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现在, 河南也没有自己的CBA球队?

河南曾经有过CBA的球队,虽然这支球队只在CBA存在了两年。

故事先得从王兴江讲起,大家熟悉他,是因为当年他的山西队在CBA故事不少,但王老板走上篮球之路,是在河南。

2001年,当时还是河南仁和集团老板的王兴江在郑州注册了一支乙级球队,名字就叫河南仁和,并且当年以冠军身份进入甲B。一年之后,2002年,河南省体育局的球队——河南宏力男篮也顺利升进甲B。

一个省有两支甲B球队,而且都志在冲A,名额有限,困难可想而知,恰恰此时仁和集团的业务向山西拓展,于是王兴江把球队搬到了山西,名称也改为王兴江在山西的另一家企业——山西宇晋。

为了冲A,王兴江为山西宇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引进过欧阳贵景、梁达等小有名气的球员,不过连续三年,宇晋冲A无果。但与此同时,河南宏力在薛玉洋、王磊等人的带领下,2003年一举拿到甲B冠军,冲进了甲A。

为什么到现在, 河南也没有自己的CBA球队?

喜悦的心情没过多久,到了2004年,CBA各队都在为取得好成绩磨刀霍霍,河南男篮却还在为钱发愁,当时他们是所有CBA球队中唯一没有冠名的球队,打CBA要主客场比赛,没钱根本玩不转,但是队是体育局的,体育局没钱,河南也没有企业钟情篮球,没人愿意为此投资。

河南男篮一筹莫展之时,事情出现了转机,一直没能如愿冲上CBA的山西宇晋的母公司、河南仁和集团出手了,“你有票,我有钱”,仁和“曲线冲A”,仁和花了800万元,对,只有800万,就买下了冲A成功的河南男篮。

为什么到现在, 河南也没有自己的CBA球队?

只不过,河南篮球界当时没有人想到仁和以后还会搬家,所以合同中不知有意还是无心,没有明确标明“仁和男篮必须代表河南参加CBA联赛”,只是写上了有义务代表河南参加国家规定的比赛,如全运会、城运会等。而这,为河南仁和后来的搬家埋下了伏笔。

初期河南省体育局和仁和的合作还算和气,但原本带着河南队冲A成功的功勋,譬如刘永国、刘克明和李国卿等人,先后被调整出队,王兴江安排了自己中意的教练团队,不过人家是老板,体育局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进入CBA两年来,河南队的成绩一直极差,连续两个赛季客场无一胜绩,总是垫底,

与河南队在CBA的惨淡相对的是,2005年全运会,以河南队为班底的那帮队员拿到了第五名,仅次于八一、广东、江苏、辽宁,平心而论,这已经是河南队能取得的最好成绩了,而当时河南队的教练团队,就是被王兴江调整出去的老河南队教练。

为此有不少球迷感慨,同是河南队,为何一个第五,而另一个却倒数第一?

而且,从当初购买河南男篮开始,仁和男篮似乎就没有想着要在河南扎根。不管第一年主场在郑州,还是后来到济源,俱乐部都没有按照CBA准入制的规定,建立自己的训练基地,住宿和训练场地也是租用,给人的感觉是走着瞧着。

2006年,不甘心在河南队事务上失去话语权的河南省体育局,又成立了一支球队,期望用三年时间冲上CBA,这支球队的赞助商是河南济源钢铁,主场和河南仁和一样,也在济源篮球城,这让仁和男篮很不爽,时间好像又回到了2002年宏力和仁和在郑州二虎相争的态势。

为什么到现在, 河南也没有自己的CBA球队?

而这一事件也最终变成了河南仁和搬家到山西的导火索,用篮协的话来说,“仁和想走,河南不留,山西愿意接手,我们没道理阻拦。”

而当初体育局与仁和签订的协议中并没有对仁和比赛的地点有所限制,所以河南体育局也无法干涉仁和的去留,只能眼睁睁看着队伍搬到了山西,并且改名叫山西中宇。

按照体育局的初衷,仁和走了,新成立的河南济源钢铁在NBL锻炼几年之后,一样可以再造一支CBA的“升班马”,只是没想到局势变化太快,短短几年,职业体育发展已今非昔比,不久前姚明表态,CBA未来五年不再扩军,还在NBL的河南队想再获得CBA资格,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归根结底,河南没有大企业,建业有钱,但他们已经投了足球,除此之外,没人愿意投大价钱到篮球上,现在在NBL在河南赊店老酒队,投入在NBL都排不到前列,想再进一步的难度,可想而知。

河南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人才了,周琦、李根、高尚、朱旭航、王磊、罗凯文、冯欣等人,都是CBA一线队员,2017年全运会男篮青年组预赛前八名,河南队是唯一一个省内没有CBA球队的队伍。

可没有高水平比赛的锻炼,不知道这批河南青年队队员未来是在NBL蹉跎,还是学他们的前辈们,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天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