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模样讨喜却会同类相食的动物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喜欢可爱的动物。即使是最冷酷的心也会被顽皮的小狗融化,同样,一群蹒跚走过的小鸭子也能使人们脸上挂满笑容。但是,和其它所有物种一样,这些惹人怜爱的小动物也有邪恶的一面哦。它们享受与众不同的饮食方式——经常同类相食。同类相食发生在同一物种里,通常是在成员想要嗜食本物种内其它成员的情况下,与此同时还会引起物种内朋友或家庭间的互相厮杀。即便如此,这些动物是凶杀狂的真相丝毫不会改变它们看起来很讨喜的事实。
10. 土拨鼠
如果你的姐妹们都和你的丈夫育有众多孩子,那么吃掉这些孩子也就无可厚非,对吗?在美国大平原上,土拨鼠似乎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尽管土拨鼠被称为我们毛茸茸的好朋友,然而这种可爱的穴居生物也许并没那么友好。发布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长达七年的科学研究指出,在黑尾土拨鼠聚居地发生的同类残食行为导致了51%的幼崽死亡。
一个典型的土拨鼠圈子——土拨鼠家庭的专属名称——由一只雄性土拨鼠,几只雌性土拨鼠和它们所有的幼崽组成。非常有趣的是,同类相食常常发生在圈子里的哺乳期雌鼠嗜食其它雌鼠后代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它们最终吃掉了自己的侄女和侄子。一些人认为这些残忍的举动可能是控制圈子种群密度的有效手段,但也许只是哺乳期的母亲极其渴望获得食物而已。
土拨鼠的行为甚至会变得更加扭曲。杀戮盛宴过去几周后——许多雌鼠会试图照料它们不久前想要吃掉的幼崽。因此,春季的互相厮杀很快被抛之脑后,土拨鼠又重新回到它们作为可爱的毛茸茸食草动物的简单生活。
9. 寄居蟹
对寄居蟹来说,生活可谓是相当枯燥。但是,当一些特殊的事情发生时,比如说其它螃蟹遭遇残酷死亡时,它们就有理由来庆祝了。小小的体型、害羞的天性使寄居蟹看起来完全无害,但归根到底基于其生存本能,这种甲壳类动物事实上十分野蛮。寄居蟹在蜕皮期间会失去带给它们保护的甲壳。于是很快便会成为领域里其它蟹类的捕食品,常受到攻击。而一些极具侵略性的螃蟹不会坐等蜕皮期的到来,相反,它们会试图扯掉其它螃蟹的甲壳拿来自己使用。
也许,蟹类身上呈现出的狂热态度正是一切残忍行为的根源。近期研究指出,当寄居蟹嗅到死蟹散发出的气味,会立即变得亢奋并全力寻找食物。通常,最触手可得的食物就是它们身边的另一只寄居蟹了。
8. 蝌蚪
成长是蝌蚪一生当中充满巨变和机遇的时期。每天,这些两栖类幼体都会遇到想要刺穿它们肺部并吞食它们的新生物。对蝌蚪而言,在池塘里活活吃掉自己的同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研究指出,如果没有更好的可获得的食物选择,蝌蚪就会互相残食。当蝌蚪置身于密集种群中时,即使周围有更好的食物,它们仍然会小心提防。这种情况下,一只或多只蝌蚪会在残酷致命的竞争中攻击其它蝌蚪——每只蝌蚪都在争取进入成年期的机会,淘汰其它竞争者以增加自己的生存机率。
有时,这些蝌蚪的青蛙爸爸甚至将它们送到更易于被其它生物捕食的区域,着实是让人类畏惧的育儿方式。青蛙爸爸把小蝌蚪放到同样有大蝌蚪生存的池塘里,可能是因为其它蝌蚪互相残杀的生活使得池塘的生存条件很好。然而,这种做法通常只会增加新生蝌蚪死亡的可能性,因为它们会被其它池塘居住者吃掉。童年岁月和青春期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艰苦的时光,但至少大多数物种不必担心会被自己的朋友同伴活活吃掉。
7. 刺猬
在刺猬的世界里,有一种应对恐惧的必胜方法:保持镇静,然后吞噬掉自己的新生儿。这种可爱的浑身长刺的小动物通常被当做宠物饲养,但大多数主人并不知道繁殖期到来时刺猬会同类相食。刺猬这种胆小的生物极易受到惊吓,尤其是刺猬妈妈分娩之后。首先,繁殖过后,另一雄性刺猬的出现给刺猬家庭制造了紧张气氛。其次,当被圈养起来,几乎任何的干扰都会极大地惊吓到刺猬,使它们变得紧张焦虑。最后,狭窄或小的生存空间会引起刺猬的攻击行为。
上述这些因素常会激起刺猬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采取猛烈措施。如果刺猬父母受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惊吓,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甚至是吃掉自己的新生儿。某种程度上讲,刺猬将自己的孩子作为困境中的安慰食物。
6. 小鸭子
你很难不爱上这些逗人喜爱的小鸟,没有人会抗拒观看鸭群蹒跚而过的可爱模样。大多数人并不会意识到,但事实上,鸭子并不反对同类相食,并且在它们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四周大的小鸭子就可以试着嗜食其它鸭子了。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种残暴行为背后的动机。
同类相食可能是在厌倦因素的驱使下发生的。当然,诸如拥挤、通风不好、营养不良的其它因素也会促使鸭子嗜食同类。这些家禽在吃其它小鸭前会相互撕啄。它们同样喜欢相互模仿,所以攻击及同类相食行为在鸭群中迅速扩散,当越来越多的鸭子加入到这种“其乐无穷”的活动中,一群家禽轻而易举地就制造了相当高的死亡数字。
5. 猫
小猫的生活轻松有趣。新出生的小猫和毛线玩耍,惬意地依偎在兄弟姐妹身旁。它们偶尔才会担心被父母当中的一方吃掉。家猫是全世界家庭中最普通的宠物,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小猫处在被老猫吃掉的极大危险中,即使它们是小猫的父母亲。同类相食确实是12.5%未断奶小猫的死因。如果猫妈妈察觉到小猫生病了或是某种程度上有残疾,她会为了节省口粮以及保护其它小猫免受疾病的伤害而毫不犹豫地吃掉它。
更令人震惊的是公猫杀死小猫的方式。分娩之后,母猫荷尔蒙分泌激增,周围的公猫会误以为这是母猫发出的交配邀请,便会性奋起来,但显然母猫会拒绝任何的求爱,因为它们并没有做好准备进行交配。这时公猫已经是半清醒的状态了,它会试图与小猫交配。当公猫觉得小猫太小而不能进行交配时,他会不以为然地咬断小猫的脖子,轻而易举地杀死它们。
对小猫而言,提防严酷的母亲已经足够不幸了,更糟糕的是还要提防性奋的霸道凶残公猫。即使被那么多人喜爱着,小猫生存仍然艰难。
4. 狗
吃掉被自己误认为是老鼠的新生幼犬确实是无心之过。我们理解这种过失。狗狗爱好者也许会震惊地发现狗居然会杀死并吃掉自己的孩子,但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原因。类似猫妈妈,如果狗妈妈察觉到小狗生病或是有残疾,或是产后感到紧张、焦虑不安,它们也会做出同样残忍的事来。荷尔蒙失调也会导致猫妈妈忽视幼犬或者引发抑郁症。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猫妈妈杀死自己全部的幼犬。
然而真正奇怪的是,有时母狗吃掉自己的孩子仅仅是因为它们认不出。事实上,一些狗妈妈由于小狗断断续续的运动和号叫而将其误认为老鼠。小狗是世界上最令人钟爱和宠溺的生物,但是喜怒无常、记忆糟糕的狗妈妈恐怕就就没那么讨人喜爱了。
3. 毛毛虫
蜕变为蝴蝶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因此对毛毛虫来讲,吞食未成形的兄弟姐妹用来提高营养完全是有可能的。这种常见的小虫子喜欢用力咀嚼直到它们最终破茧成蝶。然而,一旦它们的小点心马上吃完时,毛毛虫就会变得十分危险。即使常食植物没有吃完,毛毛虫本能驱使也会去吞食蝴蝶卵。
同类相食的行为在两个方面可以帮助到毛毛虫。第一,避免了恶性竞争,所以邻近的毛毛虫也不用互相争夺食物了。第二,吞食自己本物种的卵对毛毛虫有极大营养。例如,在一种飞蛾幼虫体内可以发现吡啶生物碱—— 一位重要的防御代理人——如果其它种类幼虫在自身系统中需要更多这种物质的话。所以,当你是只毛毛虫时,就不能公然地说同类相食的诸多弊端。如果吞食你未成形的同伴可以助你蜕变为华丽的蝴蝶,那为何不试试呢?
2. 仓鼠
仓鼠大概是最可爱的啮齿动物了。但这并不能阻止它们时常的凶残行为。其它动物进行同类相食可能有好的动机或仅仅是误解使然。但仓鼠实施谋杀的目的相当自私。
仓鼠非常有地盘意识。因此一些仓鼠会吃掉胆敢和它们待在同一个笼子里的伙伴。当然,像其它大多数情况一样,母亲通常会吃掉自己的孩子。这在仓鼠的世界里也极其普通。一项研究指出,超过75%的仓鼠妈妈会在分娩后立即吃掉部分幼崽。
还有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同类相食导致97.5%未断奶的仓鼠幼崽死亡。仓鼠妈妈这样做是为了储存资源,因为它们知道自己实际能照料多少幼崽。而这个数字通常小于仓鼠幼崽的总量。好处是,被吃掉的仓鼠幼崽为仓鼠妈妈在辛苦养育期间提供了多余的蛋白质。
但仓鼠并不是噬食任意一只幼崽的,它们有很大的选择性。研究表明,仓鼠更喜欢吞食自己的雌性宝宝而不是雄性宝宝。仓鼠妈妈表现出的厌女症很奇怪,不过可能是它觉得雄性宝宝有更好的生存机会。不管怎样,一想到这些绒毛小球一样的可爱动物愉快地杀戮自己的孩子和室友,就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1 .瓢虫
没有人愿意相信瓢虫会有可能出现在这份名单上,或是这些小昆虫想要去伤害什么。然而冷酷的真相就是,它们确实进行同类相食,还因此得到好处。一项研究发现,吞食其它同伴的瓢虫有更高的生存机会,并会迅速成长。吃掉同类还有一个好处是摄入了更好的食物,残忍的瓢虫噬食者得到了最大的营养。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同类相食的瓢虫喜欢捕食弱者。最易受到攻击的目标是那些不能活动、或是目前生长期内只有软软甲壳的瓢虫。远离家时,瓢虫的同类相食行为变本加厉。如果瓢虫没有待在自然栖息地,而是侵入到新领地,那么它们更有可能吃掉其它瓢虫来代替正常食谱。下次某人再次捡起一只这种小虫子时,记得友情提醒下:说不定它正处在消化自己朋友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