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 和 Java 都属于基于 JVM 的编程语言。Kotlin 和 Java 的交互性很好,可以说是无缝连接。这表现在:
Kotlin 应用广泛
Kotlin 对 Android 应用开发支持广泛,诸多工具,比如 kotterknife (ButterKnife Kotlin 版),RxKotlin,Anko 等等,当然还有已经存在的很多 Java 的库都是可以使用的。
除此之外,Kotlin 也可以编译成 Javascript。最近使用 Kotlin 写了一段抓取 proxy 的代码,实现起来非常快捷。甚至比纯 JavaScript 实现起来要快很多。
关于性能
Kotlin 的执行效率和 Java 代码的执行效率理论上一致的。有时候 Kotlin 可能会显得高一些,比如 Kotlin 提供了方法的 inline 设置,可以设置某些高频方法进行 inline 操作,减少了运行时的进栈出栈和保存状态的开销。
读到这里,是不是想要尝试一下 Kotlin 呢,它简洁的语法,汇集诸多特性,高效率实现等等,已经在国外风生水起,国外的 Pintereset, Square, Flipboard 等公司已经开始应用到生产中。
关于转向 Kotlin
其实,我在做决定之前(当时 Kotlin 还没有被钦定)也曾有过考虑,是不是选择了 Kotlin 就意味着放弃 Java 呢,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 Kotlin 与 Java 语法太相近,以及在 Kotlin 中无时无刻不在和 Java 相关的东西打交道,所以这点顾虑不是问题的。
对于个人的项目来转向 Kotlin,通常不是很难的选择,毕竟 Kotlin 是那么优秀的语言,相信很多人还是愿意尝试并使用这个事半功倍的语言的。
而比较难抉择的情况是如果如何让团队转用 Kotlin,个人认为团队难以转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习成本,历史包袱等等。但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歪果仁喜欢用工具来提升开发效率,因为人力成本很高。而国内团队提高效率的办法通常是增加成员。好在 Flipboard 美国团队自 2015 年(可能更早)就引入了 Kotlin,因此中国团队这边选用 Kotlin 也更加顺水推舟。当然更主要的是目前团队规模不大,成员一致认可 Kotlin 的优点。
关于团队转用 Kotlin 的方法,一般比较行得通的办法是自上而下的推行。这就意味着要么直接的技术负责人比较开明要么就是需要有人来不断推介来影响团队。
做个比较现实的比拟,Java 就像是一趟从我的家乡保定开往北京西的耗时将近 2 个小时甚至��长的普通列车,而 Kotlin 则是那趟仅需 40 分钟就能到达的高铁。通常的人都会选择高铁,因为它节省了时间和提高了体验。这个时间和体验对应编程中的,我想应该是高效率和高可读性,可维护性的代码。
现在好了,有了 Google 的支持,Kotlin 转 Android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全面展开。篡改 Python 的一句名言「人生苦短,我用 Kotlin」,这样一个高效实用的语言应该会被越来越多的团队所接受,并应用到开发生产中。当然也希望在国内环境下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