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能给北中国带来一场化学反应吗?

雄安新区的核心要义将是在那里建设出一个以新移民建设力量为主、以高端和发展态势产业为先的经济活力带。

雄安新区能给北中国带来一场化学反应吗?

4月1日下班时分,中国人正从一天的愚人节玩笑中抬起头来,准备下班,迎接随后的清明小长假。一个震撼性的爆炸消息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级别比肩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

各种分析声音随着这个爆炸性消息的推出而展开。很多负面例证被迅速提出,例如中国至今已经有十几个新区,再如北部中国的政治生态根本不利于自由市场的充分生长,再如十年前曾倾注力量建设也曾有大型国企入驻的曹妃甸早已成了荒无人烟的“鬼城”,再如根据中国的政治生态,五年后这里还能否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建设还很难说……质疑一个新生事物总是容易的,但整体而言,市场上的兴奋多于质疑。

浩浩荡荡的买房考察团无视网上关于“商品房停售、户口冻结”的信息,在群里相约好清晨出发。分析师们在连夜赶制行业报告,计算谁将从这场盛宴中挖出第一桶金。他们对这个刚刚冒出头来而至今仍是一片洋淀的新区所给予的评价是:大手笔。

无论成败,雄安新区都抵得上这个评价。

这是一个非常合乎现实逻辑的政策指向。多年以来,整个北中国乃至整个中国,都没有这样强劲而明确的成长预期了。对此的心理渴求甚至远远大于现实利益。

中国南方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你追我赶地站在经济发展的前列。但整个北方却一直没有这样的亮点。北京是整个长江以北唯一一个大型一线城市,却没有起到像上海、深圳那样的资源释放作用,反而产生了巨大的虹吸作用,攫取京津冀三地的资源。巨擘四周寸草不生。毗邻北京的河北和天津,因为政治生态和人员观念素质的落后,始终没能发展出足够的经济实力,相反还被北京吸取了不少养分。

距离北京只有30分钟高铁车程的雄安新区,理论上就起到这样一个承接作用:这里第一步将接收北京转移过来的央企和部门,但这些机构并不直接产生效益,也无法构成经济链条,只能起到聚拢人气和提升地区品质的作用。更大的生态进化,更核心的要点,都凝聚在下一环。

在官方稿件中,如果你只注意到“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而忽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一句,就会看不到雄安新区设计初衷的根本所在。

如果说此前在通州建设的副中心主要用于接纳从北京版图上剥离出去的市属行政机关,那么雄安新区的核心要义绝不在于接纳从北京剥离出去的产业,而在于在那里建设出一个以新移民建设力量为主、以高端和发展态势产业为先的经济活力带,进而寻求由这片经济活力带促生出京津冀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发展活力。

事实上,这也是整个北部中国最为欠缺的。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东三省、曾凭借煤炭和矿产资源暴富的晋冀地区,都在新的经济时期陷入了后劲不足、增长乏力的困境。而只有在这个地区注入新的经济力量,让它与原有格局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组合,才能使得这片地区不至于陷入更大的困境。

用人上也能够看出这一点,和对北京建设行政副中心所要求的执行力不同的是,对雄安新区的要求是它的创新力。主管和直管领导分别拥有深圳和天津两个新区的操盘经验。给他们的工作指标中,革新大于执行和守成。

2013年起,一家突然崛起的互联网公司,将一个词语带到前台:“生态化反”——由公司调动力量形成能够内部循环和自我提升的生态圈,并使得整个公司的生态环境生成化学反应。这个说法让人将信将疑,但即使最质疑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有其内在逻辑,也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

而此次雄安新城从理论上给京津冀乃至整个北中国带来的最大预期,就是这样一种“生态化反”的作用。为此,将有空前的财力支撑和行政资源为其保驾护航。当然,它也将同时面对更多积习和旧体制的掣肘。

从更高层面上说,已经保持了30多年经济增长态势的中国,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人质疑这种发展模式的科学性,它也的确在现实中暴露出了过于粗放、资源密集浪费、创新乏力等缺陷,然而这种发展方式和它制造出来的速率,让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间也一定有超越了现有理论而做出的实质性创新。

从2014年开始,中国官方就一直在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这实质上是对于传播中国经验和推广其价值观的内心渴求。因为从政府的立场上,感觉到的是理论远远跑输实践而带来的“内心惆怅”。

这些年来的发展方式,概而言之,就是让政府站在市场经济的最前列,直接介入甚至干脆直接从事经济生产,以举国之力调遣资源、调动人口,并以举国之力为政府决策进行全套的开路、反馈、调整和最终的兜底。在这个过程中,有败笔有弊端,但是也有着几何级数的经济增速。这种经济层面上的政治赋能,一直被称为“集中力量做大事”。如果将这种资源调配方式下的发展逻辑视为中国特色的话,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它在单纯经济层面所获得的巨大成功。

而这次雄安新区的成立,将是这种模式的最终极动员和最根本检验。在那片远期规划中要比深圳大出四平方公里的地区投入的,会是30多年来积攒下的实践经验和雄厚财力。

而与以往特区建设道路完全不同的是,国家层面的行政力和财富力都更为雄厚,也更加不带丝毫掩饰地参与进来,并成为主导这次新区变革的开端力量。换句话说,在雄安新区的生长过程中,引导这片土地发生巨变的将不再是千军万马组成的“拓荒牛”,而是巨大的国家赋能和资源引导。这是一次国家实力作用于经济实践的巨大社会试验田。

在此期间,作为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只需要看自己是不是要追,是不是要跟。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原地不动,坐视巨大的财富在政府支配下从地面上滚滚袭过,而你成为被裹挟的人之一。难得的是,对于整个京津冀地区乃至北中国而言,虽然困难很多,掣肘无处不在,但整体规划的思路非常清晰。要知道,遇到一个一切都打明牌、出明示的庄家,对于所有身在局中的人,都是一件幸事。

毋庸置疑,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巨大的财富损耗,有不少的BUG,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随时有“歪楼”的可能,有再也回不到初始规划的风险。在此期间,会有很多家庭、个人或企业的离合悲欢,但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为北中国乃至整个版图再度激起活力的可能性。

至今为止,官方传达出来的信息有如下这些:不要炒房,如果决定参与其中的话,要带着你的脑力和体力而非财力去。不要“贴地飞行”,那里直接的立足点就是高精尖产业,不排除政府的支持会造成类似光伏、新能源汽车这样的资源重配和浪费,但是在此期间酝酿的是巨大的财富流转契机。

改变既有利益格局,意义虽重大,过程却艰难。至今为止,雄安新区仍然是一个令人将信将疑的长远规划。“将信”的地方在于,这一举动是在反腐初见成效、领导核心地位已经树立、新一代领导集体即将组建的前提下,挟威势扫荡而下的,有一定的实施基础。而“将疑”的地方在于,大到世界经济变化、国内政治版图变化,小到建设过程中的固有观念桎梏、地区本位思维等,都有可能将这个设想带偏。毕竟,至今为止,以行政力量生生造出一片新城,并且力图带动周边成为新的活力促生点的做法,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并无先例。

以未来20年为限。雄安新城将成为一片100平方公里至2000平方公里的伸缩可定的试验场。它将真实地验证,由政府直接主导经济行动、规划经济版图这种看似违背自由市场规律却在既往30年创下中国经济奇迹的做法,能够在现实中再走多远。而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既是实验者,又是见证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