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打假人的隐秘江湖:吃货、赔偿、收徒和跑路
周元祖,23岁,是一名职业打假人。
什么是职业打假人?这是一群以赚钱为目的,利用商品过期或商品漏洞问题故意买入然后通过要求商家支付赔偿财物的人。
在大众的记忆里,这个职业和「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联系在一起。王海第一次在央视露面还是 1996 年,那个时候中国的实体经济野蛮增长,还没有网购,进货渠道也不完善,假货时常堂而皇之地摆在正规商场里销售。
有些人认为他是打假的英雄,但王海却始终认为打假就是一份职业。
20 年过去了,假货从大商场转战小摊贩,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周元祖作为加入打假行业 1 年的新人,没有经历过那个满世界都是假货的行业,靠打假获得千万资产的王海在他看来只是一个传说。
对于他这一代打假人来说,打假确实更像是一个职业了。
周元祖的昵称是「飞利浦专业户」,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打飞利浦牌的假货或者仿造飞利浦的假货。他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 小时,主要用于 和商家的协商,「打假这一行无所谓周六日或节假日,每天都要跟进手里几单的退款进度,在店家耳边唠唠」。
把假货打下架后,他会把战果发到各个同行群里炫耀一番。
和假冒飞利浦剃须刀一同出现在群里的,还有各式名牌皮鞋、手表、面膜……都是假的。
打假人有各自的偏好。有人喜欢打食品、首饰品类的假货,可以留给自己吃用;有人对珠宝首饰情有独钟,因为交易大额,挣的也多;还有人爱和电子产品打交道,因为转手就可以以假乱真卖给他人……
这个群就像是有一个有不同偏好的设计师群,每个人都对某一个流派有着自己独到的眼光,彼此欣赏互不争抢,甚是和谐。
当然,所有打假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偏好:钱,能获得越多赔偿的商品就越受欢迎。因此打假的集中区是服饰、手机、化妆品、食品。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打假是给网购带来好处的,让卖家把违法的事情收一收,而他们在替天行道的同时,还能把钱挣了。
上车
「开车容易下车难。」周元祖在群里感叹。
开车指的是在淘宝上找到假货,下车是拿到店家的赔偿,这中间通常隔着约一周的时间,用于物流、和卖家协商、平台客服介入。
在打假人的控诉下,假货店主们不会轻易屈服。
有时商家需要提供鉴定报告——「你怎么证明我卖的是假货?」。周元祖告诉对方,他去找机构鉴定,7个工作日才能拿到报告。他要装作是一个真正的消费者。
然后,周元祖就用模板伪造了一份。
「一般看到鉴定书后,店家就怂了。」周元祖说。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有权向其索赔,令其承担「退一赔三」,或者依照《食品安全法》「退一赔十」。
于是,周元祖可以和对方商量赔偿价格了。
获得赔偿后,周元祖还不忘给对方打个差评,「假货全给差评」。
周元祖近半年的点评记录,「除了自然购买的东西,假货全部差评」。
周元祖的差评可以追溯到一年前的假货事件。他用400元买的一件阿迪达斯羽绒服,假的,店家不给赔,于是找淘宝申述把店家封了。后来对方打来电话,答应赔款并赠送羽绒服,周就把投诉撤销掉了。
这件事启发了周元祖。
在此之前,他是一家工厂的数控员,每天正常上班下班,拿着月光的工资;这次事件之后,周元祖发现铲除恶势力的同时,还能挣钱。
几次尝试后,他不去上班了,在家全职打假。
一年下来,他挣了十几万。但对于周元祖来说,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是自由,他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把自己的生活过成数控机床的一部分。
周元祖知道,其实他在这行里赚的还不算多,和王海还差着很远,王海是他们这一行所有人的偶像。
在当今的打假行业,主要分为两类操作,一类是赔偿,另一类是「吃货」。
前者就是大家理解的那样,买到了假货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相商家索赔。后者的意思是指退款不退货,打假人不费成本地拿到货,然后自用或者将货转卖给他人。
一些大神看不上吃货玩家,他们觉得赔偿才是赚钱的。周元祖两样都做,自己所穿所用,大部分是「吃货」得来的,而每月1万多的收入则靠赔偿。
周元祖介绍,最近一年涌进来打假的人特别多。在QQ群搜索栏搜索「打假」二字,人数上千的群不计其数。群成员少则几百人,多则 2000 人。
如此庞大的民间打假队伍,可能才是淘宝上假货越来越少的外部原因。
但这其中也有一些人并不那么「正义」,而是踏入了「职业差评师」的灰色地带。
这在行里叫做「打真货」,怎么打真货?周元祖举了个例子,收到看中的真货后,点退货然后发回空包,威胁店家确认收货,不然就差评。
一般来说,没有人会为了钱打真货,打真货都是为了自己十分需要的东西。
「这些店家并没有卖假货,为什么还要整他们呢?」我问。
「我也承担了风险、付出了成本,遭到店家轰炸、威胁,你以为很轻松吗?」周元祖回答得干脆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