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功能怎么玩?真正的裂变不仅仅是分享出去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社交平台作为重点争夺的流量阵地,各个App不断上演着裂变、分享、传播的用户增长大戏并乐此不疲。为了获取社交平台流量,基本所有的App都会设计社交平台分享功能,以此实现低成本的拉新促活。
很多人觉得,分享功能就是把产品推广到各个平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让更多的用户看到。这种想法大大局限了分享功能的发展空间。因为获得流量真正依靠的不仅仅是分享出去,更是吸引回来。
那么"吸引回来"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当产品及其生产的内容在满足以下其中一项及以上的情况下,用户会产生分享行为:
被分享的内容与分享者三观或个人特质吻合;
· 有利于塑造或突显分享者的形象;
· 分享者对被分享的内容感同身受,有感而发;
· 对被分享者有利;
· 可帮助推进关系。
通过连接、图片等形式,分享行为得以成立。如果是图片,则可以更好的突出分享的核心内容,更容易被看到和分享,如果图片中添加外部链接则可以导流至网站;如果是链接,则可以直接导流至网站。
一般的分享功能到此就宣告完结。然而,被引导进入网页的用户就像随风飘荡的尘土,吹到哪里就飘到哪里,并没有沉淀下来变成你的用户。想把他们"吸引回来",就要赋予被分享链接一个"跳回"的能力。引导进入Web的用户下载App(对于未安装App的用户),或是在App内观看(对于已安装此App的用户),通过这个链接所有的用户都能直达分享内容所对应的App页面。
多一个带回的功能,分享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内容展示,而成为了一个能够在拉新和裂变上有所贡献的内容展示,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向用户推荐内容,把用户沉淀下来变成了自己人。这就意味着,只要有了好内容,用户就会源源不断地通过分享带回来一批又一批新用户,这就是"吸引回来"的核心奥义。
而对于产品和运营来说,带有跳回能力的分享不仅仅只实现了拉新,还实现了新用户来源追溯+精准数据统计。你可以在后台看到究竟是哪位用户用哪个内容吸引了谁来注册,吸引了多少个人……那么在之后的活动宣传中,你自然就能够轻轻松松进行渠道效果监控,不用一一尝试,逐一排查就能把握好每一次传播带来的效果,更加精准的控制变量来优化推广环节。
一款优秀的产品能够刷新人们对某件事物的认知,比如UBER、滴滴刷新了人们对打车的认识,支付宝刷新了人们对支付的认识。那么链路带回也算是对于分享功能的再认识。从功能完整性,使用便捷性,运营性价比来说,都是时候更新一下你的App的分享功能了。
欢迎留言讨论,更欢迎大家去MobTech官网下载ShareSDK(社会化登录分享组件),体验一下有深度链接加持,火力全开的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