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场景梳理方法与基于场景的产品设计方法
篇首疑问:
1、产品的业务场景,怎么完整、高效梳理干净?
2、怎样基于场景去发现需求、设计业务?
3、怎样在设计完后,对整体设计进行拔高?
一、举例子
上面领导给了我一篇网络文章,介绍发票报销的一个小功能(包含发票OCR验真、发票夹、报销查询,就三个功能,没其他了,连报销发起都没有),然后领导说了一些他觉得的亮点(自己出差账本、报销与实发金额的关系、基于发票的周边管理)叫我研究下。一开始我也是按以前的分析思路,分析产品解决的问题、梳理业务流程、梳理角色,然后开始竞品分析,准备画图。
原以为这么简单的小功能,很简单,就扫描发票,记录发票,然后报销的时候关联上,走完报销流程完事。事实上我也仅仅考虑到这些,设计了这些功能点而已。
但是竞品分析的时候,看到一个竞品,在体验它的过程里面,就像领导说的那些亮点、场景都一一满足,而且操作极为简单。对比起我之前假象的功能架构与业务流程,感觉一个就是微信,一个就是十几年前的wapQQ~~~~
于是产生这疑问,如果基于流程,我可以设计很精美,交互很好,功能架构很独立的产品。但是我绝对设计不出那种一用就给惊喜的产品。这问题绝对不是交互设计能力的问题,而是要跳出原来的思维限制,去寻找、发现更贴近用户的不同层次需求,该如何做?
以前我的设计是基于“流程”,然后梳理流程的“角色”,然后设计功能框架设计功能。这种方法下面有个问题,虽然设计出来的东西很正规很规范,业务可以跑通且没有交互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总感觉不到产品亮点!或者使用上去,这产品就是“我的菜”的感觉。
然后研究从场景出发去分析、去设计是否能改变这种情况。因为基于场景分析,当场景发生、来临的时候,产品与用户的贴合度是极为高,产品的生命力是很强。而基于流程的角度来分析,只能说这个功能能满足用户的浅层需求,但是总满足不到用户内心的那种期望或者兴奋的需求。
二、场景梳理的三个步骤
1、梳理主业务流程及设计的角色(或者用户群体)
2、梳理角色-子场景:用户在这个业务下面(主场景),存在什么样的困难与疑惑(子场景),通过问卷、观察用户行为等方法,来获取真实的场景描述
3、区分核心场景、次要场景,构建整个场景故事:资源是有限,集中精力去解决最常用,最核心的场景,然后再逐步搞次要场景,建立起整个场景树
4、对场景进行5why的深入挖掘:挖掘场景背后用户群体的心理,期待需求(用户想用什么功能来实现这个需求,而不是这个功能能满足什么需求)
三、涉及的知识点
1、UML建模:流程图和角色用例,用例示例。如果只是纯场景分析,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场景包含多个角色的情况下,就很难使用纯场景分析。
2、需求价值判断: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判断标准都不一样。这里是对高频、需求与战略匹配度等判断,纯经验,没弄那种好看但没什么用的表(如需更好的,可以找其他知识点)
3、工作分解结构(简称WBS)与MECE分析法:结构化的思维,对场景不断分解,做到“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确保相关场景都存在(如果发现漏的,就补充就是了)。
4、根本原因分析(RCA):这个虽然看上去跟工作分解结构很像,但是实际上是思考的一种方法
5、KANO 模型:拆分每个场景下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通过期望需求的满足,可以提升产品的满足度,这样就不仅仅只是“完成”这事,而是“做好”这事
四、案例拆解
1、梳理主业务流程(主场景)、对应各个角色、角色发生的问题(子场景)
2、区分场景价值、5why挖掘场景根本问题、根本需求
3、将所有需求,整理成需求池,再判断价值大小与实施计划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基于场景,相对来说会有生命力点。但是坏处是如果分析的场景并不准确,这种反过来会边缘化产品设计。这个判断,只能交给用户,看使用数据、产品满意度来判断。
五、设计的就是对的?或者有没更高更好的设计?
产品的终极问题,就是我们所做的设计,是否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因为都是脑袋里面空想出来的东西,真实效果如何?用户买单不买单?
这里暂时想到的有3种方法:
A、事前:做好业务调研、弄清楚每一项。竞品的时候吸收每个竞品的亮点,设计初衷,集大成者。
B、事中:快速原型、用户尝试与调研。
C、事后:收集用户反馈、使用数据、用户推荐度,不断打磨产品。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对产品设计的更高要求与挑战。是想如果当初我只是基于领导给的文章,然后简单分析业务逻辑与角色,设计出来那东西,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可以做到更好,在参考竞品之后,发现更好、更优的方案,果断更改。然后怎么微创新比对方更优胜?或者业务重构,比对方更好满足需求?这就是下一步,对这个产品不断追求里面去完成。
六、后记
分析了多个同类竞品,看到其实我一开始找到那竞品,原来是行业已经算最好的产品~~~大部分其他产品,还是停留在很原始的设计,很多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都没有结合在上面。
其次那最好的竞品,也是那公司的核心产品,人家70多号研发人员,做了十几年,才打磨出这么一个产品。我就分析了两天,设计出一套原始的设计。不过这个并不能成为我设计出比它差的原因,所以这也是引起我对这次事情深入思考,怎么提高自己设计能力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