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中国正掀起“创新风暴”: 在多领域成世界领跑者
参考消息网12月28日报道 英媒称,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40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兴奋不已。与此同时,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同时,债务水平持续走高,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怎样维持高增长,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重要的课题。“创新”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之路,只有持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中国才有可能完成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25日报道,研究显示,一股创新风暴正在中国掀起,主要集中在IT和新兴产业,其规模之大可能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从世界最大的无现金交易总量到世界最快的大数据计算速度,从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到世界最先进的高铁网络,从世界最多产的人工智能科学论文到世界最领先的光伏产业链,中国在许多行业突破科技瓶颈,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报道称,一些量化指标可以让人重新审视一下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的成绩,在创新领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15年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杂志上共发表448221篇学术论文,低于美国的635127篇,全球排名第二。单篇平均引用为3.09次,低于美国的3.92次,但是略高于传统科研强国日本。
中国的专利授权量与申请量在最近几年激增。2015年,中国授权专利数量以微弱优势超过日本,冠绝全球,占全球五大专利局专利授权量的28%。
中国是如何快速崛起的?究竟是什么点燃了中国创新的火花?是否可以保持中国在这些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报道列举了四项最主要推动创新的因素。
第一是政府对初创企业、研发和创新的政策扶持。报道称,中国的研发支出已经高居世界第二。过去十年,中国的研发支出以18%的年化复合增速快速增长,并于2016年达到1.55万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高居全球第二,有望在2018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研发投入第一大国。过去30年,政府对创新的投入的增速一直是经济增速的两倍,彰显了其推动科技兴国的强大意愿。同时国务院也出台了各种支持创新的政策,对高科技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也是重要的一环。
第二是灵活的市场生态。报道表示,中国的消费者和执法机关直到今天对国产品牌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容忍度。在国内庞大市场的刺激下,中国企业往往会采用“试错法”,即常常在产品尚未完善之前就推向市场,之后根据消费者的反馈频繁地对产品进行升级。
第三是工程师红利。报道称,2016年中国有约680万本科生、55万研究生毕业,另有43万留学生学成归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教育质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中国共有24所大学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500强,从学校数量上来看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充裕且便宜的理工科研发人才将使中国的研发成本持续保持低于外国的水平。换而言之,中国的工程师红利现在才开始逐渐显现并有望在未来十年持续。
第四是充裕的储蓄提供了大量的创新资金。报道表示,中国的储蓄率一直较发达国家高,而近年越来越多的资金正从房地产与股市流向风投和其他的创投领域,从而实现投资多元化。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创业企业中,有75%是自有资金,明显高于美国的44%。过去两年,仅风投的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8%,该比例是美国的三倍。
报道认为,中国企业正在很多领域(如光伏、LED、LCD)中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预期上述的支持中国研发增长的要素会长期存在,因此中国将会在更多的制造业方面逐渐实现更多的突破。只要中国能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应该有机会顺利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一股创新风暴正在中国掀起。图为一家中国科技公司的员工展示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手套。(香港《南华早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