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 Linux下增加一块IDE硬盘的操作步骤

缘由:最近因空间不足,在服务器上增加了一块硬盘,并把Oracle的表空间进行了迁移,参照了本文及 <<oracle数据文件迁移>>,本文内容:使用RedHat linux(9.0 或者 AS4.0+),增加一块IDE硬盘的操作步骤,以及详解/etc/fstab文件内容。 

使用redhat linux(9.0 或者 AS4.0+),增加一块IDE硬盘的操作步骤:

----如何增加一个第二块IDE硬盘? 

问题的提出:使用redhat linux(9.0 或者 AS4.0+),如何再增加一块IDE硬盘?

解决方法:对于IDE硬盘,第一块硬盘为hda,第二块硬盘为hdb等等。第一个IDE硬盘的第一个分区为hda1,第二个分区为hda2等等。第二块IDE硬盘的第一个分区为hdb1,第二个是hdb2等等。本文章假设你已经把系统安装在一个IDE硬盘驱动器上,在启动时已经被系统识别出来.

下面的例子讲述了如何加入第二块IDE硬盘/dev/hdb.

以root用户登录然会执行下面的步骤:

   * fdisk 命令用于创建一个分区表.输入下面的命令在第二块IDE硬盘/dev/hdb上创建一个分区:

   # fdisk /dev/hdb

   * 输入m可以得到每个命令的帮助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m

   * 输入n增加一个新的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n

   * 输入e增加一个扩展: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e         

注意: 在知识库中有其他的文章更加详细地讲述了如何使用fdisk创建一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 输入1来指定第一个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1 

   输入回车接受默认值:

   First cylinder (1-2654, default 1):

   Using default value 1

   输入回车接受默认值:

注: 为了以MB指定分区的大小,输入 +M 或者以KB指定分区的大小,输入 +K,这里是整数值.

例如:指定分区的大小为100MB,输入+100M 或者指定分区的大小为100KB, type +100KB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2654, default 2654):

   Using default value 2654

   * 输入p显示分区列表:

   Command (m for help): p

   * 输入w写入和保存分区表:

   Command (m for help): w            

上面的步骤完成了/dev/hdb硬盘的分区.

你或许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来使新的分区表被识别,然后在磁盘上创建文件系统.可以使用reboot命令来完成.

另外,一些系统可以使用partprobe命令来重新读取分区表.如果在下面创建文件系统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错误,你应该重新启动系统.

在/dev/hdb1分区上创建一个ext3文件系统,输入下面的命令:

    # mke2fs -j /dev/hdb1

下面的命令创造了一个/opt2空目录用于加载新建立的/dev/hdb1分区.

   # mkdir /opt2

    为了在/opts上加载/dev/hdb1,输入下面的命令:

    # mount -t ext3 /dev/hdb1 /opt2

使用文本编辑器编辑/etc/fstab,加入下面的行,这样系统在下次启动时,

就可以识别这个分区:

  /dev/hdb1        /opt2       ext3      defaults          1 2

  一个被修改的 /etc/fstab 文件看起来类似于(后文有详解):

LABEL=/          /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none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none             /proc         proc      defaults              0 0

  none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hda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hdb1        /opt2         ext3      defaults              1 2

  /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noauto,owner,kudzu,ro 0 0

  /dev/fd0         /mnt/floppy   auto      noauto,owner,kudzu    0 0

现在第二块IDE硬盘在/opts加载点可以读取/写入数据.可以参考 fdisk,

mount和fstab的帮助文档获取更多的信息.  

详解/etc/fstab文件内容

etc/fstab内容主要包括六项:

  例如:打印出中间的两行内容,如下

  LABEL=/ / ext3 defaults 1 1

  /dev/sda2 /mnt/D/ vfat defaults 0 0  

  第一列:设备名或者设备卷标名,(/dev/sda10 或者 LABEL=/)

  第二列:设备挂载目录(例如上面的“/”或者“/mnt/D/”)

  第三列:设备文件系统(例如上面的“ext3”或者“vfat”)

  第四列:挂载参数(看帮助man mount) 

  对于已经挂载好的设备,例如上面的/dev/sda2,现在要改变挂载参数,这时可以不用卸载该设备,而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没有挂载的设备,remount 这个参数无效) :

  #mount /mnt/D/ -o remount,ro (改defaults为ro)

  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指明其他挂载参数,例如:

  noexec(不允许可执行文件可执行,但千万不要把根分区挂为noexec,

那就无法使用系统了,连mount 命令都无法使用了,这时只有重新做系统了!

  nodev(不允许挂载设备文件)

  nosuid,nosgid(不允许有suid和sgid属性)

  nouser(不允许普通用户挂载)

  第五列:指明是否要备份,(0为不备份,1为要备份,一般根分区要备份)

  第六列:指明自检顺序。(0为不自检,1或者2为要自检,

如果是根分区要设为1,其他分区只能是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