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CV博导微信群辱骂学生,已停止教学
参加 2019 Python开发者日,请扫码咨询 ↑↑↑
作者 | 一一
编辑 | 琥珀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
3 月 25 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截图称,上海交大博士生CV方向博导倪某在一个 50 人的学术交流群辱骂学生“垃圾,白痴,文盲,写的东西跟屎一样,你们怎么不去吃屎呢”,并称“都是垃圾一样的东西,等把自己锻炼成牛人,再提休息两字!”
事件爆料后,这一迅速在微博、知乎等渠道传开,引发网友热议。3 月 25 日晚,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在其官方微信发布关于该院教师倪冰冰违反师德师风问题的处理意见通报,通报声明,倪冰冰确实在指导研究生论文过程中存在言语不当、师德失范问题。
该学院对倪冰冰作出如下处理:1、其本人立即向当事学生及所在课题组学生当面道歉,并作出深刻反省检查;2、在全院教职工范围内对其予以通报批评;3、立即停止其教学工作。
根据爆料截图来看,应该是其学生要求休息,这导致导师倪某大为光火,连发数条情绪激动的侮辱性言论。另有疑似该校学生指出,该博导要求学生的工作时间是“917”,也就是每天早 9 点上班,凌晨 1 点休息,并且每周工作 7 天无休。
作为博导,对学生科研要求苛刻无可厚非,但所谓为人师表,侮辱学生人格就会遭受非议。另有倪某研究生在知乎表示,骂学生当天是 ICCV 论文截稿日,该教授从前两天开始帮其学生修改论文,因认为学生论文写得差,着急修改,就在微信群中爆粗辱骂了学生。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资料显示,倪某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系特别研究员,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多媒体计算,专长人脸识别,视频理解,智能互动创意媒体生成,以及智能医疗。他在在国际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顶尖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IEEE T-PAMI、IJCV 等顶级期刊论文 30 余篇。CVPR、ICCV 等国际顶尖计算机视觉会议论文 40 余篇。目前,倪某在上海交通大学分别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机器学习和计算视觉理论与工程实践两门课程。
该博导的学术水平能力无可置疑,但这并不能掩盖其有损师德的事实。大部分网友看到后仍表示师德无存,何以育人,倪某的行为超出了导师的道德底线,不配当一名导师,对该学院的处理结果表示赞赏。
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学生不争气,虽然爆粗口不对,但理解导师发火是“情有可原”,如果惩罚太重,会影响科研和学生发展,这样对学生损失更大。有网友指出,虽然微信上比较暴躁,该论文导师还是给被骂学生改论文改到了第二天下午三点截稿,但其本人并不妖魔。
也有高校教师指出,给学生改论文,有时确实会改得鬼火乱冒,但假以时日,学生改头换面,一切努力和痛苦,似乎又有了回报。
综上所有观点来看,对学生科研要求苛刻,涉事导师是技术大牛,会因为学生没有达到要求发脾气,改论文改到三点这些都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无论科研水平多么高超,他首先是一名导师,那师德要求是第一位的,辱骂学生显然违背师德,而上交大电子工程系称对违反师德的事是“零容忍”,那么按规定对该博导进行处罚也是应该的。
有人当然会说学生没按导师规定做研究也不对?首先,一周工作 7 天是否合理先不讨论,更重要的是它不应该存有强迫性质,更何况科研水平也不只是靠时间堆积而成的。其次,既然导师和学生再相处过程中互有不满,那是不是在双向选择上另有调整空间?当然这就涉及到高校对导师与学生培养的管理水平了。
高校学生面对“导师”的不合理欺压,大多时候迫于学业压力,只能忍气吐声。这些导师都成了学生口中的“老板”,师生地位逐渐变味成了“雇主”和“员工”的关系,有些导师直接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高校导师被爆压榨、凌辱学生的事件屡有爆出,有学生甚至不堪忍受终致悲剧发生。
今天早上,一年前的“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陶崇园自杀”事件有了新进展,陶崇园姐姐发博称,涉事导师王攀对其在陶崇园教育培养过程中自己的不当言行表示道歉,并赔偿 65 万。去年,3 月,据家属爆料,陶崇园长期遭受导师王攀压迫,不堪忍受后选择自杀,曾被迫叫导师爸爸。
像这样所谓的“老师”,应该警示他们师德底线的存在。
对于研究生、博士生来讲,选好导师,投入师门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开始正式进入学术生涯,绝大多数优秀的导师在学生的科研道路上,给予不少帮助,甚至对他们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何恺明在 2009 年凭借去雾算法成为 CVPR 最佳论文首位华人得主,当他在港中文读研和MSRA课题研究期间,实际上离不开汤晓鸥和孙剑两位重量级导师的指导。
这些导师的学生同样在高标准的科研要求下成长,但也因为导师们的个人魅力,深受学生喜爱。不过,如果你确实遇到了不合拍的导师,或者导师其人品行恶劣,你或许可以用脚投票,互相放过对方。
(本文为 AI科技大本营原创文章,转载请微信联系 10927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