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 工程院院士管德逝世 曾参与设计歼8飞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动弹性专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管德同志,于1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932年7月12日,管德出生于北京。
195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1956年8月,112厂(今航空工业沈飞)成立飞机设计室,管德由二机部四局(航空工业局)关键部门调入设计室。完成歼教1飞机的外形确定工作后进入气动组,专攻气动弹性。当时,国内气动弹性专业领域完全空白,管德与徐舜寿用手摇计算机、地面共振试验设备,经过两年的努力,最终保证了歼教1飞机的颤振安全。
大学时期的管德
手摇计算机、地面共振试验设备,经过两年的努力,最终保证了歼教1飞机的颤振安全。
刚进入设计室,管德进行确定歼教1飞机外形的工作。求解二次曲线的各项系数是非常繁杂的,当时没有电子计算机,只能靠手摇计算机,一算就是一整天,晚上还要加班,一个月之后歼教1飞机的外形才基本确定。专攻气动弹性时,国内大专院校都还没有设置气动弹性专业课程,更没有做过实际工程工作的人,建立气动弹性专业只能靠自己努力。——顾诵芬
歼教1飞机的木制样机
1958年后,管德转向超声速歼击机气动问题的研究,同时开始高低速风洞试验研究。那时的技术资料很少,每次经过北京,管德都会去各单位查找资料,然后分门别类摘抄到笔记本上。据顾诵芬回忆,那是个灰色的再生纸活页本,80年代他最后一次看见管德的“破本”时,本子已经记录了一寸多厚的资料。
管德的气动弹性专业文献资料手抄本
那个本子上收集了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间气动弹性领域的文献资料,管德自己曾说过他感到获益匪浅。我最后一次看到他那个破本是在80年代,已有一寸多厚了。从民航局退休后,他还经常到628所(今航空工业信息技术中心)借文献、看期刊,特别是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的 AIAA Journal(美国航空航天学会学报)。——顾诵芬
1979年,歼8白天型设计定型资料审查。左起:顾诵芬、钟敏昭、管德、邱宗麟
1961年起,管德先后担任航空工业沈阳所颤振组组长、空气动力室副主任、总体和空气动力室主任、副总设计师、副所长。管德为歼8飞机建立了检查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的阻抗试验设备,对歼8飞机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基于丰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淀,以及对气动弹性专业的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才保证了歼8飞机优异的高空高速性能。
左起:歼8Ⅱ飞机首飞指挥员王昂、现场总指挥管德、总设计师顾诵芬、型号总指挥何文治分别签字同意歼8Ⅱ飞机首飞
在研究与设计工作中,“自以为非”是管德院士对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从不同的思路不断诘难自己的结论,保证设计工作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是管德院士工作作风的真实反映,也是他对设计人员和学生的基本要求。——管德院士的学生 李敏、陈伟民
歼8Ⅱ飞机部分研制人员与飞行员合影
1980年,时任112厂总工程师的管德在繁忙的工作中争取了3个月时间赴西德学习和研究国外颤振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并把国外学习到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国内的专业建设中。
1984年6月12日,歼8Ⅱ飞机首飞成功左起:现场总指挥管德、发动机总师温俊峰、试飞员曲学仁、总设计师顾诵芬、首飞指挥员王昂
德国人很看重管德,给他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门上的姓名牌写着Dr。 (即doctor,博士,编者注)。德国人允许他随便进入资料室查阅所有资料。其中有不少涉及机密的内容,但德国人对他不保密。——顾诵芬
1985年,管德任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局局长、部总工程师、部科技委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1985年底调至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任副局长(后兼任党委副书记)。随后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在此期间,即使工作再忙,每周一定会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给气动弹性专业的研究生讲课。90年代,管德开始应用芯片传感器研究颤振的主动抑制。
1990年,管德(中)陪同乔石(左)、习仲勋(右)参观民航展览
1993年至2003年,管德任全国政协第八、第九届委员。
1994年,管德任中国工程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管德(右)参加“院士行”活动
管德是我国气动弹性专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曾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可用于超声速飞机设计的气动弹性计算和试验方法。他主持的“高速歼击机的气动弹性分析”和“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研究项目,分别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对歼8飞机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航空工业部一等功。他还出版了《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飞机气动弹性力学手册》等重要专著。
正是成千上万普通科技工作者持续努力的工作,才有了中国当前航空工业的成就,管德院士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他们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