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爱国: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者

九年磨一剑,AI先锋齐聚一试锋芒。11月29日—12月1日,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19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将在苏州隆重举办。届时,学会将对81个成果授奖。

伴随智能科技的不断深化,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大批AI科技先锋不断涌现,他们以优质的科技成果大力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自2011年学会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以来,该奖项已成为我国表彰、鼓励科技从业者及企业的至高荣誉殿堂。

宋爱国: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者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通过推荐评选优秀的智能科学技术成果,切实调动广大智能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彰获得2019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学者与专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领域赋能,大力提升我国智能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和应用高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将于 2019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苏州隆重举办“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19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诚邀您莅临本届颁奖大会,共襄盛举。

宋爱国: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者


宋爱国,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远程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2019年宋爱国教授及其团队凭借“复杂环境下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这一项目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宋爱国: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者

获奖人物介绍

宋爱国,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有机器人力触觉传感器技术、空间机器人遥操作技术、力触觉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技术、脑-机接口与脑机融合技术、医疗机器人与康复机器人技术等。

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特聘教授,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电仪控制学部主任。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973课题1项、国家863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载人航天921预研项目3项、国防预研项目2项、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1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项目9项等重要课题45项。科研成果先后获201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0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中国专利优秀奖、200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中SCI论文18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1800余次。获发明专利授权8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获2001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2002年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称号,获2003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2004年霍英东教育基金奖助,获2003年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获2006年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2007年中国青年科技奖,获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2014年江苏省十大优秀发明人奖,获2017年江苏省首届创新争先奖章,获2018年江苏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2017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带领的“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科研团队2016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2019年宋爱国教授及其团队凭借“复杂环境下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这一项目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实验室简介

我们的实验室叫“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于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远程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这两个国家和省级研究平台。实验室建立于1983年,自“七五”以来一直从事机器人传感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现在主要面向我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核电安全与核化反恐,以及助老助残康复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遥操作机器人的传感、控制、人机交互等共性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团队介绍

研究所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研究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2人、学术带头人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

研究方向

研究所主要有五个研究方向:机器人力触觉传感技术、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助老助残康复机器人技术、核电与电站巡检运维机器人技术、空间机器人技术。研究内容包括:机器人多维力觉传感器和柔性触觉传感器技术研究、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研究、临场感人机交互遥操作技术研究、基于神经信息接口的人机融合技术研究、运动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智能肌电控制假肢研究、基于视觉与力触觉的工业机器人精密作业技术研究,以及遥操作机器人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科研任务

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二级课题4项、国家973项目二级课题1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3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载人航天921预研项目9项、国防预研项目8项、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4项等,为机器人感知技术、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重大应用及产业化奠定了理论、技术与核心器件基础。

成果及应用

科研成果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核电安全、核化反恐、电力巡检运维、助老助残康复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五院、航天八院、中广核集团研究院、中核电集团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多个省市的电科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自2010年以来,先后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

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空间

本项目针对核电站、变电站、配电站等电站和输电环节存在的管道、楼梯、障碍物、狭小空间等复杂环境,在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平稳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与导航、共享控制和多任务检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尚未实现电力巡检运维各种复杂环境的全覆盖,尚未覆盖到架空输电线路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项目团队目前正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智能移动式实时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支持下,研发面向架空碳纤维导线内部缺陷检测的智能线上巡检运维机器人。具体包括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紧线损伤及数据库技术、线上行走机构及实时检测技术、紧线损伤智能判别技术等,期望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突破以上关键技术,实现架空碳纤维导线内部缺陷的在线智能检测。目前,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二代工程样机已在常州110kV线路、镇江500KV线路等上线实测成功。

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团队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项目等支持下,突破了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的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国内首次在阳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及宁德核电站投入运维使用;挂轨式巡检机器人在国内16省市2000多个配电站广泛使用;本成果不仅在2010上海世博会、2013南京亚青会、2017天津全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泵站监控、无人消防车、工业机器人、智能工程机械等领域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宋爱国: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者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在全球范围内已迅速从一个学术热点变成投资热点和产业热点,正在带来科技和产业的巨大变革,人工智能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正在持续突破,产业化趋势迅猛,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本身的产业化,另一方面是对人工智能有重大需求产业的人工智能化。后者的增长空间更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力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比如传统的智能机器人产业,不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特种机器人,智能主要体现在执行自动化操作的行为智能,而现在应用了目标识别、情感识别等认知智能技术后,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很多行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获奖后对您在科研、教学等产生有力支撑和影响?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代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荣誉象征。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我个人和团队都是非常大的荣誉,也是对团队十余年来专注于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技术研发,坚持创新,坚持产学研合作,注重利用新技术解决行业难题与痛点的最大肯定。

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后,对我在科研、教学及项目应用等方面都有强力的支撑和深远的影响。首先,团队的科研实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权威的认可,在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将获得更好的声誉和更高的知名度,对未来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获奖也有力推动了我们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发展,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更具有竞争力,会吸引国内外更多优秀的学生和青年人才来学习和交流,从而促使学科水平进一步提升。最后,获奖也会有力推动项目成果的拓展应用,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巨大的影响力和宣传效应,将加速正处于实施阶段的拓展应用步伐,同时也会激发更多的潜在应用。

您对培育科研团队,高校培养科研人才的建议

科研团队

在培育科研团队方面主要有五点心得。
其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团队的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形成鲜明的特色;
其二,要引领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团结一致,保持高效的团队战斗力;
其三,要围绕领域前沿,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工作;
其四,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与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引领团队成员保持勇攀科技高峰的使命感与荣誉感;
其五,尽最大努力为团队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在项目经费、实验用房和设备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有力的保障。

人才培养

高校培养科研人才主要有两大主体,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生要强调立德树人,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在指导他们高质量完成学业的同时,也重视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培养青年教师的关键是要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温馨和谐的集体氛围,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加速他们的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