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带着Bixby搅局中国市场, 还说自己是「一家AI技术公司」
我们从三星电子宣布 Bixby 进入中国市场的发布会上,仿佛看到了三星对分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野心。
撰文 | 王艺
「到现在都不支持刷脸解锁的手机,还能叫旗舰机吗?」中国区 Bixby 开发总负责人张代君说,「三星在消费类电子技术厂商和半导体厂商之外,更是一家 AI 技术公司。」
11 月 21 日,在三星电子宣布 Bixby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发布会上,我们在张代君的言语间看到了三星对分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野心。
在推出 Bixby 汉语版之前,三星内部已经对它进行了从产品到定位的迭代。不同于作为早期预装在三星手机里的语音助手,Bixby 成为三星对其人工智能平台的统称,Bixby Voice、Bixby Vision、Bixby Home 和 Bixby Reminder 都是重要部分,分别提供语音助手、图片识别与拍照翻译、浏览控制相册内容等功能。
这些年,基于三星在硬件、软件、AI 方面的技术能力,三星对 Bixby 进行了深度集成,渗透到了手机的毛细血管级别,可以执行复杂的跨应用操作,也可以感知当前的应用状态、环境。
这一步完成后,三星推动了 Bixby 与其有相当体量的 IoT 3C 家电设备形成联动。用户可以用 Bixby 远程控制三星智能冰箱,例如在外出采购时通过冰箱内的摄像头,对冰箱内的物品以及需要采购的物品一目了然。
联动背后,是三星想要完成对控制其所有 IoT 设备的人工智能平台的布局。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权桂贤毫不避讳三星的新目标——明年,三星将通过 Bixby2.0 成为手机技术领域最领先的硬件厂商,并会由此将用户提早带入物联网时代。
从语音助手到控制中心
从现场的体验来看,和其他语音助手相比,Bixby 突破性地设置了通过关键词定义组合指令的功能。比如,在你晚上睡觉前,对 Bixby 说「晚安」,它会自动为你执行一些列预先设置好的指令(设置消息免打扰、将手机屏幕设置成蓝光、设置第二天的闹钟等)。

此外,Bixby 还具备一些有趣的功能,例如,在「作曲」功能中,Bixby 能将用户随意描画的曲线按照其高低起伏谱成乐曲。和苹果 Airpods 类似,三星 U Flex 是适配 Bixby 的运动蓝牙耳机。在赶路途中,Bixby 支持全过程语音唤醒邮件 APP 以及回复邮件。在开车途中若有电话进来,只需对 Bixby 说「免提接听」,就能够将双手留给方向盘,让行车更安全。通话结束后还能通过语音控制,将刚刚的通话对象存储至联系人中。

不难感受到,三星在产品设计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抓住用户日常生活和使用过程中的痛点,并逐一解决。
事实上,当 Bixby 最初出现时,业内对它并不看好。由于三星手机搭载 Android 系统,意味着手机已经预搭载了 Google Assistant。在这样的情况下,Bixby 的出现是否鸡肋?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与苹果同样都具备庞大的硬件产品出货量作为服务接口的优势,AI(例如 Bixby )、 IoT(包含各种智能装置、智能家庭产品)、以及 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就能串连起各种终端装置与应用,全面覆盖消费者的未来生活。
因此,Bixby 要做的是从手机上的技术与应用扩展到不同应用领域,比如说,智能家庭中的家电产品将来可能都会和 Galaxy S8 一样,有专属的 Bixby 按键,甚至未来的自动驾驶,都可能把 Bixby 做进去,直接用语音和车辆沟通,甚至进行路线指引。
在服务方面,Bixby 具有强大的应用及内容支持。对于三星手机的原生应用,Bixby 能够覆盖 7000 多个功能,10 万多条命令语句。与此同时,Bixby 还与高频场景的第三方应用进行广泛合作,其中包括爱奇艺、百度地图、大众点评、摩拜、ofo、腾讯 QQ、淘宝、有道词典等。

技术的底气
三星称当前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 AI 应用都不是手机 AI 的终极诉求,三星希望能够设计出「越用越懂你」、以及「会学习的 AI」。即通过用户的不断使用、用户画像的不断完善,配合 Bixby 后台的深度学习机制,系统能够越来越准确地理解用户的意图。这些都得益于三星之前收购 Siri 创始人的公司 Viv。Viv 拥有两大支柱,一个是虚拟助手,另一个是 Viv 的后端系统具有编程的特性。Viv 称之为「动态编程世代」,它可以让 Viv 了解用户的意图,随时创建程序来处理任务。按照创始人的说法,Viv 不是 Siri、GoogleNow、Cortana 那样简单的助手,在做实事方面,Viv 要比 Siri 强大的多。VivLabs 给 Viv 的定义是「通用大脑」(GlobalBrain)张代君还谈到,科技本该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轻松,但随着智能终端的功能不断增强、用户界面越来越复杂,如何找到想要的应用、如何进入应用里面找到想要的功能变得越来越繁琐,人机交互亟待变革。从人机交互历史来看,GUI 确实增强了人机交互体验,多点触控也确实缩短了人机之间的距离。在这之上,如何打造一个统一的交互接口,让机器去学习如何适应人类,而不是让人类学习怎样与机器沟通,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张代君表示,AI 技术的发展,为本次人机交互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多膜交互将引领此次变革。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三星表示自己已经形成了完善的 AI 技术体系。包括应用在智能手机端、IoT 设备端、VR 设备端的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指纹/虹膜/人脸识别技术、意图理解、用户画像、知识图谱、图像检索、场景分类、文字检测与识别、图像生成、深度估计等技术。并在基础架构层的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服务、云服务方面均有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