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CEO吴欣鸿回顾创业路:从佛系少年到战斗青年

美图CEO吴欣鸿回顾创业路:从佛系少年到战斗青年

吴欣鸿拥有一张不老面庞

出品:凤凰网科技《风眼》栏目

作者:贺树龙花子健

2017 胡润 80 后富豪榜上,吴欣鸿排名第 12 位,身家 65 亿元。

如果你初次见到吴欣鸿,你很难想像——眼前的这个人已经创业 17 年、帮助美图系产品赢得 4 亿多月活用户,带领美图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获得近 400 亿港元市值。

吴欣鸿喜欢穿休闲装、运动鞋,戴黑框眼镜、留潮流发型。他还长着一张娃娃脸、皮肤白白净净,乍一看绝对像个 90 后。

1981 年出生, 2001 年开始创业,吴欣鸿可谓久经沙场、见证并参与了互联网从萌芽到兴盛的整个历程。不过,与他丰富的阅历形成强烈反差的不只是外表,如果和吴欣鸿交谈,你会发现他丝毫没有CEO的派头,从不回避任何问题,直来直去,坦诚得令人意外。

吴欣鸿是福建泉州人,目前定居在福建厦门。与北上杭深相比,厦门的互联网公司不多,美图是最大且最有名气的。也许正是在这样僻静、远离江湖的城市,吴欣鸿才能保持着他独特的个性。

不过, 2016 年年底美图上市之后,投资者和公众对这家公司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用户增长、商业变现、人才和战略……吴欣鸿如今每天都在焦虑这些问题。

“以前我们与世无争,专心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现在必须要争,必须要赢。”吴欣鸿告诉《风眼》,“比较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破局。”

曾经的佛系少年如今要变成战斗青年,吴欣鸿适应吗?

叛逆少年的前两次创业

少年吴欣鸿在创业前的经历,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有钱任性

有钱,说的是吴欣鸿的家境不错,因此有钱供他在高中期间休学去美术学院学油画、追求艺术爱好。同时在 1998 年为他花费 1 万多元买了 1 台联想电脑、让他很早就接触到了互联网。任性,说的是少年吴欣鸿十分叛逆,他曾不顾家人的反对休学两年去杭州学习画画,并在高考前直接辍学准备创业。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兴趣驱动,走一步看一步,没有长远的规划。”吴欣鸿这样形容早年的自己。 2001 年,年仅 20 岁的他放弃学业、开始创业。“原因有两个。首先,我在高中时候是学渣,所以想用创业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其次,从 1999 年做域名投资开始,我逐步了解到整个互联网,发现大有可为。”吴欣鸿告诉《风眼》。

美图CEO吴欣鸿回顾创业路:从佛系少年到战斗青年

吴欣鸿

创业的想法来得并不突然。 1999 年的某一天,还在泉州一中上学的高中生吴欣鸿和远在香港做生意的蔡文胜同时看到了一条新闻——一个叫做“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国卖了 750 万美元。虽然吴欣鸿和蔡文胜是泉州老乡,但彼时的他们并不认识,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踏入到“域名投资”这同一条河流,以及由域名投资通向更广阔的互联网世界。

域名投资的暴利鼓舞了高中生吴欣鸿,他向家里要了 1 万块钱作为自己的启动资金,“上课翻英语词典,看哪些单词可以组合成为比较好的域名;下课后就去查询这些域名可否注册。”因为没有经验,吴欣鸿的 1 万块钱很快打了水漂, 1 年后才卖出第一个域名,作价 3000 美元,收回了之前所有的成本。

有趣的是,吴欣鸿一度囤积了域名“qq2000.com”,自然流量非常大,每天有 2 万独立访客,他预测腾讯公司会买。吴欣鸿打电话给马化腾,开门见山,想用这个域名换一个五位数的QQ靓号,结果对方“很客气,但表示不太感兴趣”。

域名投资帮助吴欣鸿接触和理解互联网,但它风险很高、依赖运气且很难规模化,证明不了吴欣鸿想证明的东西。

所以到了 2001 年,吴欣鸿开始正式创业,他把爷爷奶奶住过的房子改成了办公室,招了几个员工,业务就是帮助当地企业做官网。“当时泉州这类公司很多,大家互相杀价。”吴欣鸿告诉《风眼》,公司业绩不佳,又没有风险投资的支持、全靠自己出资,因此没有持续多久就“关门了”。

2003 年,吴欣鸿从泉州到厦门,开始他的第二段创业经历,创建交友网站www.520.com,模仿的是当时火热的一个美国交友网站。做了两年,产品和运营很烂,付费用户很少,资金压力又特别大,公司一度发不出工资,吴欣鸿“只好借钱发工资”。他把借钱的账目写在记事本里,有次和同事讨论业务的时候被看到了,“很尴尬”。 2005 年,在把账上最后一分钱花光之前,吴欣鸿把公司关闭,第二次创业又一次宣告失败。

折腾了 5 年,叛逆少年吴欣鸿没能证明自己,但他很快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1999 年的一条新闻把吴欣鸿和蔡文胜拉到了同一条历史的河流里。在一个名为易域网的域名投资论坛上,吴欣鸿、蔡文胜、姚劲波都是活跃分子。 2000 年,蔡文胜打电话给高二学生吴欣鸿,约他线下见面。

见面的地点在泉州,“一棵树下”。吴欣鸿早早到了,不久之后一辆凌志汽车停在他面前,开车的还是个专职司机。蔡文胜头发黑亮、身穿风衣下车,“就跟明星出场一样”。从那以后,蔡文胜成为了吴欣鸿的“大哥”。

2005 年,吴欣鸿在第二次创业失败后加入了蔡文胜在厦门的团队。在此之前,蔡文胜曾参股过520.com。吴欣鸿在对《风眼》总结自己前两次创业的教训时表示,人才和资金是当时难以解决的短板。而加入蔡文胜的团队之后,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彼时吴欣鸿长于产品,短于战略,而对战略和方向的判断正是蔡文胜最擅长的事情。

美图CEO吴欣鸿回顾创业路:从佛系少年到战斗青年

吴欣鸿在美图手机发布会上

可以说, 2005 年是吴欣鸿创业生涯的转折之年。在此之前,他带领的队伍就像游击队,东打一枪、西放一箭,缺兵少粮、难成规模;在此之后,他手下有了正规军,粮草完备、军师坐镇、只欠东风,吴欣鸿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去放手一搏。

不过,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从 2006 年到 2007 年,吴欣鸿做了将近 30 个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网站,有股票类、视频类、资讯类……各种类别都有,玩的都是流量生意。“还是站长思维。一方面我和文胜手里有很多域名,想把这些域名变成网站,吸引流量、卖广告赚钱;另一方面,文胜当时做的 265 流量很多,做网站、导流、变现,没有理由不这么做。”吴欣鸿告诉《风眼》。

不过,做了将近 30 个产品的吴欣鸿并非一无所获。 2007 年春天,吴欣鸿和他的团队用了三天时间做出一款名为“火星文”的产品。当时QQ空间和QQ签名里充斥着各种各样奇怪的文字,比如“爱”字上面非得加一个草字头。捕捉到 90 后们这种想要与众不同的需求之后,火星文诞生,这是一款能把普通文字转换成为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等组合符号的转换软件。在没有推广的前提下,火星文一年内用户量突破了 4000 万。

火星文的爆红,吴欣鸿意识到了做软件的魅力和前景。而蔡文胜的265.com风靡一时,并以 2000 万美金的价格出售,让吴欣鸿和蔡文胜都意识到——做好一件事就可以很赚钱,没必要撒太多张网。

2008 年,把 265 卖给了Google之后,蔡文胜从北京回到厦门,一看团队手里做着十几个网站,说这样不行,公司一共有 38 个员工,平均两个人就做一个网站,那肯定做不大,要做就只做一到两个。

在厦门思明区筼筜路的一栋小楼里,蔡文胜打开电脑,和吴欣鸿讨论起互联网还存在着哪些没被开发出来的商机。他们发现,用户所依赖的Windows系统里,正是社交工具MSN不小心,所以给了QQ机会;播放器Realone和Windows Player格式太单一,所以给了暴风影音机会;下载工具HTB没做好,所以给Flash Get和迅雷机会。

改造Windows软件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吴欣鸿认为,PS是个机会,对于普通人来说,处理图片的技术难度比较高,于是将目标锁定在做一款“傻瓜型PS”工具。

兜兜转转,吴欣鸿又回到了自己的兴趣上。

相关推荐