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口达百万级 人工智能+教育乃大势所趋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各国高度重视,也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才缺口,我国在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持续发力,而人工智能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才缺口达百万级人工智能+教育乃大势所趋
近日,在由科技日报社、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创新中国·未来AI科技领袖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表示,“人才,尤其是高水平人才的匮乏,正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正如郑志明所言,当下,如何解决人才紧缺问题,成了不少行业在共同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缺口愈发凸显。
人才缺口日益严峻教育变革势在必行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人工智能人才仅30万人左右,而人才缺口早在2017年10月便已经达到百万级。该数据预测,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39亿元,彼时这一缺口很可能再创新高。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才问题,教育方式的革新或在其中发挥作用。众所周知,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质量技术性人才的诞生。而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提高教育的水准、改进教育的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而且,在人工智能逐渐普及的当下,传统教育模式显然难以适应各行各业的前行步伐。日益提升的经济水平以及市场需求,也在促使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教育模式的革新正在进行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业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十分重大且关键。
就以人工智能对教师的影响来说,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职能。对于学生作业、习题、试卷等,人工智能可将其数据化,即编成计算机可以处理、分析的数据,从而代替教师工作中很多繁琐的内容。
此外,一对多的教育模式,让许多教师都无法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但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教师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更大程度上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成果。
不过,随着个性化学习、智能学习反馈、机器人远程支教等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优势的凸显,教师也面临着来自人工智能提出巨大挑战。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教师可以从部分繁杂的工作中抽身,把更多精力花在更具含金量的工作中,去创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把教育做得更好,但如果无法实现这一职能的转变,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人工智能+教育未来该如何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技术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人机交互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将不断加深,应用空间也会持续拓宽。那么,人工智能+教育之路具体该如何走呢?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中国高校要分“三步走”,2030年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