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Lily无人机倒闭:资金耗尽无法投产未动用预售营收

安科科技 郑峻发自美国硅谷

创业的路上前赴后继,艰辛与险阻冷暖自知。无论是硅谷还是中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创业项目涌现出来。但残酷的现实是,获得商业成功、得到媒体青睐的创业者毕竟只是少之又少,百分之九十的创业公司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创业公司是怎么死掉的?市场分析机构CB Insights在2014年对101家失败创业公司的调查显示,创业公司最主要的失败原因是缺乏市场需求(42%),而第二大原因就是资金耗尽(29%),第三位则是创业团队不合适(23%)。即便是YC孵化的项目,也有高达22%的死亡率。

之所以这么开头,是因为一家曾经大红大紫的创业公司死掉了——自拍无人机Lily。正如两年前一夜之间成为科技圈的关注焦点,这家公司的倒下也又一次吸引全球科技媒体聚焦。理性分析者有之,嘲讽讪笑者有之,恶意揣测者有之。但这就是现实,存在即是合理。生活本身即是残酷,创业更是一条不归之路,成王败寇,胜者为王。失败的创业者满身荆棘,只能自己舔舐伤口。

言归正传,Lily为什么失败?究其根本,和其他失败的创业公司并没有太大差别———缺乏经验,产品跳票,融资不利,资金耗尽。两位本科毕业生最后不得不承认现实,宣告第一次创业失败,并向之前预定的消费者致信道歉与全额退款。

安科科技驻美记者曾经专访过Lily创始人,也通过公司两位内部人士了解到一些背后的内幕。据他们透露,Lily已经请所有员工与投资人签署保密协议,不向外界公开评论。但当安科科技提供了国内某家媒体的报道内容之后,这两位早期员工答应匿名接受采访,为自己的公司正名。

Lily两位创始人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同学,2013年毕业之后即开始创办Lily。自拍无人机的创意来自于法国人安托瓦·巴拉雷斯克(Antoine Balaresuqe) 的毕业旅行。他发现市场上并没有符合自己需求的自拍设备,自拍杆的效果差强人意,就想到了用无人机来实现远距离和跟随自拍。

经过两年多的研发之后,2015年5月,Lily的一段原型机视频在网上几乎是一夜成名:掌上起飞降落、抛向远处起飞、挥手就能拍照、跟随拍摄视频、轻巧防水设计。这些技术功能是当时的无人机市场所未曾见到的,也让诸多科技媒体和极客们眼前一亮:这就是运动无人机版的GoPro。GoPro 随即伸出橄榄枝,希望收购Lily,被他们拒绝了。

  缺乏经验没趁热多融资

Lily一夜成名。两位创始人趁热打铁,当月就在网上开始预售,预售价只有499美元(随后涨到800美元)。到2015年底,Lily预售订单已经超过了6万多部,获得了3400万美元的预售营收。2016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CES,Lily无人机获得了最具创新产品的奖项,并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当年最值得期待的消费电子产品。

然而,Lily失败的祸根也是在那时候埋下的。由于产品一夜爆红,预售非常顺利,两位首次创业的创始人非常自信,显然低估了硬件生产的困难。他们非常乐观的预计,2016年2月就可以交付产品,届时再进行B轮融资会更加有利,因而没有在2015年的A轮融资尽可能多地储备资金。

实际上,在2015年5月产品亮相之后,Lily成为了硅谷风投的宠儿。诸多热门老牌VC纷至沓来,都希望投资这家最有希望的创新企业。但两位信心爆棚的创始人只接受了14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部分VC,其中就包括了老牌基金Spark Capital和SV Angel。

一位当时未能投资Lily的硅谷中国投资人暗示,Lily的创始人毕竟是第一次创业,在强烈的自信下,他们拒绝了很多其他基金,在最好的时候错过了最有利的融资机会。

虽然在2015年底已经宣布推迟发货,但这并没有影响到Lily团队的信心,毕竟在硬件制造领域,产品推迟一次发货并不奇怪。在2016年2月接受安科科技专访时,巴拉雷斯克还非常乐观地表示,Lily无人机一定会在2016年夏季发货,他打算到时得到市场认可之后再进行B轮融资。

柔宇科技创始人兼CEO刘自鸿在与安科科技谈到Lily失败时表示,“非常遗憾。Lily或许当时觉得资金不是问题,所以拒绝了一些投资。但硬件量产一定要存够粮食才能解决后顾之忧。供应链资源和成本都是问题,还需要有足够经验的管理人才和工厂生产人才,这是我们的亲身体验。创业者要永保敬畏之心,不能在得意时头脑发热。”柔宇科技横跨硅谷和深圳两地,主要研发柔性显示屏和传感器,其消费产品头戴影院已经上市。

  市场骤降温无人机变冷

然而,令Lily团队有些措手不及的是,等到了2016年上半年,整个融资环境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年还是大笔资金唾手可得,拒绝送钱上门的基金,现在却不得不主动去找风投要钱,绞尽脑汁获取融资。而团队的急剧扩张,也加大了资金的消耗速度。

一方面,硅谷和中国的创投市场整体都在急剧降温,之前挥舞着支票急于投资的风投们现在却动作谨慎,基本持犹豫不决的态度。即便有意愿投资Lily的基金,也在互相观望,都期待有大基金出来领投再随后跟进。

另一方面,无人机市场的机遇也在悄然发生改变。2015年还被认为是大热创业领域的无人机市场,到了2016年就开始形势大变。中国厂商大疆凭借着研发、资金、供应链的全方位优势牢牢主导着市场,其他竞争对手则纷纷陷入了困境,无论中国厂商或是国外厂商。零度、亿航、Parrot先后裁员,GoPro被迫召回,Zano宣布清算,3DR陷入困境寻求转型企业市场。

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杨镭对安科科技表示,在消费者无人机行业,美国公司不会有太多机会,而在广义的智能硬件领域,中国公司都有着强大的竞争力。3DR就是试探了消费者市场验证自己性能指标之后,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竞争对手大疆的压力,从去年年初开始转型更有前景机会的勘探、建筑、农业等企业无人机市场。

从去年上半年到年底,Lily团队一直在努力寻求B轮融资,但却始终没有获得大基金的认可,寻求中国资本投资的努力也没有成功。而与此同时,两位缺乏经验的创始人还在扩大工厂生产线的投入,导致此前融到的1500万美元快速消耗。这是Lily最后关张的最致命原因。

  三次跳票无法及时发货

Lily之所以会遭到部分媒体的嘲讽,其主要原因就是三次推迟发货。从2015年5月预售开始后,6万多位消费者付款等待着Lily发货。但交付时间却从最初的2016年2月推迟到5月,然后又从5月推迟到8月,最后再从8月推迟到12月。可是,6万多消费者最终等来的却是Lily关张的消息,虽然他们的资金都会如数返还,但翘首等待了20个月之后,这个消息无疑让他们感到失望。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都是第一次创业,显然低估了硬件制造供应链的难度,”一位早期员工这样回忆说,“第一次跳票完全是自己造成的,巴拉雷斯克显然有点盲目自信,高估了开发速度和生产厂商的能力,原定在2016年2月交付。但到了年底之后,我们发现这根本来不及,还有好多硬件和软件细节要完善,只能选择推迟交付。”

“第二次跳票则是技术问题。虽然我们当时的第三代原型机已经基本完成,但还有一些技术细节没有完全保证,例如抛飞。我们曾经劝巴拉雷斯克可以先搁置这个功能,可以后续再激活,尽快让产品上市,但他有点过于理想主义,觉得必须彻底做好才交付,尤其是抛飞的安全性能。他担心如果上市之后出现问题召回,那么我们这个初创公司的招牌就彻底毁了。我们不是大疆,也不是GoPro,经不起打击。”

“最痛苦,也是最无奈的是第三次跳票。原因很简单,没有资金投产了,除非动用预售款。公司之前把资金都投入到产品研发之中和原型机的生产,消耗了宝贵的资金储备,却没有融到新资金。到夏天结束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资金去支付投产制造了。”

  并购失败最后无奈退款

“实际上,Lily无人机产品在10月份已经基本完善了。之前视频中的几项功能,包括手上起降,挥手拍照,跟随拍摄,防水性能、自动避障,我们都已经实现了。此外,我们还加入了4K摄像功能。只有一个小功能还不能保证,就是Lily抛入水中起飞。”这位员工非常遗憾地对安科科技表示。

“过去的几个月,我们实际上已经交付了几十部机器给部分用户进行测试,让他们在各种极端环境下使用,给我们提供产品反馈,网上就可以看到视频。一些中国媒体的报道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如果有资金的话,我们的产品就能够投产。虽然产品跳票了三次,但实际上我们预售用户要求退款的比例非常低。他们的信任让我们感到更加遗憾。”

没钱投产,那么之前预售的3400万美元呢?另一位Lily员工则向安科科技透露,“即便Lily到了资金耗尽的境地,公司也没有打过3400万美元预售收入的主意。也许其他公司到了这个境地,会想着用那笔钱去投产,交付产品也许可以度过这个难关。”

相比较KickStarter等众筹平台上的创业公司倒闭,消费者无法获得退款遭受损失的情况,Lily的用户至少可以获得全额退款,遗憾的只是20个月的空等一场。因为Lily是在自己网站进行预售,而不是在KickStarter等众筹平台筹资。至少,Lily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宣告了离开。

“从9月开始,我们就知道,除非获得新投资,或者动用预售款,否则已经没有办法投产交付。这个时候,他们开始考虑出售公司的可能性,早期投资人也在努力促成交易。有意收购的公司包括了Snapchat。过去的两个月,两位创始人一直在进行出售谈判,和Snapchat的谈判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我们都以为这周会宣布出售消息,但最后为什么和Snapchat谈崩,我也不知道。”

  创新总有失败先驱者

虽然Lily最终还是失败了,但自拍无人机领域的探索并不会随之结束。当Lily还在为融资和制造头疼的时候,来自中国的折叠自拍无人机Hover已经在去年10月上市,售价599美元。去年大疆发布的折叠轻便无人机Mavic也具备了自拍功能,同样可以放进背包之中。

在过去的一年,硅谷已经有太多热门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消失:致力于打造“可穿戴领域苹果”的Misfit出售给了Fossil,智能手表的先行者Pebble无奈卖给了Fitbit,而Lily的差别只是没有达成出售交易。即便是曾经的互联网巨头,雅虎、Linkedin和Twitter,也已经出售或是正在寻求出售。

在每一个新的技术趋势的探索道路上,每一项新的产品需求的开拓过程中,都有一大批倒下的先驱公司。虽然这些公司的尝试失败了,但却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更具优势的对手带来了全新的创意和机遇。那么,创业失败在硅谷是一件耻辱的事么?

硅谷知名创业导师史蒂夫·布兰克(Steve Blank)并不这么认为。前后创业八次的他对安科科技表示,“我爱硅谷,这里比任何地方都宽容失败,我们把创业失败者称之为‘有经验的人’(Experienced),投资者甚至也会更青睐他们。怕什么呢?投资者90%的项目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他们也是不断的失败才获得巨大回报。只要你懂得吸取经验,硅谷就欢迎你再次失败和成功。”

七海资本创始合伙人许良杰也对Lily团队壮志未酬表示惋惜,由于保密协议,他无法对Lily置评。但他认为,“硅谷之所以伟大,就在于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允许试错。成功的风险投资人需要胸怀和胆量,我们会继续努力寻找一些具有前瞻性、引领创新潮流的项目,支持创业者实现梦想,希望能给用户带来惊喜,为投资人带来回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