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义府简介

李义府简介

李义府 公元六一四年至六六六年,字不详,瀛州饶阳人。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年,卒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年五十三岁。太宗时,以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王为太子,除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与来济俱以文翰显,时称来、李。甚谄事太子,而文致若谠直。高宗时,累官吏部尚书。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称为人猫。后以罪流于隽州死。义府著有文集四十卷,(旧唐书志作三十九卷此从新唐书志)传于世。

人物介绍

  李义府,饶阳县人。后迁永泰(今四川盐亭)。  唐贞观八年(634年),剑南巡察大使李大亮因李义府有文才,奏表荐为门下省典仪。不久,升任监察御史又拜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高宗时任中书舍人。永徽二年 (651年)加弘文馆学士。继任中书侍郎、太子右庶子,进爵为侯。显庆二年(657年)任中书令。龙朔三年(663年)升右相。后因罪流放寓州,乾封元年(666年)死于流放地,时年52岁。  李义府李义府出身微贱,虽官居右相不得人士流。因此,其曾奏请重修《氏族志》,主张不论门第,凡得五品官以上者皆人士流,并收天下旧志焚之。  李义府颇具文才,太宗时曾受诏与他人共修《晋书》。高宗时又3次受诏监修国史。当时,和太子司仪郎来济俱以文翰见重,时称来李。李义府著有《古今诏集》100卷、《李义府集》40卷传于世,又著《宦游记》20卷,未完成即亡。李义府虽有文才,但为人狡诈,因他善于吹拍武则天,对人笑里藏刀,以柔害物,故时人称之为“李猫”。   死因考证:关于“以罪流于隽州死”,资治通鉴还有一段描述,可以看出李确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唐高宗谓李义府,“卿子及婿颇不谨,多为非法,我尚为卿掩护,卿宜戒之!”,义府勃然变色,颈、颊俱张,曰:“谁告陛下?”。上曰:“但我言如是,何必就我索其所从得邪!”。李义府竟然“殊不引咎,缓步而去”,“上由是不悦”。

作品. 诗

  和边城秋气早  【唐】李义府   金微凝素节,玉律应清葭。边马秋声急,征鸿晓阵斜。  关树凋凉叶,塞草落寒花。雾暗长川景,云昏大漠沙。  溪深路难越,川平望超忽。极望断烟飘,遥落惊蓬没。  霜结龙城吹,水照龟林月。日色夏犹冷,霜华春未歇。  睿作高紫宸,分明映玄阙  【注释】: 无   【小传】: 瀛州饶阳人。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寻除监察御史、太子舍人。与司议郎来济俱以文翰见知,时称来李。尝献承华箴,预撰《晋书》。高宗嗣位,迁中书舍人,以先赞立武昭仪,擢中书侍郎,晋中书令。怙宠稔恶,长流巂州。  宣正殿芝草  【唐】李义府   明王敦孝感,宝殿秀灵芝。色带朝阳净,光涵雨露滋。  且标宣德重,更引国恩施。圣祚今无限,微臣乐未移。  咏鸟  【唐】李义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咏鹦鹉  【唐】李义府   牵弋辞重海,触网去层峦。戢翼雕笼际,延思彩霞端。  慕侣朝声切,离群夜影寒。能言殊可贵,相助忆长安。   杂曲歌辞·堂堂  【唐】李义府   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懒正鸳鸯被,羞褰玳瑁床。春风别有意,密处也寻香。   在巂州遥叙封禅  【唐】李义府   天齐标巨镇,日观启崇期。岧峣临渤澥,隐嶙控河沂。  眺迥分吴乘,凌高属汉祠。建岳诚为长,升功谅在兹。  帝猷符广运,玄范畅文思。飞声总地络,腾化抚干维。  瑞策开珍凤,祯图荐宝龟。创封超昔夏,修禅掩前姬。  东后方肆觐,西都导六师。肃驾移星苑,扬罕驭风司。  沸鼓喧平陆,凝跸静通逵。汶阳驰月羽,蒙阴警电麾。  岩花飘曙辇,峰叶荡春旗。石闾环藻卫,金坛映黼帷。  仙阶溢秘秬,灵检耀祥芝。张乐分韶濩,观礼纵华夷。  佳气浮丹谷,荣光泛绿坻。三始贻遐贶,万岁受重釐。  菲质陶恩奖,趋迹奉轩墀。触网沦幽裔,乘徼限明时。  周南昔已叹,邛西今复悲。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  【唐】李义府   远游冒艰阻,深入劳存谕。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  轩车行未返,节序催难驻。陌上悲转蓬,园中想芳树。  蜀山自纷纠,岷水恒奔注。临泛多苦怀,登攀寡欢趣。  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不求绥岭桃,宁美邛乡蒟。  白狼行欲静,骢马何常驱。愿接轺旆尘,联翩东北骛。    作品.权谋文章  度心术  唐 李义府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御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擒心第三   德不悦上,上赏其才也。   才不服下,下敬其恕也。   才高不堪贱用,贱则失之。   能傲莫付权贵,贵则毁己。   才大无忠者,用之祸烈也。   人不乏其能,贤者不拒小智。   智或存其失,明者或弃大谋。   不患无才,患无用焉。   技显莫敌禄厚,堕志也。   情坚无及义重,败心矣。   欺心第四   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   自知者明,人莫说之。   身危者骇,人勿责之。   无信者疑,人休蔽之。   诡不惑圣,其心静焉。   正不屈敌,其意谲(jue)焉。   诚不悦人,其神媚焉。   自欺少忧,醒而愁剧也。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   纵心第五   国盛势衰,纵其强损焉。   人贵势弱,骄其志折焉。   功高者抑其权,不抑其位。   名显者重其德,不重其名。   败寇者纵之远,不纵之近。   君子勿拘,其心无拘也。   小人纵欲,其心惟欲也。   利己纵之,利人束之,莫以情易耳。   心可纵,言勿滥也。   行可偏,名固正也。   构心第六   富贵乃争,人相构也。   生死乃命,心相忌也。   构人以短,莫毁其长。   伤人于窘,勿击其强。   敌之不觉,吾必隐真矣。   贬之非贬,君子之谋也。   誉之非誉,小人之术也。   主臣相疑,其后谤成焉。   人害者众,弃利者免患也。   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逆心第七   利厚生逆,善者亦为也。   势大起异,慎者亦趋焉。   主暴而臣诤,逆之为忠。   主昏而臣媚,顺之为逆。   忠奸莫以言辩,善恶无以智分。   谋逆先谋信也,信成则逆就。   制逆先制心也,心服则逆止。   主明奸匿,上莫怠焉。   成不足喜,尊者人的也。   败不足虞,庸者人恕耳。   夺心第八   众心异,王者一。   慑其魄,神鬼服。   君子难不丧志,释其难改之。   小人贵则气盛,举其污泄之。   穷堪固守,凶危不待也。   察伪言真,恶不敢为。   神褫(chi)之伤,愈明愈痛。   苛法无功,情柔堪毕焉。   治人者必人治也,治非善哉。   屈人者亦人屈也,屈弗耻矣。   警心第九   知世而后存焉。   识人而后幸焉。   天警人者,示以灾也。   神警人者,示以祸也。   人警人者,示以怨也。   畏惩勿诫,语不足矣。   有悔莫罚,责于心乎。   势强自威,人弱自惭耳。   变不可测,小戒大安也。   意可曲之,言虚实利也。   诛心第十   诛人者死,诛心者生。   征国易,征心难焉。   不知其恩,无以讨之。   不知其情,无以降之。   其欲弗逞,其人殆矣。   敌强不可言强,避其强也。   敌弱不可言弱,攻其弱也。   不吝虚位,人自拘也。   行伪于谶(chen),谋大有名焉。   指忠为奸,害人无忌哉。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二·许敬宗李义府传》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也。其祖为梓州射洪县丞,因家于永泰。贞观八年,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以义府善属文,表荐之。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黄门侍郎刘洎、侍书御史马周皆称荐之,寻除监察御史。又敕义府以本官兼侍晋王。及升春宫,除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与太子司议郎来济俱以文翰见知,时称来、李。义府尝献《承华箴》,其辞曰:  邃初冥昧,元气氤氲。二仪始阐,三才既分。司乾立宰,出《震》为君。化昭淳朴,道映典坟。功成揖让,事极华、勋。肇兴夏启,降及姬文。咸资继德,永树高芬。百代沿袭,千龄奉圣。粤若我后,丕承宝命。允穆三阶,爰齐七政。时雍化洽,风移俗盛。载崇国本,式延家庆。《震》维标德,《离》警体正。寄切宗祧,事隆监抚。思皇茂则,敬询端辅。业光启、诵,艺优干羽。九载崇儒,三朝问竖,历选储仪,遗文在斯。望试登俎,高谕乔枝。俯容思顺,非礼无施。前修盛业,来哲通规。饬躬是蹈,则叡问风驰;立志或爽,则玄猷日亏。无恃尊极,修途难测;无恃亲贤,失德靡全。勿轻小善,积小而名自闻;勿轻微行,累微而身自正。佞谀有类,邪巧多方。其萌不绝,其害必彰。监言斯屏,储业攸昌。窃惟令嗣,有殊前事。虽以贵以贤,而非长非次。皇明眷德,超伦作贰。匪懋声华,莫酬恩异。匪崇徽烈,莫符天志。勉之又勉,光兹守器。下臣司箴,敢告近侍。  太子表上其文,优诏赐帛四十匹,又令预撰《晋书》。高宗嗣位,迁中书舍人。  永徽二年,兼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高宗将立武昭仪为皇后,义府尝密申协赞,寻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赐爵广平县男。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显庆元年,以本官兼太子右庶子,进爵为侯。  有洛州妇人淳于氏,坐奸系于大理,义府闻其姿色,嘱大理丞毕正义求为别宅妇,特为雪其罪。卿段宝玄疑其故,遽以状闻,诏令按其事,正义惶惧自缢而死。侍御史王义方廷奏义府犯状,因言其初容貌为刘洎、马周所幸,由此得进,言词猥亵。帝怒,出义方为莱州司户,而不问义府奸滥之罪。义府云:“王御史妄相弹奏,得无愧乎?”义方对云:“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义方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奸邪于双阙之前,实以为愧。”寻兼太子左庶子。  二年,代崔敦礼为中书令,兼检校御史大夫,监修国史、学士并如故。寻加太子宾客,进封河间郡公。  三年,又追赠其父德晟为魏州刺史,诸子孩抱者并列清官,诏为造甲第,荣宠莫之能比。而义府贪冒无厌,与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狱,其门如市。多引腹心,广树朋党,倾动朝野。  初,杜正伦为中书侍郎,义府时任典仪,至是乃与正伦同为中书令。正伦每以先进自处,不下义府,而中书侍郎李友益密与正伦共图议义府,更相伺察。义府知而密令人封奏其事。正伦与义府讼于上前,各有曲直。上以大臣不和,两责之,左贬义府为普州刺史,正伦为横州刺史,友益配流峰州。  四年,复召义府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自余官封如故。  龙朔元年,丁母忧去职。  二年,起复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义府寻请改葬其祖父,营墓于永康陵侧。三原令李孝节私课丁夫车牛,为其载土筑坟,昼夜不息。于是高陵、栎阳、富平、云阳、华原、同官、泾阳等七县,以孝节之故,惧不得已,悉课丁车赴役。高陵令张敬业恭勤怯懦,不堪其劳,死于作所。王公已下,争致赠遗,其羽仪、导从、轜輶、器服,并穷极奢侈。又会葬车马祖奠供帐,自灞桥属于三原,七十里间,相继不绝。武德已来,王公葬送之盛,未始有也。义府本无藻鉴才,怙武后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铨序失次,人多怨讟。时殷王初出阁,又以义府兼王府长史。  三年,迁右相,殷王府长史仍知选事并如故。义府入则谄言自媚,出则肆其奸宄,百僚畏之,无敢言其过者。帝颇知其罪失,从容诫义府云:“闻卿儿子、女婿皆不谨慎,多作罪过,我亦为卿掩覆,未即公言,卿可诫勖,勿令如此。”义府勃然变色,腮颈俱起,徐曰:“谁向陛下道此?”上曰:“但我言如是,何须问我所从得耶!”义府睆然,殊不引咎,缓步而去。上亦优容之。  初,五礼仪注,自前代相沿,吉凶毕举。太常博士萧楚材、孔志约以皇室凶礼为预备凶事,非臣子所宜言之。义府深然之。于是悉删而焚焉。义府既贵之后,又自言本出赵郡,始与诸李叙昭穆,而无赖之徒苟合,藉其权势,拜伏为兄叔者甚众。给事中李崇德初亦与同谱叙昭穆,及义府出为普州刺史,遂即除削。义府闻而衔之,及重为宰相,乃令人诬构其罪,竟下狱自杀。  初,贞观中,太宗命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及四方士大夫谙练门阀者修《氏族志》,勒成百卷,升降去取,时称允当,颁下诸州,藏为永式。义府耻其家代无名,乃奏改此书,专委礼部郎中孔志约、著作郎杨仁卿、太子洗马史玄道、太常丞吕才重修。志约等遂立格云:“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更名为《姓氏录》。由是搢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皆号此书为“勋格”。义府仍奏收天下《氏族志》本焚之。关东魏、齐旧姓,虽皆沦替,犹相矜尚,自为婚姻。义府为子求婚不得,乃奏陇西李等七家,不得相与为婚。阴阳占候人杜元纪为义府望气,云“所居宅有狱气,发积钱二千万乃可厌胜。”义府信之,聚敛更急切。义府居母服,有制朔望给哭假,义府辄微服与元纪凌晨共出城东,登古冢候望,哀礼都废。由是人皆言其窥觇灾眚,阴怀异图。义府又遣其子右司议郎津,召长孙无忌之孙延,谓曰:“相为得一官,数日诏书当出。”居五日,果授延司津监,乃取延钱七百贯。于是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表言义府罪状,制下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侍御详刑对推其事,仍令司空李绩监焉。按皆有实,乃下制曰:“右相、行殷王府长史、河间郡公李义府,泄禁中之语,鬻宠授之朝恩;交占候之人,轻朔望之哀礼。蓄邪黩货,实玷衣冠;稔恶嫉贤,载亏政道。特以任使多年,未忍便加重罚,宜从遐弃,以肃朝伦。可除名长流巂州。其子太子右司议郎津,专恃权门,罕怀忌惮,奸淫是务,贿赂无厌,交游非所,潜报机密,亦宜明罚,屏迹荒裔。可除名长流振州。”义府次子率府长史洽、千牛备身洋、子婿少府主簿柳元贞等,皆凭恃受赃,并除名长流延州。朝野莫不称庆,时人为之语曰:“今日巨唐年,还诛四凶族。”四凶者,谓洽及柳元贞等四人也。或作《河间道行军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榜之通衢。义府先多取人奴婢,及败,一时奔散,各归其家。《露布》称“混奴婢而乱放,各识家而竞入”者,谓此也。  乾封元年,大赦,长流人不许还,义府忧愤发疾卒,年五十余。文集三十卷,传于代;又著《宦游记》二十卷,寻亡失。自义府流放后,朝士常忧惧,恐其复来,及闻其死,于是始安。  上元元年,大赦,义府妻子得还洛阳。  如意元年,则天以义府与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书舍人王德俭、大理正侯善业、大理丞袁公瑜等六人,在永徽中有翊赞之功,追赠义府扬州大都督,义玄益州大都督,德俭魏州刺史,公瑜江州刺史。  长安元年,又赐义府子左千牛卫将军湛及敬宗诸子实封各三百户,义玄子司宾卿基、德俭子殿中监璇实封各二百五十户,善业子太子右庶子知一、公瑜子殿中丞忠臣实封各二百户。睿宗即位,  景云元年,并停义府等六家实封。义府少子湛,年六岁时,以父贵授周王文学。神龙初,累迁右散骑常侍,袭封河间郡公。时凤阁侍郎张柬之将诛张易之兄弟,遂引湛为左羽林将军,令与敬晖等启请皇太子,备陈将诛易之兄弟意,太子许之。及兵发,湛与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诣东宫迎皇太子,拒而不时出,湛进启曰:“逆竖反道乱常,将图不轨,宗社危败,实在须臾。湛等诸将与南衙执事克期诛翦,伏愿殿下暂至玄武门,以副众望。”太子曰:“凶竖悖乱,诚合诛夷,然圣躬不豫,虑有惊动。公等且止,以俟后图。”湛曰:“诸将弃家族,共宰相同心戮力,匡辅社稷,殿下奈何不哀其恳诚而欲陷之鼎镬?湛等微命,虽不足惜,殿下速出自止遏。”太子乃驰马就路。湛从至玄武门,斩关而入,率所部兵直至则天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因奏:“臣等奉令诛逆贼易之、昌宗,恐有漏泄,遂不获预奏,辄陈兵禁掖,是臣等死罪。”则天谓湛曰:“卿亦是诛易之军将耶?我于汝父子恩不少,何至是也!”则天移就上阳宫,因留湛宿卫。中宗即位,拜右羽林大将军,进封赵国公,加实封通前满五百户。顷之,复授左散骑常侍,累转左领军卫大将军。开元初卒。崔义玄别有传。  史臣曰:许高阳武德之际,已为文皇入馆之宾,垂三十年,位不过列曹尹;而马周、刘洎起羁旅徒步,六七年间,皆登宰执。考其行实,则高阳之文学宏奥,周、洎无以过之,然而太宗任遇相殊者,良以高阳才优而行薄故也。及属嗣君冲暗,嬖妾奸邪,阿附豺狼,窥图权轴,人之凶险,一至于斯。仲尼所谓“虽有周公之才,不足观也。”义府才思精密,所谓“猩猩能言”,鄙哉!赞曰:贞观文士,高阳、河间。图形学馆,染翰书山。进身以笔,得位由奸。为虎傅翼,即又胡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