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居民的互联网生活:只爱锦上添花,不爱雪中送炭

在小城镇,出租车司机揍网约车司机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我真应该改变一下对小镇生活的一些看法了。”

文丨木子 编辑 | 快刀

来源丨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在看完懂懂笔记《小镇青年手机里的“秘密”生活》一文之后,读者张梁对于小镇居民的互联网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名新锐摄影师,张梁经常游走于名山大川采风。而到南方一个“十八线”小镇上的采风计划,却让他无比兴奋。

“下了大巴,在小镇的汽车站里,许多人都在玩手机”,他告诉懂懂笔记,除了小镇青年以外,很多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也很爱看短视频、刷朋友圈。有一位给客户送农特产品的大爷,甚至还在汽车站就开起了“现场直播”。这让张梁对这个小镇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深信不疑,“看来,小镇居民比大城市的人,更爱玩这些应用。”

然而,当他走出汽车站后,却惊奇地发现,一切的“互联网便利”就此消失了。那么,在张梁亲历的十八线小镇,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在“简单”的生活里,应用都是“复杂”的

“小镇的互联网应用,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便利。”

经过艰难的地图定位之后,张梁终于在这个小镇上的一条村道,找到了之前在网上预定好的酒店。与其说是酒店,不如说是一家不上规模的家庭旅馆。他告诉懂懂笔记,小镇的经济虽不落后,但之前在OTA平台上,却并没有搜索到连锁快捷酒店。而在办理入住的时候,他却遇到了另一个问题——“小旅馆找不到我在网上的订单了。”

虽然前台放着一台电脑,但负责办理入驻的店员,却依旧要通过一本登记用户订单的册子查找预订的信息。而且,店员反复多次询问到底是在哪个预订平台上下单的。这在张梁看来,很不可思议,“店员还觉得很困惑,反倒跟我说,他们平时很少接网上的单,都是到镇上出差的人,就近入住而已。”

对于一家深藏在村巷里的小旅馆而言,OTA平台所能带来的信息化,反而给经营者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在几经周折之后,张梁也终于入住了。然而,有一件事情,却让他有些耿耿于怀。他告诉懂懂笔记,旅馆住客登记时的流程十分不规范,并没有与公安局联网的身份证核验设备,而是简单的用手机拍了一下他身份证的正反面,并发到了某个微信群里。

“她说没事的,这边核验都这么操作的,不过我还是很担心个人信息被盗用。”而此时已经“折腾”得又累又饿的张梁,也懒得追究太多。不想下楼觅食的他,习惯性的拿起手机,打开了外卖软件,却发现平台上仅有的几家食肆,几乎都超出了配送距离,“唯一一家能够送餐的沙县(小吃),下单后却被告知是商家自己配送,要等店员忙完一阵,才能送过来。”

无奈之下,他只能到房间门缝处,捡起一张原本很不屑一顾的外卖卡片,照着上面一个电话打了过去,叫了一份 8 块钱的扁食(馄饨的福建叫法)外送。不到 20 分钟,餐就送到了。吃着热腾腾的扁食,张梁内心万千感慨。他告诉懂懂笔记,像他这样平时过于依赖互联网工具的城市人并不少,一旦来到这样的十八线小镇上,往往就会感到不习惯、不适应,甚至出现了一定焦虑和恐惧情绪。

对于小镇居民来说,几十年简单、直接的沟通方式,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习惯,住店基本靠问路找,外卖完全靠电话叫,出门几乎用双脚走,就更别说会有共享单车能轻松扫码骑走了。这些对于居民来说的“方便”,在大多数城市人看来,却是非常“落后”的。而张梁所经历的这些“不便”,仅仅是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