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亏损资产 仁和药业拟转让叮当医药60%股权
本报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
近日仁和药业[股评]宣布,拟转让子公司叮当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叮当医药”)60%股权。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仁和药业不再持有叮当医药股权。
仁和药业解释称,系仁和药业子公司仁和药房网(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仁和药房网”)业务快速发展,其自身物流配送系统日趋成熟,而叮当医药与其产生业务重叠、形成资源闲置、无法达到最初收购该企业股权的预期目标。
一位医药电商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医药B2B电商平台属于重度垂直领域,市场规模也巨大,但主要通过规模化业务或者严格有效的成本控制来实现盈利,另一部分传统药批转型的B2B电商,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企业原本的业务能力。
而在仁和药业发布上述公告的第二天,叮当快药一位负责人紧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叮当快药与叮当医药、仁和药业没有任何关系。
转让叮当医药
叮当医药成立于2002年8月,主营业务为批发中成药、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抗生素、生化药品;经营保健食品;销售I类、II类、III类医疗器械;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不得直接销售药品)等。
后因仁和药业业务发展需要,叮当医药部分股权被收购。
2015年9月,仁和药业启动 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称,为配合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公司发展战略,公司以自有资金7212万元收购自然人徐吉平持有叮当医药60%股权。
彼时,仁和药业解释称,本次收购主要满足自身整体战略体系的物流配送环节需要,通过在全国发展建设B2B商业公司网络,可以使“和力物联”模式整合采购的药品,及时配送到叮当医药连锁门店以及托管的医院药房连锁体系,保证物流的质量、数量和时效性。同时,可以放大经营范围,将物流供应业务向仁和体系外发展,提高整体业绩和盈利水平。
并且,仁和药业表示,在成功控股叮当医药后,将叮当医药的B2B模式在全国依序复制发展,最终建设成为覆盖全国50个大型城市的50家B2B医药商业公司的网状物流供应体系。
在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中,仁和药业指出,叮当医药是为医药生产商、经销商和医药终端零售商提供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顾客通过互联网在线下订单,药品配送人员将药品从终端门店送达顾客手上,是叮当医药的特色服务之一,也是仁和药业未来要向全国规模复制发展的增值服务规划。
而实际上B2B医药电商业务蛋糕也较大。据商务部市场秩序司数据,2016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为612亿元。其中B2B业务销售额576亿元,B2C业务销售额36亿元。
不过,仅过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叮当医药被仁和药业拟以6636万元将公司持有的60%股份转让给原股东,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仁和药业不再持有叮当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股权。
与现有业务重合
对于此次转让,仁和药业解释称,这是因仁和药房网业务快速发展,其自身物流配送系统日趋成熟,而叮当医药与其产生业务重叠、形成资源闲置、无法达到最初收购该企业股权的预期目标。
不过,有分析认为,这或许与叮当医药的营收大幅下降、持续亏损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叮当医药全年营收1.12亿元,亏损5086.04万元;今年上半年,叮当医药营收2121.01万元,亏损289.86万元。仁和药房网2017年上半年营收1.77亿元。
“从此前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方案看,叮当医药的重要性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突出。”上述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
在2015年12月5日仁和药业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二次修订稿中,仁和药业指出将构建仁和药业医药FSC体系的关键结点包括“一个互联网平台+两种模式+三大环节”,其中一种模式即指“收购叮当医药‘B2B’模式”。
而在2016年6月20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三次修订稿中,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叮当医药B2B模式推广全国主要城市项目”和“公立医院药房托管平台项目”变更为全部以发行人自有资金实施;“叮当连锁B2C模式推广全国主要城市项目”原计划以募集资金收购3,000家零售药店,变更为公司以募集资金投入收购2,000家,以自有资金收购1,000家,并将项目名称更改为“仁和药房网零售终端推广全国主要城市项目”。
“从叮当医药、仁和药房网的布局看,尤其是经过两年的发展,两者确实有重合之处,而且叮当医药这两年的营收也在逐渐下降,作为上市公司,仁和药业将其剥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上述资深人士表示,并指出B2B的业务并非是将线下生意直接搬到线上,这背后比拼的其实是各自资源积累。
在医药零售分析师姜源看来,医药B2B是一门好生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运作中会遭遇到现实的骨感。想走出困境,需要转变观念,打造对于医药批发企业提升集中度的增值服务,并打造解决上下游问题与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