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起跑线》探讨印度教育问题, 戳中中国人的痛点

印度电影《起跑线》探讨印度教育问题, 戳中中国人的痛点

印度人民用另一部高口碑电影《起跑线》探讨了印度的教育问题,再次切中了我们自己的“起跑线”之痛。

《起跑线》的故事围绕一对中年夫妇拉吉和米塔为了将女儿皮雅送入顶尖私立学校的努力而展开。在印度这个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划分鲜明的国家,拉吉和米塔的生活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裁缝店老板的儿子拉吉传承家族手艺,经营着自己的时装门店,米塔在家专心相夫教子,把女儿的生活打理得公主一般。但“不差钱”的生活却出现了一个不仅花钱,还要考验智商的问题。

米塔一心要把女儿送入最顶尖的私立学校,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从而引发了这家人的一场“变形记”。从“土财主”到“社会精英”,然后再从上流社会流落贫民窟,只要能让女儿读最好的学校,拉吉夫妇无所不用其极。当拉吉和米塔终于得偿所愿,却发现一路的波折经历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样子,扭曲了他们的初心,他们回不到过去,也无法奔向原本设想的美好结局。与同样聚焦教育体制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相比,《起跑线》要讲的问题更像是《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前传——受教育的权利是否公平,但两者也有共性的探讨——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论是买学区房并试图挤入上流社会的用力,还是潜伏在贫民窟的漏洞百出和悲欣交集,《起跑线》都在用一种印度电影格外擅长的戏剧化演绎去触碰最坚硬的社会现实,夸张手法没有削弱它的真实感。为孩子申请入学彻夜排队的家长、为应对录取面试而去参加的各种培训班,我们身边不就有这些似曾相识的身影?家长不仅要拼经济实力,还要拼社会地位,如今刷爆朋友圈的家长委员会竞选,又何尝不是一场微妙的角力?至于买学区房,就更容易引发我们深深的共鸣了,几百万、几千万的投资,打造一条黄金起跑线,似乎踩在这上面,孩子就可以原地飞起。

《起跑线》的前半段竭尽浮夸搞笑之能事,与拉吉夫妇打入贫民窟内部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也让后半段的故事更有人情温度。为了扮穷而竞争学校25%的贫困生入学名额,拉吉和米塔的“贫民”生活需要从头学起,善良的邻居一家给了他们最大的帮助,邻居的儿子却没有获得入学资格,皮雅窃取的名额本可能属于她在贫民窟的好朋友。印度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均,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在两家人的阴差阳错中尽显。而不论培训机构的老师还是私立学校校长的角色,都充满讽刺意味。培训老师时时流露家庭背景对孩子申请学校的重要性,校长则把教育经营成一门生意,尽管她自己出身贫苦。当阶层意识根深蒂固,唯有出人头地才能抢占生存资源的灌输成为教育理念,学校就变成了一台制造畸形的机器。

再对照我们的生活,已经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勉励的初衷,发展为教育产品的广告语。起跑线的划定从升学考试到幼儿园的入学竞争,再到孩子吃什么奶粉,最终一路折腾回胚胎形成之前。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没有错,但如果这个“育”挥发出致人焦躁的魔幻气息,让涉及这个问题的人都殚精竭虑,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米塔在贫民窟的生存之战中无所适从而感到暴躁时,邻居的一句话点醒她,“贫穷是很难教授的”。其实同样,高贵也是很难教授的,它与出身无关,是人品的贵重,而这本应是教育的首要。贫民窟不明真相的邻居为了给拉吉凑学费,不惜用性命冒险去“碰瓷”,即使得知拉吉的骗局后,愤怒却仍然不忍心揭发他们的宽容,人性的善良和人品的高贵并没有因生活的磨折而黯淡。而拉吉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米塔也意识到,她希望女儿成为她父亲这样的人,而不是某名校的毕业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片中公立学校寒门学子的茁壮成长并非歌舞升平的假象,是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北青艺评 文/梁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