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之死, 竟有一个迟到60年的真相!
1950年11月25日上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所在地大榆洞被美军炸成一片火海,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壮烈牺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是美军精心策划的一场谋杀,在此之前,还发生了另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麦克阿瑟的阴谋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不久。
侵朝“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情报机构即侦悉了我志愿军司令部总部的驻地大榆洞,并获悉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就在彭德怀司令员手下当参谋。于是,他们很快拟定了一个“绑架毛岸英、消灭彭德怀”的阴谋计划。
朝鲜战场上的彭德怀,美国暗杀彭司令无望,就盯上了毛岸英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声称,绑架毛岸英是政治的需要,而消灭彭德怀则是战略上的需要。
麦克阿瑟的上述阴谋尽管是在绝密状态下策划的,但其上下左右之间来来往往的一些密电,还是被苏联军方先进的侦察机器截收并破译,苏联军方从所破译的密电中得知,美军近期要派飞机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
事关重大,时间紧迫,苏联方面于1950年10月23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拍去一封密码电报,通报了上述情报,并提醒中国方面提高警惕,做好防备。
毛泽东阅罢苏方电报,吩咐道:“立刻给彭德怀发电报,要他转移司令部!敌情变化无常,要防患于未然!”聂荣臻马上安排人给彭德怀拍了电报。
毛泽东对此事还有些放心不下,于第二天下午又亲自拟写了一封电报,嘱咐用“AAAA”加急形式发了出去,电告彭德怀近日将有敌机轰炸,要他将志愿军总部迅速转移,不得有误。彭总接连收到聂荣臻和毛泽东拍来的两封加急电报,但他并没有将志愿军总部转移,不幸的事就发生了。
毛岸英险遭绑架就在毛泽东给彭德怀拍发电报的当天午饭后,麦克阿瑟毫不迟疑地吩咐部下给突击队的莱特森上尉发报,要他马上采取地面突击行动。同日傍晚,全副武装的毛岸英从志愿军总部作战室附近的宿舍走出来,由彭总的警卫小李陪同,迎着刺骨的寒风,到南山上的各个哨位巡查,最后来到警卫班班长张国祥的哨位。
哨位设在一个靠近山沟的坑道,张国祥正警惕地在坑道放哨。
毛岸英站在坑道前沿四周观察了一下,然后指着远处黑黝黝的山沟说:“进去看看。”他们三人顺着山沟往里走了一段后,从乱石堆后面突然蹿出七八名美军突击队员和几名化装成朝鲜老百姓的南朝鲜特工,为首的正是美军突击队上尉军官莱特森。他们在此已经潜伏多时。
莱特森用手电照着毛岸英,又与手中的照片对照,禁不住得意地笑了,他下令手下一名美军中士留下来同三名南朝鲜特工一起看押毛岸英等三人,自己则带领其他突击队员直奔志愿军总部去袭击彭德怀。
危急关头,张国祥突然一下子蹿到毛岸英身前,两手抓住棉袄前襟用力一扯,露出胸前一排苏制手雷。他一边回头喊道:“岸英、小李快跑!”一边冲到敌人面前拉响了手雷。随着一声巨响,4个敌人全部倒在了沟里,张国祥壮烈牺牲。
毛岸英和小李顾不上掩埋自己的战友,他们牵挂着志愿军总部和彭总的安全,便提枪向大榆洞方向跑去。不一会儿,从大榆洞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他们估计敌人已开始袭击志愿军总部,便加快了脚步深夜11点20分,当他们走到距志愿军总部还有5公里的一片小树林时,又与从大榆洞败退下来的那股美军突击队员遭遇了。毛岸英且战且退,突听敌人高声喊道:“共军听着,你的同伴已被我们抓住了!”喊声未落,只见莱特森一边用手电照着小李,一边用枪指着小李。
毛岸英持枪与冲上来的美军突击队员对峙着,突然,只听小李大声喊道:“岸英,别管我!”随即用双手紧抓住莱特森的枪管。
这时,莱特森扣动了扳机,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小李瘫倒在地上。毛岸英突然撞开眼前的一名美军士兵,冲到莱特森面前,将枪口对准其胸膛,一口气将枪中的子弹打光,莱特森顿时栽倒在地剩下的两名美军士兵刚想向毛岸英开枪,只听树林外传来一阵呐喊声,原来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前来接应,吓得他们只得仓皇地抱头鼠窜,被志愿军战士追上生擒活捉。战友们将身负重伤的小李送到野战医院抢救,毛岸英只是受了点儿擦伤,有惊无险,安然无恙。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躲过一场劫难的毛岸英,他的生命却进入了倒计时……毛岸英葬身火海麦克阿瑟得知自己精心策划的“绑架毛岸英、消灭彭德怀”的计划出师不利。
不仅没有抓到毛岸英和干掉彭德怀,而且还损失了数名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员,包括精明强干的莱特森上尉,这使他十分恼火,急令空军执行第二步行动计划:派轰炸机向志愿军总部投掷大量凝固汽油弹,把大榆洞炸成一片火海,让彭德怀和毛岸英葬身其中!
2004年5月10日一篇《美军差点绑架毛岸英》的文章。内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后,美军和韩军特工策划了一个“绑架毛岸英消灭彭德怀的计划”,“毛岸英与美军特工浴血奋战”等等。文末注(据人民日报)。在此之前的《国防知识报》2004年3月31日的《史海钩沉》栏目中,刊登郑德坤撰写的《绑架毛岸英阴谋破灭记》,以及《党史信息报》1999年2月24日(月末版)用半个版面刊登许文龙撰写的《一份记录阴谋绑架毛岸英的真实报告》,注明是“真实记录”。文末声称:“作者曾采访过毛岸英的生前战友,现经国家出版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军事科学院审批”。
这3篇文章内容基本相同,都对史事描述得神乎其神,并声称经过“采访和审批”。但是,我们这些曾和毛岸英在志愿军总部工作的战友,看到这些文章都感到十分惊讶。对这些文章的内容提出质疑。
(一)麦克阿瑟不可能知道彭德怀与毛岸英的行踪
郑德坤等人文章中说:“美军司令麦克阿瑟获悉毛岸英在彭德怀司令员手下当参谋,于是拟定了一个‘绑架毛岸英、消灭彭德怀’的计划。”“1950年11月24日,麦克阿瑟的助手惠特尼送给他一份电报,这是莱特森上尉发来询问绑架中共领袖之子毛岸英的行动何时开始。”麦说:“这个行动很不错。”接着就是在这天夜里发生了所谓毛岸英遇敌浴血奋战的故事。
我(王天成)当时是志愿军总部敌情研究参谋,主管美军情况;停战后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经验总结,参加整理全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敌情通报、电报、档案以及我志愿军的电函;并在志愿军总部侦察部队工作过。
1958年回国后,我一直从事军史研究,特别是美军史研究,还参加了美国出版的权威史书《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等的译校。1980年根据浦安修同志的指示,又重新查阅了中、美、苏、韩等国史料、档案、电文,也没有发现记载此奇闻大事的材料。
志愿军总部的许多老同志,包括时任志愿军副司令的洪学智、首任志司作战处副处长杨迪、首任情报处副处长李世奇、作战处科长孟昭辉、时任参谋赵南起、龚杰、田胜、苗杰、成德益、翻译宋保华等,经互相沟通与交流,都对毛岸英殉难的事记忆犹新,但没人知道有些骇人听闻的所谓绑架事件。
当时志愿军的组织及行动是非常保密的。10月初,为志愿军出国前后的宣传报导问题,彭德怀向毛主席建议:“在战斗打响之前,应绝对保密。打响之后,新华社在报道和广播方面也应注意分寸。要设法转移敌人的视线,使其产生判断上的错觉,以便我军各路部队迅速隐蔽过江,取得战斗的主动权,力争初战的胜利,以提高士气、稳定人心,扭转被动局面。”
10月19日志愿军出发的当天,毛泽东主席电示:“志愿军决定于本日出动,”“在目前几个月内,只做不说,不将此事在报纸上做任何公开宣传。”为此,志愿军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彭总规定各部队要控制电台,封锁消息,严密伪装,夜行晓宿,避开大路,隐蔽向指定作战地区开进。彭总还严格要求各级组织、成员对志愿军入朝的一切行动,连亲人都不准告诉。毛岸英入朝更在保密范围之内。
正是由于我军严守秘密的成功,1950年10月19日晚我26万大军突然进入朝鲜战场,犹如兵从天降,完全出乎敌之意料,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歼敌1.5万余人。这时麦克阿瑟调动一切情报机关想查明我军实情,仍以为我是象征性的出兵,不过5—6万人,也不是什么正规部队。于是麦克阿瑟又狂妄叫嚣继续北进,发动最后攻势,统一朝鲜,答应士兵可以回家过圣诞节。直到我军推进到接近三八线,麦克阿瑟的头脑才清醒过来,才知道他的对手、统帅志愿军的是彭德怀。
美国出版的史书也证明此事。1950年,麦克阿瑟“在11月24日由东京飞往朝鲜,发出‘开始’向鸭绿江进攻的信号。他当时断言,‘中国人现在没有参战’,战争‘在两星期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