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融资右手开拓中国市场 WeWork入场或加剧联合办公洗牌
安科科技 李根
据《华尔街日报》等海外媒体报道,联合办公空间项目WeWork正在经历一轮估值200亿美元的融资,曾经成功投资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软银孙正义,将为这次投资开出高达30亿美元的投资额。
有分析称,这是孙正义在兑现与美国新上任总统特朗普之间的承诺——增加对美国的投资,以帮助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过,对于这家最知名的全球联合办公服务提供商来说,软银注资的意义不会局限于WeWork美国业务开展本身,这更会是其进一步全球化扩张的有力支持,特别是亚洲及中国地区。
WeWork北京开店
实际上,WeWork正在悄然展开规模不小的中国行动,就在2016年11月以来,这家已经在全世界12个国家35个超市拥有超过120个办公地点的共享办公服务商,给出了进军中国的第一阶段目标数字:7家。
WeWork联合创始人米格尔·麦凯维(Miguel McKelvey)还专门来到北京与中国媒体见面沟通,称有机会在中国为超过6000名会员提供办公空间及社区服务,并把中国会员纳入到WeWork1万多名企业会员和9万名会员的全球数据网络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还包括首次开业的北京门店。米格尔·麦凯维确认,WeWork在京第一家办公地点——WeWork光华路门店将于今年3月开业,其后慈云寺店也会投入使用。
更早之前,WeWork已经在上海展开了中国试水,而且上海地区的空间数将在2017年提升至5家。
之所以先上海后北京,可能与WeWork整体的合作思路有关。作为联合办公服务提供商,WeWork并非简单开展“二房东”生意,对于它来说,空间仅只是入口和开始,网络、社区和会员服务,才是WeWork最为看重的地方。这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对外拓展的模式:找到地产相关的合作伙伴,一方提供资源,WeWork提供后续的服务。
据安科科技了解,北京门店将是WeWork将联手远洋集团,这保证了WeWork的首个北京空间能够开辟在光华路这样的中央商务地带。
面临中国市场激烈竞争
进军中国市场,对WeWork来说并不算新闻。早在2016年3月完成联想控股旗下弘毅资本等领投的4.3亿美元F轮融资后,WeWork方面便已明确宣布将用该笔融资开拓亚洲市场,包括中国、韩国和印度等国家。
不过,WeWork联合创始人米格尔·麦凯维在接受安科科技专访时也强调称,中国资本的进入只是WeWork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动力之一,而不是原因。
“WeWork很明确,中国市场的开拓一直处于重要地位,早在弘毅资本等进入以前,WeWork就已经在为开拓中国市场做准备。”米格尔说。
这位WeWork联合创始人也谈到了WeWork可能遭遇的挑战,一方面是全球化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
实际上,在联合办公相关的创业空间领域,中国市场早已红海一片、竞争激烈。
自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策以来,创业带来的空间红利被迅速激发,不少创业者开始做起了服务创业者的生意,而提供办公场地相关的创业则因为准入门槛等方面的原因,显得格外火爆,甚至一时还有“办公空间太多,创业者不够用了”的调侃。
对于其中不少办公空间项目来说,“二房东”仅只是营收模式中的入口一环,不少项目更加远大的野心在于,希望在初创项目成长中充当孵化器角色,并且能够以资源入股,参与到股权投资的生意中。
然而,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WeWork更在意的是其会员网络,WeWork中国区总经理卢书成也表示:“我们不是’二房东’,WeWork不仅是一个办公场所,更是一个社区和服务网络,加入WeWork意味着加入了我们全球会员的社区网络,能够让中国会员与全球会员完成连接和互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WeWork可以在中国立马实现差异化发展。据安科科技统计,至少在只提供空间服务的业务范围内,WeWork的中国本土竞争对手也不在少数。
包括优客工场、那什空间、氪空间、联合创业办公社、科技寺、无界空间、梦想加,SOHO3Q等在内的联合办公项目,都是WeWork潜在的直接竞争对手。而且有意思的是,在WeWork宣布将拓展中国市场后,国内联合办公项目还完成了一系列的“合纵连横”,通过相互结盟或者相互参股的方式,提升自己在面对全球劲敌时的应对能力。
不烧钱的共享经济:会员服务盈利
不过WeWork方面并不认为自己属于外来竞争者,甚至认为自己和上述中国项目有本质不同。
“我们做的和其他公司(中国联合办公公司)不同,我们欣赏其他公司做的,也为他们高兴,但我们不认为他们是竞争者,我们一起推动新观念,提供更好的工作方式,这对于大家都有益处。”米格尔称。
这位WeWork联合创始人还说,WeWork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服务。在联合办公领域摸索了7年后,形成了自己的盈利模式,而且作为全球化公司,全球范围内的会员都可以共享资源。他表示,WeWork在全球的商业模式都一样,通过会员服务费来盈利。
当然,这种模式是否会在中国遭遇挑战,是WeWork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中国的创业火热,与此前的“双创”政策有关,一旦政策红利下降,对于这种初创项目为主的办公空间的需求,可能会产生波动。
在媒体见面会上,WeWork联合创始人米格尔·麦凯维告诉安科科技,WeWork首先很看好中国经济在长时间内的发展,认为中国依然会是全球增速最快的经济体,背后离不开创业创新的助推。
而更重要的方面在于,WeWork不仅提供的是初创项目的服务,而且也在为很多中小型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和社区内的服务,甚至还有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司加入到会员网络体系中。
“WeWork会员企业覆盖范围十分广泛,既有开始创业的小公司,也有代尔塔、国际商用机器、通用电气、三星及Dropbox这样的全球五百强企业。”中国区总经理卢书成补充称。
最后,WeWork方面还强调,目前已经搭建好的全球会员社区和网络体系,也是其在中国市场完成进一步拓展的信心所在,WeWork称,目前WeWork会员中超过70%之间互相合作,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办公地点则为会员提供了商务出差的最佳办公选择,他们也会进一步为跨国公司及中小企业提供灵活选择和拓展业务的机会。这会是WeWork的独特价值所在。
总之,随着WeWork入华的实质性拓展开启,围绕联合办公领域的竞争毫无疑问将进一步加剧,而新一轮的洗牌是否会马上开启,尚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