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被电视骗了! 不杀老幼 不偷袭! 中国古代打仗曾如此守规矩
古装片看多了就会产生一种古代战争很霸气的错觉。实际上,古代所谓的战争在今天看来哭笑不得。
至少在春秋以及之前的时期,诸侯国打仗都很讲礼貌。比如两国起了边界矛盾,最后不得了了发展成了非得用战争解决不可的时候,并不是一上来就大打出手,而是两国元首互通书信,约好时间地点,各自叫上一帮人过去茬架。
因为先秦时期部队战斗力的核心是围绕战车展开的。评价国家军事力量强盛与否,要看有多少乘战车。部队作战就得找能够让战车部队展开的平整战场。而各自的部队规模也没有大到形成战线,只能在一个点上形成对抗。
所以得双方约定某某时在某某处,各自带着部队过来正面刚。像偷袭、迂回这样的战术想法不是没有,而是缺乏实现条件。
回顾古代战争,我们会发现先秦时期古人打仗很规矩,“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斩二毛”,在战场上还要讲究尊老爱幼,遇到青少年和老人还要放一马,追击也就是装装样子,跑几步就算了。
宋襄公和楚国打仗的时候,楚军在渡河他不攻击,楚军渡河后整理部队的时候也不偷袭,宋襄公要坚持士大夫的礼数而白白放弃大好的作战机会,最终被楚国所打败。
这种行径被主席称作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但是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却是打仗通行的法则。春秋时期的战争更像是仪式化的体育运动。
若论他们使用的武器装备,可能还没有古惑仔的冷兵器趁手。说到兵器,中国古代军队是至始至终围绕一项武器建设的,没有它就形不成有力量的部队。
但后来,事情逐渐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中学讲过的《曹刿论战》,齐鲁打仗要两军同步向对方开进,而平民出身的曹刿,没有贵族那么注重面子守规矩,偷奸耍滑用两通击鼓让齐国人白跑了两个来回,等到第三次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
再出动鲁国主力打败齐军。《孙子兵法》被誉为军事的圣经,但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并不算出奇,而《孙子兵法》的最大意义在于告诉领导者可以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来赢取战争的胜利。
为了获取情报,可以派间谍。要保证军队给养,可以在敌国劫掠。当人力不足的时候,甚至可以使用火攻这样阴损的做法。这都是以前战争中从未出现的打法。
而到了战国中期,又发生演化了。孙膑通过桂陵之战打废魏军主力,在马陵之战击杀魏军统帅庞涓。后一场战争的胜利是通过伏击实现的。
伏击啊,现在根本不跟你玩正面刚了,阴的损的手段只要能够获胜就用。各个诸侯国看了之后大跌眼镜,说原来打仗还可以这样操作啊。
等到了秦灭六国的时候,在长平一次就坑杀二十万赵国降卒,没有所谓的礼数,完全是你死我活的这么一种状态了。
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又进一步改变了战争的打法。金朝军队中,只有骑兵是以女真人组成的,大量步兵都是宋朝俘虏或是征招的北方农民,打仗时候用锁链三五个人穿成一串行进。
步兵在正面形成压迫,骑兵拐子马在两翼包抄。说是能够形成稳定的攻击面,实际上还是为了防止俘虏兵在战场上逃散或者临阵倒戈的一种做法。
而对宋军来说,金军正面的步兵线突破不了,而两翼的骑兵又刷的一下夹击过来了,一下子在三个方向收到压迫,往往这个时候自己就崩溃了。蒙古的战法就更加简化了,每攻陷一座城池便会收编、征招大量俘虏兵和平民。
行军的时候用绳子捆成一串,等到打仗的时候再放出来。而且压根就没有长期保有俘虏兵编制的打算,每次开战先用俘虏兵打前阵去消耗对手的战斗实力、军事物资。手上的俘虏兵消耗光了,对手的城池也快打破了,箭矢也没了。
这时候蒙古人组成的精锐部队再去进行最后一击,摘桃子,然后就又攻克一座城池,收获新一批俘虏兵。周而复始,就用极少的嫡系骨干部队在极短的时间里打下了大大的疆土。
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手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但同时下限也越来越低,越来越没有节操。直到火器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