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为煤炭正名: 让英雄不再气短, 黄金时代远未结束

号外,号外,

今天,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员文章:

让煤不再“英雄气短”

看标题就很振奋,

人民日报为煤炭正名: 让英雄不再气短, 黄金时代远未结束

实现煤的干净利用,赋予煤更多工业价值,煤的黄金时代就远没有结束。

人民日报为煤炭正名: 让英雄不再气短, 黄金时代远未结束

历史的趣味,往往蕴藏于同当下的连接上。元代《析津志》记载,北京“城中内外经纪之人,每至九月间买牛装车,往西山窑头载取煤炭”。

700年过去,北京城六区将在今年率先实现基本无煤化,到2020年进一步实现煤矿全部退出目标。

煤这种被中国人使用了上千年的化石燃料,难道就要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纵览世界,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时间,从煤炭时代过渡到油气时代。而在中国,煤炭工业不过真正兴盛了几十年。曾几何时,有多少烟筒冒烟,常被人们用来衡量一个地方的工业水平。

在商品经济到来之前,去煤矿上找个营生,甚至需要托各种关系才能行。短短几十年过去,“冒烟的烟筒”让人联想到污染,“煤老虎”也不再底气十足。

过去煤是“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然而今天却有点“英雄气短”。

烟筒里一突突的黑烟,恰如煤在进入人类文明视野千百年后患上的“老年病”。然而,无论天时还是地利,煤的生存空间都还远没到清零的一步,“去煤化”虽风起成势但同样不能操之过急。华北一场大规模的“煤改气”计划,就因为天然气的短缺而遇上瓶颈,这充分提醒人们,缺油少气的国情依然会是我们国家一个长期难以缓解的矛盾。“风水光核”等新能源各有各的不足,没有哪个可以立即取代煤的“能源一哥”地位。

国土下埋藏丰富的资源禀赋,也足以让煤继续挺直腰杆。有识之士畅言,“中国在未来20年还离不开煤炭”。

天时帮忙,地利也给力,但这些还不够,人和因素更为关键。付之一炬的使用方式,不仅让煤背上了“雾霾元凶”的骂名,同时也是资源使用的极大浪费。得益于煤化工和烟道气净化等先进技术,最新的火电厂已有能力解决煤炭清洁利用、污染物超低排放问题。只要研发出适当的设备和技术,千家万户的煤炉子同样不会成为清洁空气的阻力。驱动增长的是消耗,而驱动进步的却是创新。

打开创新的天窗,只要能实现煤的干净利用,赋予煤更多工业价值,煤就可以洗刷“污名”,煤的黄金时代也远没有结束。

马克思曾说,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得益于蒸汽机的发明,煤从取暖燃料晋升为动力源泉,牵引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随着直流发电机的问世,煤又实现了从热能向电能的惊世一变,电气时代从此照亮人类文明。

谁也无法否认,今天人类已经再度处于新的能源革命的前夜,这会是一场以煤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减量革命,同时也是一场化石能源本身的绿色化革命。燃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课题,如今在国内外都被高度重视起来。一旦形成突破,“碳基文明”或许就能摆脱碳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拖累,为人类文明进化作出新的贡献。

人民日报为煤炭正名: 让英雄不再气短, 黄金时代远未结束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句今天常被用来形容心忧苍生、公而忘私精神的诗句,所描写的原型其实正是煤。

烧煤的时代逐渐远去,然而煤或许还不会因此而过时。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煤奉献自己、温暖别人的高尚品格,未来会有新的延续。厚植创新的根基,让高碳能源低碳化、黑色煤炭绿色化,不仅煤可以完成命运救赎,中国发展也会迎来又一次进步契机。

网友说:

人民日报为煤炭正名: 让英雄不再气短, 黄金时代远未结束人民日报为煤炭正名: 让英雄不再气短, 黄金时代远未结束人民日报为煤炭正名: 让英雄不再气短, 黄金时代远未结束

在这个新时代,煤炭应当以怎样的姿态自居?

快来留言发表你的观点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