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专题报告:SaaS云迎来跨越式发展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

1. 社会角度:精细化管理迎来新机遇

1.1. 人力成本激增,精细化管理迎来新机遇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人力成本经历了持续攀升的过程,整体涨幅超过一倍。从年复合增速的 角度来看,除了显著高于加拿大等一些传统发达国家,也大幅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金砖四国”中 的巴西和俄罗斯。人力成本的激增势必加大企业的经营压力,如何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成为企业 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由此,以信息化为手段,To B 的企业级服务有望迎来难得的发展新机遇。

2. 产业角度:To B 成为 To C 时代进化的必然选择

2.1. To C 红利时代接近尾声

阿里巴巴在 2015 年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早在 2015 年,阿里巴巴面向 B 端就进行了组织架构 调整,对旗下淘宝、天猫、聚划算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整合为“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对于云 计算、B2B 业务则单独任命负责人进行管理,同时向CEO张勇汇报。在互联网企业中,阿里巴 巴面向 B 端业务最早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受益也最为显著。

腾讯组织架构大调整新增云事业部,正式拥抱企业级服务市场。在 C 端市场趋于饱和的同时,2018 年10月,腾讯进行了成立以来的第三次架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CSIG)、平台与 内容事业群 (PCG) 两大事业群。原有的微信事业群 (WX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 事业群 (TEG)、企业发展事业群(CDG)继续保留。

每一次架构调整都是腾讯对 IT 产业的方向和价值判断。2005 年升级为BU (Business Unit) 事业 部制,使腾讯由一家初创公司转向规模化的生态协同,单一的社交产品变成为一站式生活平台; 2012 年升级为 BG (Business Group) 事业群制,确保了腾讯从 PC 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升级, 并通过科技技术“连接一切”,为亿万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建立起了开放生态。两次架构改革, 都蕴含着腾讯对产业方向的判断做出的变革,第一次变革使得腾讯成为社交巨头,第二次变革是 腾讯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头。

此次架构调整彰显腾讯对产业互联网的价值认可。马化腾表示,此次主动革新是腾讯迈向下一个 20 年的新起点。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升级,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上半场腾讯通 过连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下半场公司将在此基础上,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 新型连接生态。由 C端走向 B 端,腾讯正在为下一个 20 年展开新的布局。

云计算巨头开始展开生态建设。为了推广 IaaS 业务,云计算厂商需要软件合作伙伴共同推广自 身的平台。合作伙伴提供云计算平台上的软件产品或服务,例如企业应用、开发平台、管理软件、 行业解决方案、SaaS以及 PaaS 等。以腾讯云在金融行业为例,不仅仅提供 IaaS 基础平台,面 向金融行业还提供专门的金融云解决方案,以解决用户的风控、营销的通用痛点。阿里云、腾讯 云同时通过对A股公司以及创业公司入股来构建自己的云计算生态圈。

2.2. 新生代决策层容易理解和接受以 SaaS 形态为代表的企业级服务

软件服务付费习惯化,管理层及员工的代际转移是企业级服务的重要催化剂。随着正在出现的民 营企业的代际转移,当前很多70、80 后已步入公司的管理层,他们是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 代。相比 50、60 后的上一辈,新生代的管理者们对IT技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有着更深 刻的理解和认同,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以 SaaS 形态为代表的企业级服务。与此同时,大量 80、 90 后步入职场,并成为公司的核心骨干,他们一直生活并沉浸在移动互联网中,对SaaS服务也 更容易接受并上手使用,加之平时经常接触使用大量的消费级 SaaS 产品,为软件服务付费的习 惯已经逐渐养成。

3. 技术角度:云计算高歌猛进,人工智能加速赋能

3.1. 云计算作为 IT 基础设施日趋成熟,企业上云进展迅猛

中国云计算发展日趋成熟。云计算是 PC 时代后新一轮 IT 基础架构的颠覆性变革,集约化、高弹 性、以及便于监管等优势符合政府与企业等多方的利益要求,属于典型的内需型产业,如今已化 云为雨日趋成熟。云计算不但顺应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而且能广泛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和传 统企业的信息化转型升级。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一的阿里云 FY2019Q3 单季度实现收入6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4%。排名第二的腾讯云也奋起直追,2018 年前三季共实现收入超过 6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100%。

百万企业加速上云。由工信部主办的《2018 中国云服务大会暨百万企业上云推进大会》于 2018 年上半年在京召开,在此之后的几个月内,广东、山东、山西、辽宁、湖南等各地政府紧抓落实, 携手优秀的云服务商迅速打出了政策引导、财政补贴叠加云服务商让利的组合拳,共同积极推进 企业上云目标的逐步实现。中国数量庞大的企业正在内生性需求与“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政策的 共同驱动下加速上云。以制造业为例,预计 2018 年的云计算渗透率有望较之前实现明显快速提 升。

产业互联网专题报告:SaaS云迎来跨越式发展

产业互联网专题报告:SaaS云迎来跨越式发展

3.2. 人工智能加速赋能

近几年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实现了从学术研究到产业落地的飞跃。深度学习的本质是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来建立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之间的映像,使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以及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突破了实用的瓶颈。

准确率空前提高。应用深度学习算法的深度智能设备,可以自行提取更多更细、更微小的特征, 从而使得识别分类对像的准确率更高,深度学习让识别率有了质的提升。

深度学习直接建立了从数据到目标模型的映像,不再需要人工选择或创建特征集来描述目标,因 而具备非常好的通用性。过去智能分析算法受实际场景影响较大。算法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对问 题进行建模,这些模型是对场景的抽象和近似,由于实际场景非常复杂,单一的模型无法准确描 述,就需要假设场景满足某些约束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与实际场景不符,算法的性能就会下降。 而深度学习的特性恰解决了以往智能分析的两大瓶颈:i) 能够适应足够多的环境和场景;ii) 能够 识别的种类空前丰富,因而在多个领域具有通用性,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效率。

AI 技术的普及使得自动化或劳务外包更加普遍,而技术平台型企业有望承担这部份市场。MGI 的仿真计算表明,重复性任务和少量数字技术为特征的岗位需求可能会从总就业占比的 40%下降 到 2030E 不到 30%;而对非重复性活动或高水平数字技能的工作岗位的需求份额从大约40%上 升到超过 50%。

4. 政策角度:相关激励政策层出不穷

中央及地方重磅激励政策层出不穷。产业互联网作为一项典型的融合型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包括 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众多新兴技术的支撑。近年来从国务院、工信部到地方政府均 高度重视上述新兴技术的发展,在政策规划、财政落实到资源对接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力扶持, 重磅激励政策接连不断的密集出台。

5. 资本角度:一级市场大举进军产业互联网

资本市场对企业级服务的投资不断加码。以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作为参考,在度过了 2016 年资 本寒冬之后,2017 年企业级服务的投融资活动开始逐渐活跃,投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均较此前 大幅增长,其中 2017年投融资事件数量较 2016 年同比增长高达 30%。另一方面,从新成立创 业公司中企业服务类公司占比这一数据来看,2017 年同样开始大幅长,达到接近四分之一水平, 在所有类型公司的比例中位列第一。此外,参考 IT 桔子与网易云联合发布的数据,中国存量创业 公司的行业分布上,企业级服务占比持续上升,截至 2018 年 10 月底已达到 39%,占据了绝对 领先份额。综上,足见一级市场非常看好企业级服务这一赛道,且在投资上不断加码。

6. 知识产权角度:中美贸易争端唤醒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中美贸易争端的发生,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速普及构成了强力的催化剂。2018 年 6 月 份以来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指引及文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知识产权意识的加强有望为软件服务 行业营造更加良好的产业生存环境,让为软件服务付费最终成为一种习惯。

7. 中国 SaaS产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从需求侧来看,国内迅速增加的小微企业数量与其急需提高的信息化程度保证了企业级 SaaS 的 巨大市场容量。企业的转型需求、管理层的代际转移以及移动端办公的发展同样是需求侧的重要 驱动力。从供给侧来看,企业去IOE以及 IaaS 的发展保证了 SaaS 得到底层基础设施的支持。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企业级 SaaS 市场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而中国的IT发展完全与其经济 增速不匹配。我们相信未来中国有望接力美国成为 SaaS 市场的新龙头。

7.1. 云计算浪潮势不可挡

云计算掀起 IT 产业新一轮高潮

云计算的出现,有望实现从资源到架构的全面弹性。云计算出现的最初目的是实现对计算资源、 存储资源与网络资源这三种资源的管理。管理的目标主要是达到两个灵活性:空间灵活性和时间 灵活性。为了实现对资源的管理,从历史上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物理机时代,即服务商 在接到请求后直接采购服务器到机房,此阶段无法解决任何灵活性问题;第二阶段是虚拟化阶段, 即由虚拟化软件虚拟出大小灵活的资源并由人工来为客户分配,此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灵活 性问题,但是很难快速扩大规模;第三阶段是自动调度阶段,即由调度软件来执行虚拟化操作, 这个阶段解决了两个灵活性问题,可以真正被认为是云计算的开端。

云计算本质是 IT 行业的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社会资源高效使用的一种方式,共享经济的要素包 含规模效应、边际成本递减和标准化产品等。从商业模式上看,云计算的硬件与软件是由服务商 统一提供,存在规模效应;从盈利模式上看,云服务厂商主要有授权费和服务费两种收入,盈利 不再是一次性的;从竞争态势上看,云服务需要保证客户黏性,平台化能增加云服务厂商的竞争 力从而形成竞争壁垒。综上所述,在这三点上云服务与共享经济是类似的。我们认为,云计算就 是共享经济在 IT产业的范例。

云服务实现从底层到上层全覆盖,IaaS、PaaS、SaaS 是三驾马车。IaaS 即提供基础设施类的 服务 (如服务器、存储器等底层基础设施),其作用是提供计算资源等资源作为服务给客户。IaaS 是实现云服务的基础,也是一种“重资产”的服务模式,需要较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和长期经验的积 累。PaaS可以看作是互联网的操作系统,PaaS 将开发平台提供给客户,用户基于此平台可以快 速开发出自身所需要的应用,节省时间并且提高效率。与 IaaS 相比,PaaS 的重点更在于构建出 紧密的产业生态,而不是直接经济效益。SaaS 是基于云计算的应用级服务,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用户无需考虑底层的基础设施以及实现问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访问所需的服务。不同于 IaaS 与 PaaS,SaaS 服务种类繁多,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更加灵活。SaaS 主要客户包括个人消费者 与企业级客户。

云计算产业发展将以 IaaS 和 SaaS 为核心。IaaS 居于最核心的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 方面,其巨大的需求推动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市场的增长;另一方面,IaaS 的发展是PaaS和 SaaS 完善的基础。而 SaaS 作为云服务的最上层,直接面向用户,不同于IaaS的重资产模式,SaaS 允许中小企业直接参与行业竞争,有利于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本质上看,SaaS 是对传统软件交付形式的变革。传统的交付方式,最简单的就是采用单机软件 的形式,即在每个用户的计算机上安装一套应用程序,程序的运行、数据存储、更新等都在本地 进行。这些彼此独立的应用程序使得集中管理难以实现。而在 SaaS 模式中,应用程序运行在SaaS厂商自己的服务器中,大多情况下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使用,无需本地安装与部署,且可以 同时向多租户提供服务。

SaaS技术优势明显:i) SaaS 具有快速部署和可拓展性。用户可用 Web 浏览器浏览一些常见的 许可软件,因此可以避免冗长的安装和集成。此外,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开发商会进行 SaaS 解决 方案的相关维护和升级,不涉及硬件安装;ii) SaaS 安全可靠。安全服务是 SaaS 服务的一部份。SaaS服务商提供了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一系列安全服务。多租户应用架构保证 了不同用户数据的隔离以及数据的完整性;iii) 易于整合且低成本。由于SaaS软件可以通过任何 智能终端访问,所以更有助于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SaaS 按需收费同样可以降低企业在 IT 运 营上所承担的成本。

SaaS的核心在于向用户提供简单灵活多样的服务。SaaS 作为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份,几乎向客 户隐去了所有 IT 相关的部署与管理流程,直接输出最终服务。这会给客户带来四大好处:i) 简化 管理,客户可以无需关注 IT 流程,集中精力做好核心业务;ii) 付费灵活,按需付费,客户现金 流压力减少;iii) 升级快速统一,云端的统一更新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操作;iv) 服务持续且多样 化,SaaS 厂商会为了提高客户粘性提供持续的适合多样化需求的服务。

7.2. 需求供给双管齐下,助力中国 SaaS 市场爆发

需求侧:数量增加迅猛的小微企业叠加企业转型是重要驱动力

小微企业数量迅猛增加,信息化程度极待提升。在国家的双创政策引领下,中国的创业热潮迭起, 中小企业飞速发展。根据工商总局的数据,2017 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达 1.66 万户。在这其中, 中小企业又是市场中的绝对主体。截止 2017 年 7 月底,中小学微企业数量约 2,328 万户,占据 企业总数的 82.5%。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群体,是国内SaaS市场爆发的先决条件。在小微企业 迅速增加的同时,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根据36氪数据,中小企业信息化 程度仅有 10%左右,发展空间广阔。

SaaS模式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显着提高企业效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极 需提高管理效率、控制管理成本的解决方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SaaS 模式的普及, 有助于企业降低员工规模,减少工资开支。相比传统软件,SaaS 服务依托于互联网,采取按需 收费的模式,无需企业用户准备机房等硬件设施,IT 方面工作人员需求大量减少,故而能够大幅 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外,由于 SaaS 服务仅需通过浏览器即可使用,企业运营的效率也得到 提高。

管理层及员工的代际转移是 SaaS 扩散开来的催化剂。当前很多 70、80 后已步入公司的管理层, 他们是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相比 50、60 后,这批人对企业 IT 在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 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SaaS 服务。与此同时,80、90 后也开始成为公司主 力,他们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平时生活中就会用到大量的消费级 SaaS 应用如印象笔记等, 使用习惯已经养成,对企业级 SaaS也很容易接受并上手使用。

移动端办公的发展同样助力 SaaS 发展。从 2008 年到 2017 年的十年时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从 1.18 亿增长到 7.53 亿,占网络用户数的比例从39.5%上升到 97.5%,中国已经完成了移动互联 网的全面渗透。基于国内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SaaS 在移动端可以快速的普及,这意味着SaaS的终端设备可以直接由 PC 端转移到移动端,不必再部署大量的硬件设备,相对于海外有 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供给侧:底层云服务完善,为 SaaS进一步发展奠基

去 IOE 化是SaaS近年来发展的重要原因。考虑到国家安全、降低企业成本等因素,阿里巴巴最 早提出了去 IOE,即去掉 IBM 的小型机、Oracle 数据库、EMC 存储设备,代之以自己在开源软 件基础上开发的系统。去 IOE的实质是用“分布式架构+开源软件”替代传统的“集中架构+商用软 件”,去 IOE 浪潮的到来必将给 IT 服务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企业思维方式的变化将促 使一批互联网厂商颠覆传统的软件模式,用售卖服务来取代销售硬件产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 题。而随着 IT 产品的消费化,企业办公环境与员工私人生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部份厂商也将 在 To C 市场积累的经验推广至 To B 市场,进一步推动了SaaS在终端用户层面的普及与发展。

从产业链角度看,IaaS、PaaS 的发展是未来SaaS爆发的基础条件。由之前的产业链图解可以 看到,IaaS 和 PaaS 相对于 SaaS 在更加底层的位置,是 SaaS 继续发展的基础。观察亚马逊AWS就可以发现,一些 SaaS 型企业如 Slack 也是 AWS 的客户,这说明 IaaS 的发展,可以帮 助更多 SaaS企业成长。Gartner 认为,IaaS 仍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增长领域,未来5年的增长率 为 28%。因此,一方面网络带宽、硬件终端、云计算等基础设施水平较以往不断提升,使企业级 SaaS 服务的门坎降低,为 SaaS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IaaS 增长迅猛,推动整个云计 算服务的生态图逐步完善,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将推动 SaaS 迅速发展。

产业互联网专题报告:SaaS云迎来跨越式发展

7.3. 弯道超车,中国 SaaS 产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美国 SaaS 发展成熟但空间日益饱和

美国的 SaaS 行业已进入成熟期。美国的SaaS在经历了启动期、快速成长期之后,目前已经进 入稳定发展期。根据统计,目前全美 SaaS 行业市值总计约 1,370 亿美元。市场对SaaS服务的 接受度不断提高,各细分领域的玩家不断增加,移动化、数据资产化等新趋势为 SaaS 行业带来 新机会,促进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升级。

美国 SaaS 企业深入垂直领域,各个细分行业龙头已现。在美国SaaS企业中,大部份关注解决 客户在某一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服务。以 Salesforce 为例,该公司专注于 CRM 领域,于1999年成立,2000 年初上市,目前市值达 1,200 亿美元,其提供包括销售云 (Sales Automation)、 服务云 (Service) 和市场云(Marketing Automation) 等功能。除此之外,公司还有 Commerce Cloud (统一云端商务软件)、Analytics Cloud (分析工具)等新产品线。总体而言,美国的 SaaS 企业深入耕耘各场景已久,未来竞争的重点在于保持客户黏性,争夺存量客户。

中国 SaaS 行业可实现弯道超车

国内 SaaS 行业整体发展落后美国10年左右。从中美 SaaS 产业的发展阶段来看,国内整体发 展进程落后美国 10 年左右。当 2010 年 SaaS 在国内开始萌芽时,美国的 SaaS 市场已经随着传 统 IT巨头和云计算公司的入场迅速开始了商业化争夺。而随着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美国 SaaS 市 场垂直细分领域均已被布局,整体发展空间相对有限,中国则成为近年来全球 SaaS 发展最受瞩 目的地区。

产业互联网专题报告:SaaS云迎来跨越式发展

中国 IT 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匹配,未来潜力巨大。与全球平均相比,中国IT支出占 GDP 比重较 低,并且企业软件支出增速与 GDP 增速不匹配。2016、2017 两年中国全部 IT 支出占 GDP 的 2.8%左右,而全球的数据则为4.58%左右。此外,观察企业软件支出增速可以发现,中国企业软 件支出增速为 GDP 增速的 1.4 倍左右,明显小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我们相信未来中国的 SaaS 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从营收和市值角度看,国内云计算行业公司相对于海外对标差距依然巨大。仅看 IaaS 层,截止 最新一年财报,阿里云截止 2018 年 12 月 31 日 12 个月收入为 32.1 亿美元,而同期亚马逊 AWS 的销售收入为256.6亿美元,是阿里云的 8 倍。如果对比软件层面的公司,那么差距就更加显着, 销售收入差距几乎达两个数量级。

中国 SaaS 相较美国差距明显,也意味着未来空间广阔。由于美国企业的信息化产品使用率高,SaaS市场的发展空间其实来自于传统软件向 SaaS 的转化,因此 SaaS 厂商在美国需要面对的 首要问题是如何劝说传统企业上云。而中国的 SaaS 市场受到创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和企业信息 化产品使用率提升的“戴维斯双击”,发展速度更快,增长后劲更足。另外,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虽 然整体晚于美国许多,但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突出表现,使得国内 SaaS 产品也更加重视移动端的 开发与体验。不仅如此,中国的消费级互联网服务种类繁多,各企业积累了大量行业经验与数据, C 端巨头有望向 B 端进军。在基础设施层面上,通信条件的改善以及IaaS市场的迅速发展,也 为 SaaS 的更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预计到 2020E,中国 SaaS 市场规模将占据全球的9.4%左 右,成为全球 SaaS 市场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产业互联网专题报告:SaaS云迎来跨越式发展

8. 投资建议:略

……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

(报告来源:安信国际;分析师:蔡伟鸿、李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