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9亿市场 共建应用新生态才是大势所趋
2018年3月20日,vivo、华为、OPPO、金立、魅族、中兴、努比亚、联想、一加、小米,共十家手机厂商在北京联合召开快应用标准启动发布会,从联盟发布的投入力度看,备受大家的关注;“快应用”一经面世,在不少从业者眼中,十大手机厂商联手的目的和目标只有一个,共建新型应用分发生态。然而,“快应用”发布后三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有看到联盟再有推出大的动作,而新的部署或许正在酝酿中逐渐成型。
快应用在缩短用户使用路径,提升流量转化率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App使用方式需要六步,而快应用直接为你省掉了中间的三步。另一方面,相对传统App而言,其开发成本更低、更易升级。快应用在保持与传统App完整度一致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自定义及在线更新,解决App版本过于碎片化的问题。
除了降低开发成本之外,快应用还拥有应用商店、负一屏、搜索等更加丰富的入口矩阵,能够最大程度的拓宽触达用户的能力。而且还支持桌面快捷方式和Push触达,所以快应用的用户平均留存也高达App的两倍。
从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看,即点即用的一定是重要一极;从手机智能化发展形态来看,未来手机是一个服务综合体,所以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上游开发层面来讲,“快应用”能够做到“操作做减法,服务场景做加法”符合现代用户对终端产品的需求。
目前市场上发展前景
快应用一经面世,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似乎又是一个要与小程序争高下的产品,确实快应用的无需安装即点即用,原生体验的双重优势,看似与之相同,但是究其根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生态。
快应用是基于手机硬件ROM端口,服务前置,一步即可触达用户。只能说两者同样抓住了用户需要“操作更便捷,需求多样化”,但根本目的不同。
快应用是根植于厂商强大的硬件基础,因此在探讨它的发展逻辑时势必要将“厂商和手机”放在首要因素,手机厂商的盈利模式早已经不是靠单纯的卖手机获得产品利润,那么厂商依赖的是什么呢?——用户体验!
所以,与其将快应用与小程序作比较,不如说现在手机市场急需打破多年以来固化的市场分销方式,促使厂商们在手机里的“软件”再做创新的研究,利用多元场景建立新的应用生态。
因此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快应用形态为1.0时代,而“快应用2.0”时代来临的时候,意味着这也将是终端产品形态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因为那意味着一种新型的“抢占用户时长”的出现。
“完整的生态链条” 道路是艰难的方向是光明的
“生态”这个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被提及,不可否认,能够打造一条完整的“生态链条”,将是未来产品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然而“快应用”联盟的存在,或许意味着厂商们终于找到自己的“生态”建设背景依托——“场景分发+终端硬件”!
根据数据机构Trustdata发布的一项数据,“快应用联盟“内十大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保有量已经超过70%,而就安卓系统手机而言保有量更是超过了90%。如果以美国数据机构Zenit提供的“中国2018年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13亿人次”的预测来计算,这就意味着“快应用”覆盖的用户人群数量将达九亿。
另一方面虽然此前手机厂商其实已经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也曾作出过一些尝试,例如小米曾推出“直达服务”以及魅族推出“快捷应用”。但与用户量过十亿的微信相比,在用户端和开发者端,孤军作战的手机厂商都很难掀起太大的波澜。这也是各手机厂商此次放下竞争,抱团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大厂商通过“终端硬件”作为基础依托,以“场景分发”作为生态脉络,以标准接入的快应用为基础单元打造出一个新型生态结构,十指相握增益其所不能,在这样的合力之下,则是完全有能力建设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
厂商花了时间及资源成本,为开发者带来新举措,表示厂商在一起的坚定决心。就目前“快应用联盟”官方发布的“流量扶持计划”,从6月到12月十家厂商每月都将拿出亿级以上的流量培养用户习惯,孵化开发者产品来看,似乎他们已经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从6月26日,也就是明天开始,“快应用沙龙”也将在全国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广州开启巡回之行,厂商与开发者能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相信在2018年的下半年,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快应用的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