备厢底板采用了两段式设计,在单独开启后半段时非常轻便。毕竟只有在取放备胎时才需要全部打开,使用频次很低,因此这种设计给日常增加了很多便利性。

3汽车安全&智能驾驶

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汽车安全&智能驾驶:

对于一款家用SUV来说,安全性一定是用户所关注的重点。一般来说,一体化的汽车安全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方面,主动安全系统主要用于防止危险发生,被动安全系统则在事故不可避免时,降低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在主动安全方面,丰田自己有一套称为Toyota Safety Sense丰田规避碰撞辅助套装。这套系统通过融合了在降低事故率方面效果最明显的预碰撞安全系统、车道偏离警示系统、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和自适应巡航系统4项功能,从而实现对事故的预判与规避。

在被动安全方面,除了依靠在GOA安全评价体系下研发出的车身结构和多种安全气囊等安全约束系统对驾驶舱进行保护外,还包括对行人的保护。在人车交通事故发生时,比较致命的损伤是行人的头部会撞到风挡或者是发动机盖上,所以全新RAV4荣放这款车也对发动机盖进行一些机构优化,从而降低对行人头部的损伤。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设计是汽车的前保险杠,作为第一碰撞点,研发团队针对保险杠的刚度进行优化。一般来说,会在保险杠蒙皮的下方布置一个针对行人腿部的防撞梁。通过保险杠与防撞梁两种缓冲结构,对行人以及车辆主结构进行保护。

在几何设计上,主保险杠和下保险杠组成的平面相对来说较平,这样在碰撞的时候对行人的小腿会有一个支撑。另外防撞梁会设计得比较长,在20公里/小时以下的低速碰撞时,靠防撞梁自身的变形吸收碰撞的能量,减少对于主梁的伤害,降低维护成本。

在智能驾驶以及人机交互的方面,除了刚才在内始中提到的点之外,全景倒车影像这一配置的加入确实给日常使用增添了不少实用性。画面的清晰度还不错,虽然几个镜头在拼的时候在前后45°的离车过近的位置会有缺失或重影,但如果距离稍远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这比很多车都要强了。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可以在车辆开始偏离车道时,通过蜂鸣器和警示灯向司机发出警报,并通过给方向盘以轻微短促的逆向力来提醒司机。当巡航控制功能被激活,并且系统检测到车辆正在偏离车道,该系统会通过持续施加轻微的转向力来帮助车辆留在车道内并趋向于车道中心。

比较可惜的是这次体验的车型并非顶配,因此像盲区提示、GPS导航等功能并没有配备。另外受其他因素的限制,一些功能并没能进行比较深度的体验,因此我们直接进入动力系统和动态驾驶的部分。

4动力系统&动态表现

一汽丰田全新RAV4荣放——动力系统&动态表现:

这次我们测试的一汽丰田全新RAV4 荣放搭载的是一汽丰田的经典2.5L自然吸气发动机5AR-FE,它采用了双VVT-i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压缩比 10.4:1, 最大功率为132千瓦,最大扭矩234牛·米。它与凯美瑞所搭载的那款2.5L发动机其实在技术层面是一样的,只是调教有些许不同。

在现阶段整个汽车行业减排量、加涡轮的市场导向下,一汽丰田在全新RAV4荣放上仍然使用自然进气的直列四缸发动机,可以说是非常独到的,也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到了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迷人之处。

5AR-FE这款发动机可以说是丰田别具匠心的一款作品。双VVT-i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最大幅度的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质量。动力方面132千瓦的最大功率,234牛·米的最大扭矩完全不逊色于市场同档次的涡轮增压发动机。8L每百公里的油耗对于一款紧凑型SUV来说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在0-60公里/小时的低速状态下,动力输出和油门的响应是比较线性的,这也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特点。自然吸气发动机从工作原理上就决定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动力响应的直接性与线性。直接性是指其动力响应速度非常快,没有延迟。而线性是指其动力输出与油门踏板之间呈线性关系,动力输出非常平顺,丝毫不会有突兀和顿挫的感觉。相对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无论如何通过什么方式,都无法完全弥补涡轮介入时动力输出的延迟性,和驾驶过程中的顿挫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发动机调试的非常到位,在怠速工况下,发动机运转非常稳定,这说明怠速工况调试得恰到好处,转速,喷油量,点火时间控制的非常好,使得整个发动机运行非常平稳。另外就是整个发动机的平衡做的非常到位,在运行的过程中都不会有很明显的震动和噪音。

与这款自然吸气发动机搭档的,是2.5L版本特供的6速爱信手自一体变速箱。经过试驾,这款变速箱给人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平顺。拥有堪比CVT一般的轻柔感觉,使得整个升降档过程进行的悄无声息,丝毫不会有任何的顿挫感,结合这款自然吸气发动机,使得整个加速过程都非常的舒服,自然,不会感到生硬。

另外,在不同模式下这款变速箱的表现都非常让人满意。在经济模式下,发动机的转速一直保持在2000rpm以下,这样的换挡策略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油耗。

而在运动模式下,加速过程发动机转数可以达到3000rpm左右,以保证强大的动力输出。

虽然本次测评所搭载的是2.5L发动机,全新RAV4荣放上搭载的另外一款2.0L发动机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这款2.0L发动机是丰田在RAV4荣放上搭载的全新发动机型,通过提高热效率,降低摩擦阻力以及控制进排气门等技术,动力性能比上一代提高15%~20%,燃油经济性提高25%,变速箱采用先进的CVT无级变速箱,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可以看出,丰田对驾驶的平顺性有着非常执着的追求,极力为顾客打造完美的驾驶感。

以上,就是各位资深工程师对于一汽丰田RAV4荣放这款车的体验报告。无论是外饰、内饰、安全,还是发动机和动态表现,全新RAV4荣放在很多细节设计上投入了不少心血。

5来看看这些专家们的爆表履历吧!

来看看这些专家们的爆表履历吧!

王世明:延锋汽车内饰亚太造型部创新设计经理

主要研究领域:内饰创新设计

学习经历: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工学学士、交通工具造型设计硕士

工作经历:曾任江森自控欧洲设计部设计师,现任延锋汽车内饰亚太造型部创新设计经理。兼顾前瞻创新与实际量产、全球合作与本土开发。作为全球设计主管开发的延锋汽车内饰YF17创新展车,2017年在三大车展得到全球整车厂高度关注。也曾主导、参与了多项全球及本土车型内饰项目。

聂冰冰:清华大学汽车系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汽车安全与人体损伤保护

学习经历: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学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车辆系统工程硕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

工作经历:曾在德国欧宝汽车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从事研究工作。目前担任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行人安全分会主席,国际损伤生物力学学会(IRCOBI)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万亮:恒润科技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监

主要研究领域:智能驾驶

学习经历: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汽车电子硕士

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智能驾驶相关功能的开发、验证、测试等工作,参与了国内数十款车型电子电气系统的研发、测试。

邓政来:前大众中国动力总成研发与战略部高级工程师

主要研究领域:发动机

学习经历: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士、斯图加特大学汽车与发动机技术硕士

工作经历:曾任奥迪中国本地化工程师、德国博世柴油系统项目标定工程师。曾在大众中国担任CO2战略工程师,与德国狼堡研发部一起确认CO2减排的各项措施的可行性。

刘韬:德尔福科技研发技术中心动力总成产品及发动机管理系统匹配经理

主要研究领域:动力总成及底盘调校

学习经历: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控制学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自动化控制硕士

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方向是为满足国家法规及主机厂车型与发动机匹配要求,进行发动机电喷系统标定匹配。主要负责东风乘用车A60、AX3,东风裕隆大7、U6等车型电喷系统匹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