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么看鸦片战争? 大清军民英勇 生擒英国公主!

鸦片战争“内参”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消息,透过往来于长崎的中国、荷兰商旅所递交的“风说书”(报告),第一时间传到德川幕府执政者——“老中”水野忠邦的手中,幕府方面高度关注这场东、西方文明决战的同时,严密封锁了此事在国内的传播。

日本人怎么看鸦片战争? 大清军民英勇 生擒英国公主!

虽然身为旁观者,但是德川幕府对于清朝查禁鸦片、中英武装冲突乃至《南京条约》的订立都第一时间有所了解。由于往来于中日之间的商贾大多为浙江人,德川幕府甚至得到了一些宁波、定海、乍浦等地战事的细节情报。在水野忠邦“虽为外国之事,但足为我国之戒”的默许之下,秘书盐谷宏阴将有关鸦片战争的各种“内参”整理成册,以《阿芙蓉汇编》的名义出版,而同期歌颂中方抗英将士,谴责英国侵略行径的《乍浦集咏》也在日本刊刻流行。不过日本民间写手岭田枫江所写的小说《海外新话》却由于卷首附录的《英吉利记略》和世界地图而被查封。

清军抓到了英国三公主?

有趣的是《海外新话》及其同人作品《海外新话拾遗》为了满足日本读者的口味,加入了大量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故事,其中不仅关天培、陈化成等中国将领形象高大,而且达洪阿台湾歼敌、三元里义民抗英无一遗漏,甚至还以讹传讹的说清军在余姚俘获了“神态万化,轻如蝴蝶逐花”的敌军女将、英国三公主。为清朝的一败涂地抹上了些许绯色。

日本人怎么看鸦片战争? 大清军民英勇 生擒英国公主!

当然这个故事的原型是英军前武装运输船“风鸢”号的船长夫人诺布尔女士——1840年9月英国武装运输船“鸢”号于余姚外海搁浅,船长夫妇及26名船员悉数成为俘虏。清朝政府随即对俘虏采取了甄别关押,欧洲人可不戴手铐活动,而印度船员则要求始终带着,据说是因为中国官员看不惯其以手抓饭。船长夫人诺布尔更受到了空前的礼遇。其老公则靠着一手素描的本事,换来了很多肉包子作为画资。《南京条约》签订前这批俘虏已经获释回国。

日本人怎么看鸦片战争? 大清军民英勇 生擒英国公主!

清朝之败,幕府之教训

但再美好的故事终究也只是故事,无论生擒敌国公主的传说如何香艳,也始终无法改变东亚老大被打倒在地的现实。原本以为“清国无论如何乃一重要大国,夷狄不敢轻易问津”的日本政要此刻感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今清国大乱,难保何时波及日本”。1844年荷兰国王威廉二世亲笔修书给德川幕府,要求其留意“近来英国出兵中华的激战”,想借机要挟日本向西方世界打开国门。但是德川幕府随即书面通知出岛的荷兰商馆:“以后请直接将这类信件退回吧!”显然主动开国并非德川幕府的选择,面对清帝国的前车之鉴,日本首先想到的是加强海防,顽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