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不管影片剧情是否一般,都得有视觉刺激来填补内容的空虚——这项艰巨的任务,从1968年简·方达主演的《太空英雌芭芭拉》开始,多半由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来完成。不过在科幻片日趋成熟的过程中,要被男性观众代入自我幻想的男性角色也不可以逊色太多。但是相比儒勒·凡尔纳等作家在科幻小说中对未来100年的科技做出的颇为详细的预言,电影人对于“未来”的想象似乎反而受到了现状的限制。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7年,《银翼杀手2049》剧照

这不仅体现在女性角色外形的趋同——最为明显的一点是科幻电影中非普通人的女性们都趋于剪出同款短发,发尾在颈背处被干脆利落“一刀切”: 2001年《人工智能》中的机器情人、2012年《云图》中的克隆人和未来人、2015年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中的“刀锋女”,今年的《银翼杀手2049》中的虚拟女友乔伊,她们有着相似的吸引力,也都有着相似的发型——而可怜的男士也没有太例外,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也是穿得要么和现代人一样,要么就和古代人一样,要么就是紧身衣。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拿来主义”的宇航员

当马特·达蒙赤裸着上半身,裹着毯子出现在镜头前时,没人会怀疑《火星救援》的“科幻”属性——因为背景里太空船中居住舱的布景已经昭示了一切。更何况人类宇航员身处太空舱休息时,身穿的服装本就和平时一般无二。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5年,《火星救援》剧照

马特·达蒙却不是在太空里裹浴巾的第一人,在宇宙飞船早已代替汽车成为常见交通工具的科幻片中,飞船就如同一个个可移动的房屋。在未来,处于舱内休息时,人总不能一直穿着制服,科幻片的导演和设计师们也这么想。而人们在家中总是惬意而随性的,那么放纵一点也可以。极其重视身体享受或精神自由的人大概都有点放浪形骸的调性,对于他们来说,被衣服“束缚”大概是很难受的事情——这大概就是在作者和导演的手中,在宇宙中飘荡的金主都不太喜欢好好穿衣服的原因。既然不能裸着,那就披件睡衣,反正是拍电影,再夸张点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太空客们穿着浴袍式样的宽松罩袍在大银幕上跑了三十多年,这种场景也早已不是科幻片的稀客了。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1981年,《银河系漫游指南》

2005年,《银河系漫游指南》。虽然剧本是老小说,电影也是翻拍老片,但这袍子、这风衣、这迪斯科风格,是不是都挺眼熟?

在科幻的背景下,无论故事设定多迷幻,当人类角色踏入那些脑洞大开的世界前,多半会保持着地球人的外形和服饰,当他们需要改头换面时,就意味着即将进入一个未知的,充满诱惑力又暗布危险的时空。比如从穿着便装的休息形态切换成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宇航员形态,甚至从被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宇航员形态变化成外星人样貌(比如《阿凡达》),而宇航服和太空舱的造型设定,实在是太不需要费灵感了。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1968年,《2001太空漫游》剧照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将千百年来人类跨出地球的梦想落成了现实,也让以探索宇宙为蓝本的科幻电影有了切实参考。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无论故事背景设定在什么年代,科幻片中的宇航员都穿着极为相似的服装,待在极为相似的太空舱里。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以明亮的色彩和光线、极简约的设计,幻想了2001年的人类和宇宙,它不仅影响了时尚界对“未来感”的畅想,也为后来以太空人为主角的电影形象设计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框架,同时也多少框住了设计者的构思。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09年,《月球》剧照

五十年来科幻片中的宇航服和太空舱和现在的别无二致完全可以理解,毕竟科幻也要遵循基本法,这几十年来宇航员的装备外形变化本身也不太大,但是其他类型的服装呢?

制服控的福音,设计师的梦魇

在日常服装的基础上稍有进阶的,得属制服无疑。军装风格的制服让设计师在发挥时满是掣肘,却又特别省事。1956年《禁忌星球》中的队员们,就穿着有些像发泡板的军装风制服,现在看来未免过时,但在纺织业不甚发达的年代,用军装风格的制服撑场面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1956年,《禁忌星球》剧照

到了《星际迷航》系列风靡的年代,设计师在战时军装制服的基础上,以平整硬挺的面料、可以忽略的装饰和更贴合身形的紧身感,打造出复古的未来风。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09年,《星际迷航》剧照,军装样式是复古的,元素是未来的

军绿、棕黄、深蓝、暗红、灰色等常见于军装的配色对于身穿制服的成员而言,也是信手拈来。越发简约和富有流线感的设计元素也符合“探索宇宙的人以方便为上”的行动原则,但修身,或者说略带紧身的元素与现实中的军装一样,依旧是科幻片中制服的重点。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1997年,《星河战队》剧照。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摆脱二战思维的先头部队,偏要以吸引敌人火力的照明弹为后续部队做标记

事实上,轻便、简约、弹性好、防护性佳的的服装更适合未来人类的活动,人类在未来时空中进行团体工作时依旧会讲究秩序和行动的便捷度。相较于板正的军装而言,《星际迷航》系列中的舰队成员在飞船内身穿的制服可能会更加科学实用。这些制服以简洁的半高领彩色紧身衣和半紧身衣为主,用颜色和袖口处的花纹来区分职务的舰队成员。虽然服装材质看起来仍是地球常见的人造纤维材质,颜色也没有跳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配色之外,但当所有人都穿上这套略微紧身的制服时,还是充满了仪式感,并具有超高的辨识度。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1966-1969年,《星际迷航:原初》剧照

这种以在常服上狂做减法的方式,在穿着者以集体方式出现时会带有超自然的效果,如果只是孤零零一个人,恐怕还是套上个尖耳朵会更有“科幻”的说服力。

而各民族各文化元素大混战的《星球大战》中,反派怎么看都像是二战德国党卫军跑进了片场。防毒面罩一般的面具遮挡住面孔,二战时期的纳粹头盔整齐划一,一身黑色制服反射着冰冷的光,身为反派的达斯·维达的经典装束汇总了纳粹军装的元素。不仅如此,西斯帝国及第一势力的军队,从制服到画面构图,色调冰冷、排列无比严谨,都会让人联想到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暴力机器所拥有的冷酷压力展露无疑。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武装党卫军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5年,《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剧照。从服装到构图都很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第一势力”

但在合理的故事背景下,直接穿上军装、携各种重型兵器特别便于理解,这种情况通常是,人类要和非地球人,或非自然人开战了。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4年,《明日边缘》剧照。其实漫画中阿汤哥的全套装束是科技感更强的、链接到运动神经的机甲。剧照中的外骨骼已经是现实中的军用装备了

大概军装的实用性太高了吧,以至于无论什么形态的人都愿意穿它。就算阿凡达放宽了眼间距,拉长了四肢,拉尖了耳朵,还一身蓝色,不也照样走上了“要么和现代人一样,要么和古代人(原始人)一样”的老路子吗?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09年,《阿凡达》剧照

极简和金属元素的紧身衣

1968年简·方达穿在《太空英雌芭芭拉》中换了8套服装,从塑料材质的宇航服,到金属战衣,让这部B级片多有了几分启蒙科幻服装的可能。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1968年,《太空英雌芭芭拉》剧照

1982年的《银翼杀手》为新旧科幻片划分出了分水岭。具有冰冷的背景的赛博朋克反乌托邦,直面人、社会和科技的矛盾。当男主角仍身穿现实社会中常见的工装时,女主角则以罕见的发型、超大垫肩和黑色光泽的皮衣走进未来风格。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1982年,《银翼杀手》剧照

在这之后,“黑客帝国”系列提供了人们(不分男女)走进未来的最简单的方式。贴身剪裁的黑风衣+墨镜的着装组合不仅在90年代显得狂酷炫帅,并且被《人工智能》延用,在后来的复仇者联盟中也毫不逊色。值得注意的是,黑风衣最好修身,并且是颇具光泽度的皮质材质或有金属色涂层,不然你就是个穿着工作服的路人甲。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01年,《人工智能》剧照。影片中的亮面服装和彩色光晕占领了21世纪中期,很快我们就能自己验证一下这个设想了

和反射光线的黑色亮面紧身衣和外套异曲同工,人们似乎特别偏好用极为亮泽的金属色和画面的明暗对比来表达“未来”和“科幻”的迷思,这种做法在《银河护卫队2》里借着现代电影后期的手段再次攀上高峰,大祭司阿耶莎宛如奥斯卡小金人的出场方式差点亮瞎一票人的双眼,而这一幕是为了致敬1927年的科幻巨作《大都会》。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7年,《银河护卫队2》剧照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1927年,《大都会》海报

在科幻的语境下,这些颜色本身是黑是白,是冷色调亦或是暖色调,都没有太大区别。在冷硬的金属色泽下,它们无一例外地彰显着科技的强大、冷漠、高高在上,以及角色的性格设定中剥离了常人特征的一面。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2年,《云图》剧照。极简的服饰、金属圈和头发上流光的两条颜色,满满的未来科技感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5年,《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剧照。大概是为了减少阻力,快银的服装相当紧身,蓝色细条纹和银色的闪电纹路标志着与普通人的区别

在大部分时间里,服装的“金属”和“紧身”不分彼此。从现实时空,到二维空间,从地球人,到半人半机器人,再到非地球生命,无论性别,都被光滑明亮的紧身衣/盔甲/战袍衬出宽肩窄臀小蜂腰。金属和紧身款式的结合比外星人的金属色皮肤更加有源可巡,随便翻出几部历史题材电影就能明白几分。冷兵器时代的金属铠甲被用来保命,但对于不容易死的种族来说,这种服装的审美功能可能更大一些。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4年,《银河护卫队》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不分时空,不论服装是取材于触感更好的软面料,还是硬邦邦的金属质地,都始终刻意拉大着肩腰宽度的对比,和为了角色加强健身的演员相得益彰。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3年,《环太平洋》剧照

所以相比之下,还是五颜六色的皮肤颜色更科学,也更幻想一点,毕竟光是地球人,皮肤颜色就已经好几种了,未来出现更多更迷幻的色彩也是说不准的事。

包裹全身的机甲和钢铁外壳

为了对付邪恶的外星怪物,英勇的地球人利用高大的机器战士与之对抗———这种桥段长盛不衰,托尼·史塔克在1963年的漫画中就穿上了保护全身的钢铁战衣;30年后的电视剧《恐龙战队》中,五位战士驾驶着五架恐龙佐德组合成超大机器人大杀四方;《环太平洋》里连上操作员意识的各国战斗机甲逐一亮相……酷炫的机器外壳、无坚不摧的能力不停地挠着观众的痒点。其实这已经不能完全算是服装了,但肉体操纵机甲作战的代入感之强,似乎能随时唤醒观众少年时期的英雄梦,这使得处于机身内操纵它们的人穿的是西装还是裤衩,都不是观影的重点。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08年,《星河战队3:掠夺者》剧照。虽然机甲看起来有点天真,还是有观众觉得很燃

科幻电影中的服装是否被想象力制约了?

2013年,《环太平洋》剧照

或许和人们对未知的恐惧有关,即便科技日益方便着人类的生活,人们也始终对它保持着几分提防。虚拟世界的强盛带来的人文反思打破了老科幻片对科技的旖旎遐想,没有情绪的科技和不近人情的人,让疏离感成为赛博朋克科幻片的主流,而那些在前人基础上畅想着探索宇宙的科幻片,则以更接地气的服装保留了“人”的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