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这个千年老方子, 专治腰膝酸冷肾阳虚, 已造福千万人!
中医上讲,阳虚与肾脏关系最密切。肾藏一身之元阳,即一身的阳气根于肾。《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写道,“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阳气有抵御外界邪气,使身体屏障牢固的作用。阳气足的人防御能力强一些,阳气弱的人抵抗力差点。
腰部刚好是肾脏所在的位置,《黄帝内经》记载:“腰为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除了阳虚的普遍特征以外,肾阳虚还会表现为腰疼,肾经的循行部位即从足部到下肢再到腹部都会出现酸冷,也就是腰膝酸冷的情况。
古人把外寒侵袭腰部导致的病叫“肾着”。胸、腰、腹是最怕寒的位置,所以胸、腰、腹这三个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因为人体六条阴经在这里汇合,很多中老年人戴围巾,穿小背心的做法特别好。
由于内寒是由阳虚而引起,因此驱除内寒的方法应该是使阳气旺起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药物。
有这样一个病例:有位患者十多年来一咳嗽就会小便失禁,这给她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和尴尬。她以前身体特别好,但由于年轻时条件不好,住在工棚里边,容易受凉受寒,十几年以后她发觉自己的身体慢慢地变弱了,经常感觉腰疼,就像折了一样,膝盖以下特别冷,夜尿频多,且小便清长。
而且最尴尬的是进入冬天以后咳嗽长时间不好,一咳嗽就尿失禁。她这种情况就是感受外寒以后,慢慢地阳虚生了内寒所致。
《伤寒论》里边的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有干姜、甘草两味药,甘草味甘,干姜味辛,辛甘化阳,这位患者吃了五副药,她的咳嗽就明显减轻了,而且小便情况好转。随后她还服用了金匮肾气丸,吃了一段时间后症状疾病全消除了。
金匮肾气丸的组成为:地黄、山萸肉、山药、附子、桂枝、泽泻、茯苓、丹皮。这是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方子,比著名的六味地黄丸还要早。方中地黄、山药、山萸肉三味药以补阴为主,地黄8 两,山茱萸、山药均为4 两,加起来16 两;附子、桂枝各1 两,由此可见,补阴药跟补阳药的比例是8︰1。
这个方子补阴药多,补阳药少,正合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就是说,治疗肾阳虚的时候,不能光补阳,要阴阳双补,尤其要考虑到阴,方能达到很好的补阳效果。因为补阳的时候,一过量就上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