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创投新时代:研发速度决定是否能够胜出
Cinder是一家制造智能感应炊具的创业公司,其设计的智能烤牛排机希望借助蓝牙及内置WiFi,通过智能手机APP来操控温度。作为一个典型的智能硬件产品,除了要有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之外,产品要想落地终究离不开硬件开发。
这个由YC孵化的项目,最初找到了一个老牌供应链管理公司,帮助他们在中国寻找CM(代工厂),但由于产品的跨界很大,单一的CM会存在技术缺项,半年过去该项目仍无进展。Cinder创始人将自己的设计构想带到深创谷,这里的研发团队、工程师帮其完成了产品结构和电子设计等硬件问题,7个月内产品设计定型,在今年的8月份这款产品即将上市发售。
在双创热潮下,像Cinder一样的众多硬件创业公司,常常面临设计不成熟、难伺候、订单小,大厂商不搭理,小厂商又不靠谱,流量贵、难推广、交付经常性跳票、质量堪忧等问题。
提供硬件技术、供应链,通过搭建制造线和产业资源链条帮助创业者进行硬件开发和产品落地、财务支持之外,以产业资源投资为主进行创业项目孵化,以深创谷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在尝试新的投资方式。
质量是供给侧改革的抓手。在深创谷合伙人、卓翼科技副总裁徐家斌看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品和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创新企业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打出中国品牌的同时,也在倒逼国内产品质量和标准升级。
“从需求端而言,消费者希望获取更优质、更高端的产品,从生产端而言,产业资源一直是中国创新的优势所在,如果说上一阶段互联网时代是全面复制,在新一波智能硬件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和欧美产品正面竞争,产品的迭代、研发速度决定是否能够胜出。”徐家斌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互联网+”不仅能够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能力,还能够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加快推动消费升级。在互联网+大潮下,一批熟稔互联网的年轻人出来创业,相较于硬件创业者而言,他们精通软件算法,拥有清晰的产品规划思路和销售思路,但在硬件生产和制造方面的短板也非常明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创业公司团队小、资源少、改善空间小。”徐家斌进一步解释道。
美科德是一家专注于个人云计算领域的创业公司,主打两款产品:一个是云宝软件版服务,用于云端在线存储备份。另一个是云宝硬件,简单而言就是一个个人独享的卫星服务器,通过这个带有存储管理功能的服务器,可以让你所有的存储数据同步到云端,随时存储查看。
云宝的团队具备软件算法优势,有自己的硬件设计能力,但硬件开发能力偏弱。于是双方进行分工,云宝团队负责软件开发,深创谷负责硬件和供应链。合作方式则是深创谷会派五六个工程师作为全职工作人员加入创业团队,结合设计需求帮助做元器件选择、成本优化等工作,直至工程结束。
与一般投资机构进行资金投资不同,深创谷是通过收取服务费或者通过服务费来换股。优势在于一个硬件产品的开发往往需要6到9个月的周期,在产品开发磨合的过程中投资人能够看出创业团队的角色分工、协作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等等。在投资和创业泡沫下,这不失为一种更为稳健地挑选优秀标的的途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乱投钱。
另一层供需矛盾则在创新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传统企业需要创新企业,创新企业也需要产业资源。
“虽然在创新和传统企业之间存在天然的需求,但是目前的创新企业的定位和传统企业的定位有天然的落差。这个落差就在于各自的诉求和期望值是不一样的,存在不对等。”徐家斌说道。
传统企业因为习惯了自己的业务模式,它很难把自己的业务模式和经营模式去为了创新者而改变。创业公司本身就势单力薄,很难做大的改变。这个需求不对等总归要把它划掉。“未来投资一定会转向产业投资,破局的关键在于资源共享和融合。”徐家斌强调。
以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制造公司也在尝试创客孵化,除了内部员工创业孵化之外,海尔还推出了U+、众创空间等,构建开放创业平台, 将海尔的制造、物流、分销、战略协同等能力开放出去。
在徐家斌看来,供给侧改革需求之下,未来传统大公司能够俯下身来,在每个细分领域寻找具有前景的创业公司和产品形态,根据创业公司的形态做调整。而对于创业者而言,则是要具备感知性,感受这种潮流并成为潮流中的第一,进入到整个程序中来。
新兴技术与线下实体相结合,既能拓展创业新空间,提升创业效率,满足更为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实体经济改革带来新的增长空间,通过微观层面的创新尝试,探索更为有效的创新机制。尤其在技术创新潮流下,新的创投模式和投资组合也在形成,“老兵+新秀,互补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