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命令行恐惧症
电影中的黑客从来不用鼠标,只要对着键盘一顿敲,什么问题都能搞定,这给很多人一个假象,命令行好像很高端的样子,不是轻易就能学会的,其实不然。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命令行最基本的使用方法。
一、为什么要说命令行?
我接触过一些前端开发新人,他们因为没用过命令行工具,所以对node望而却步,希望通过这篇短文让新人们可以克服命令行恐惧症,着手开始学习node。
二、什么是命令行工具?
我们使用电脑的时候,其实就是给电脑下达一个个命令,只是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用图形界面完成的。
比如我们新建一个文件夹,可以点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新建文件夹的选项;我们要删除一个文件,需要右键点击这个文件,然后点击删除。新建和删除都是对计算机下达命令,计算机会根据我们的操作完成相应的功能。
命令行工具让我们可以摆脱图形界面,只要对着一个对话框,就像和计算机聊天一样,告诉他我们要做什么,他们就会完成。当然,我们要用计算机能理解的命令,他才会正确地完成工作。
刚才说的这个与计算机聊天的对话框,就是命令行工具。
三、windows自带的命令行工具
命令行工具有很多,大部分需要自己下载和安装,今天我们说的是windows自带的命令行工具,只需要两步就可以打开windows的命令行工具:
第一步:windows键(印着四个小方块的键)+ R键;打开运行窗口。
第二部:输出CMD,然后按回车。
然后就可以看到一个黑白色的windows命令行工具了。
四、如何使用windows命令行工具
windows命令行工具默认的内容如下所示:
Microsoft Windows [版本 10.0.15063] (c) 2017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C:\Users\Administrator>
我们不需要关心版本和版权,只要看第三行
C:\Users\Administrator>
这行代码的意思是,我们当前所处的位置是C盘的Users文件夹(文件夹和目录是一个意思)中的Administrator文件夹。简单地说,现在的状况就像我们刚刚打开了Administrator文件夹。
可是我们根部就不想在Administrator目录下呆着,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种,比如:
我要到D盘中新建一个名为project的文件夹
接下来我们用命令行工具完成上面两个工作:
将目录切换至D盘
C:\Users\Administrator>D: D:\>
我们在命令行中输入"D:",再按回车,下面一行的目录就变成了D盘的根目录,说明我们成功切换了盘符。
新创建一个名为project的文件夹
D:\>md project D:\>
输入"md"命令,后面跟一个空格,然后输入目录名称,就可以创建一个名称为project的文件夹了,但是命令行只是换行,没有任何提示,如果我们想查看是否创建成功,可以输入dir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
D:\>dir 驱动器 D 中的卷没有标签。 卷的序列号是 0009-EBC2 D:\ 的目录 2017/10/10 周二 16:15 <DIR> project 0 个文件 0 字节 1 个目录 40,064,692,224 可用字节 D:\>
如果我们希望进入到project目录,可以使用"cd 目录名"命令,
D:\>cd project D:\project>
如果我们希望返回到上一级目录,可以使用"cd .."命令。
D:\project>cd .. D:\>
如上面命令所示,cd可以切换至上下级目录。
如果我们已经安装了node,可以尝试执行node命令。
D:\>node -v v8.1.2 D:\>
可以看到,如果成功的安装了node,输入"node -v"可以输出node的版本号。关于命令行,我们就说这么多,如果大家了解了上面几个命令,在学其他命令就会得心应手了。
五、问题解答
1. 命令输入错误怎么办,可以删除输错的内容吗?
答:在命令行工具中,命令输入错误会有相应的提示,根据提示再次输入正确的命令就可以了,不必修改之前错误的命令。
2. 有那么多命令,记不住怎么办?
答:命令虽然有很多,但是常用的就那么几个,所以不必浪费时间记住那么多命令,想用什么命令,到网上查一下就行了,常用的自然就记住了,如果喜欢每次都查,适当地做一下笔记也是可以的。
六、总结
当我们输入一个命令的时候,这个命令可能是三种情况:
1. 系统自带命令
2. 环境变量中path变量中设置的命令
3. 当前目录下的exe文件
如果提示“xxx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也不是可运行的程序”,说明一下几点:
首先,xxx不是系统自带命令;
然后,当前目录并没有xxx.exe文件
最后,xxx命令的目录并没有添加到环境变量中的path变量。
所以碰到命令不能被识别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的情况排查命令。
七、尾声
每天十分钟,进步一点点,感谢您的预览,如果喜欢,可以关注【晓舟报告】,获取更多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